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片名:Heroes of the Eastern Skies.....(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導演:張曾澤
編劇:
何曉鍾 Hsiao Chung Ho
吳東權 Tung Chuan Wu
演員:
李菁Ching Lee
馮海Hai Feng
梁修身Hsiu-shen Liang
秦漢Han Chin
胡因夢Terry Hu
黃家達Carter Wong
安平Ping An
張復民Fu Min Chang
江明Ming Chiang
江彬Pin Chiang
金漢Han Chin
周子驥Tsi-Ji Chou
郝思遠Sze-Yuen Ho
佘繼孔Ji Kong Hsu
黃貽銘Yi-ming Huang
胡銘Ming Hu
李敏郎Min-Lang Li
劉長鳴Chang Ming Liu
劉尚謙Shang-Chien Liu
盧碧雲Bi Yun Lu
沙利文Li-Wen Sha
石雋Shih Chun
田文仲Chung Wen Tien
王菲Fei Wang
汪威江Wei Chiang Wang
聞江龍Chiang-lung Wen
楊奎玉Kuei Yi Yang
楊澤中Tse Chung Yang
於恆Heng Yu
游天龍Tien Lung Yu
陳莎莉Sally Chan
田野Ye Tian
李明君Mingjun Li
薛漢Hon Sit
初本科Ben Ke Cho
吳可Ho Wu
王豪Hao Wang
陳舊Chen Chiu
楊烈Lieh Yang
陳又新Youxin Chen
製作人 Produced by:梅長齡Ch'ang-ling Mei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黃茂山Mou Shan Huang
攝影 Cinematography:林鴻鍾Hung-Chung Lin
剪輯 Film Editing:王其洋Wang Chi-yang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張季平Chi-pin Chang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翁文煒Wen Wei Weng
製作公司: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日籍特攝小組:三上陸男、川崎龍治、鈴木、高橋章
首映:民國66年(1977)
編劇:何曉鍾、黎光亞、吳東權
分級:普通級(當年尚無分級制度)
影片長度:110分鐘 / 100分鐘(LD)
底片格式:彩色片(Technicolor)
語言:國語發音
影片規格:寬熒幕 16:9
發行地區:中國台灣
音效:四聲道立體音效 / MONO(LD)
影片簡介
《筧橋英烈傳》台灣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出品,是以烈士高志航故事為主軸的著名抗日戰爭電影之一。民國六十六年七月七日首映。
介紹:空戰故事,請了日本特技攝影專家負責空戰場面,場面比較寫實,講述了空軍傳奇名將高志航等人在“814”、“815”和“周家口”等空戰中擊毀日艦出雲號和日機後壯烈犧牲的事跡,很悲壯,據說當年台北人民看到片尾處高志航的戰機無法起飛時,他們情不自禁地為之加油。本片與《八百壯士》、《英烈千秋》、《梅花》並稱台北的四大抗戰片。
