箭道巷

箭道巷原同甘肅省政府、山字石連為一體,同屬明肅王府府邸。箭道是個長方形的操場,可容數百人操練。督署的箭道,就是進行軍射的靶場,箭道巷由此而得名。

簡介

箭道巷原同甘肅省政府、山字石連為一體,同屬明肅王府府邸。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肅王府被建為甘肅巡撫署。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陝甘總督移節蘭州,兼管巡撫事,改巡撫署為總督署,方廣二里,署東闢為箭道。箭道是個長方形的操場,可容數百人操練。
督署衙門前設定箭道,還有一段緣由:滿人素以狩獵為生,十分重視騎射,規定,滿人自親王、貝勒以下諸色官民都要騎馬射箭,年滿六十者方可免去;漢人考取武功名,也要考騎射。清朝前期,督撫各官滿人占大半,騎馬射箭自然是他們的日常功課。每年都要考核,論馳馬飛射,站立步射,均以箭中靶的算為及格。督署的箭道,就是進行軍射的靶場,箭道巷由此而得名。

廣州箭道巷

在光孝路西側,清代時為駐粵八旗兵漢正黃、正紅旗箭道,現在則是—條鬧中取靜的居民區,巷子不足50米長,石板路,不通車,兩邊是一些雅致的民院。
說起箭道巷,廣州人自然會想到位於越秀區和荔灣區交界處,西門口新電腦城旁邊的光孝路,那條名為箭道巷的長約50米、寬不足4米的街巷。
但有誰清楚知道?這一條箭道巷乃是清代廣東省城內十一條之多的箭道場(練靶場)之一。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距今已近百年光陰。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昔日的十一條箭道靶場如今僅剩下在光孝路唯一 一條,仍記載著過去那段難忘的歷史,令人難免有彈指一揮間就已百年的感覺。
據史料記載,清代的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共24面旗。八旗軍又稱八旗禁旅,全都是從龍入關(即高舉龍旗,騎馬馳入山海關以南)。八旗弟子從小就學騎射習武功。昔日光孝路旁這條箭道巷附近就是一個馬圈場地。馬圈場就位於現今光孝路至人民北西門口牆邊,當時的箭道場周邊均為空曠之地,無人居住,供清正黃旗、正紅旗漢軍官兵練習騎射的場地之用。
旗人當時除按原習慣騎馬射箭、圈馬跑馬外,還要舉石鎖、練拳腳、耍刀槍。除了這個箭道場外(光孝路箭道巷),廣東省城內(即廣州舊城)南海縣屬地(今解放路以西、人民路以東、大德路以北、盤福路以南)為駐軍區。解放路以東地方屬番禺縣屬地,乃是書院區。
民國十年(1921年),廣州拆城牆,擴馬路,省城內的十一條箭道場逐漸變成民居之地,繁華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