內容簡介:筧橋驅逐機四大隊隊長高志航,是位出色的飛行員,素以訓練嚴格,作戰勇敢著稱。淞滬戰爭爆發的次日,1937年8月14日,高志航率大隊痛殲日本來犯的木更津航空隊。大隊飛行員個個英勇奮戰,視死如歸。沈崇誨以戰機撞擊日本軍艦出雲號而壯烈犧牲;閻海文因墜落日軍陣地,為免於受辱而拔槍自盡;劉粹剛則獨立應戰而與敵人同歸於盡。高志航一人擊落六架敵機,首創殲敵紀錄。筧橋的英烈們首戰告捷。11月21日,日軍又從空中來犯,高志航率E16戰鬥機從蘭州起飛,在周家口擊斃日本空軍將領原田浩後壯烈犧牲。
演員介紹
梁修身飾演高志航:梁修身將空軍英雄高志航演得入木三分。梁本是電視演員出身,原本本片有意找柯俊雄主演(當年愛國電影幾乎都是找他),但傳出其不願為戲剪髮(理平頭,當年的軍人大都是理個平頭),所以改由梁出演。梁修身目前在電視台仍有演出,並曾任編導於中視製作戲劇,現居台灣。
李菁飾演葉蓉然,高志航第三任妻子:高志航前後有三任妻子,元配紹文珍,後因病身亡(有說自殺),本欲再娶元配之妹為妻,但因岳父突喪而罷;第二任妻子是俄國人嘉莉亞,但因當年有中國飛行員不得與外籍女子通婚的規定,後不得不離婚;第三任是葉蓉然,也就本片中的女主角。由於高的婚姻頗為複雜,為顧及當年的社會風氣及其烈士形象,因此片中鮮少觸及,但電影中還是有一幕當高的母親到杭州與其會面時,前妻所生之女兒見到葉蓉然時,忸怩羞澀地叫她母親的鏡頭,當年不知源由的觀眾恐怕是看得一頭霧水。李菁現已息影,定居香港。
金漢飾演劉粹剛:本片對劉粹剛的死因也有所隱諱,史實中劉粹剛是駕機飛行時因天候視線欠佳(中國當時沒有電子導航設備),降落機場時,由於誤認火把的位置為導引處,撞上魁星樓高塔而身亡。片中為了突顯其英勇,故安排其駕機支援陸軍地面作戰,遭敵擊落身亡。劉粹剛曾有中國紅武士的稱號,他與高志航,樂以琴,梁添成合稱中國空軍四大天王。金漢為黃梅調明星凌波之夫,現已息影多年,定居美國。
陳莎莉飾演許希麟,劉粹剛之妻:劉粹剛捐軀後,她雖悲痛萬分但卻以亡夫為榮,許希麟後來還曾在報紙上撰文回憶亡夫。陳莎莉除本片外,還演出過《英烈千秋》,飾演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的妻子。陳莎莉目前仍在電視台戲劇節目中有所演出及接拍廣告,現居台灣。
江彬飾演李有乾:片中他與日本戰機纏鬥,後遭擊中,危急中跳傘逃生,但日本戰機不顧人道原則,繼續攻擊已無還擊能力的李有乾,於降落傘下降途中遭機槍射殺身亡。江彬現已息影,可能轉赴美國定居。
胡茵夢飾演鄭秋霞,李有乾之妻:胡茵夢當年甫出道,畢業於輔大德文系,接演本片之前,曾演出過《梅花》一片。在本片中她飾演空軍飛行員之妻,戲份不多,但因導演安排了一幕自殺的戲,導致她被影評批評。片中其夫李有乾因公殉職後,胡茵夢飾演的鄭秋霞悲痛逾絕,撫著丈夫的遺物久久不能自已,後奪門而出,於池塘旁跳水自盡,影評人多認為此一安排不當,有濫情之嫌。胡茵夢已息影,目前定居台灣,曾與作家李敖有過婚姻關係,目前已離婚,育有一子(非李敖之子)。
馮海飾演沈崇誨:駕機轟炸日巡洋艦出雲號(國軍戰史稱轟炸白龍港敵艦之役),由於日艦防空炮火猛烈,故衝撞日艦,以身殉國。但事實上出雲號並未被中華民國空軍擊沉,只有負傷而已,而沈之所以駕機撞日艦也是因為機械故障之故。馮海也是電視演員出身,曾於台視演出多出戲劇,現已息影,目前於台灣定居(另有一說他轉往教職)。
游天龍飾演閻海文:轟炸上海敵司令部之役中,駕機轟炸敵陣地,因高射炮火猛烈,遭擊落後,跳傘逃生,但因降落至日軍陣地周邊,遭日軍圍捕,後自殺身亡。由於其奮戰不屈,連日軍都為之感動,其自殺後,日軍將其埋葬並立碑紀念。游天龍當年紅極一時,跨足台港電影與電視圈,以演出武俠片中的大俠出名。現已息影多年,可能移居美國。
客串主演
王 豪 石 雋
黃家達 聞江龍
聯合演出
於 恆 張復民 盧碧雲
田 野 劉尚繼 薛 漢
江 明 陳又新 胡 銘
拍攝情況
導演張曾澤,山東青島人,民國二十年生,台灣政工幹部學校影劇系畢業.先從事話劇工作,後進中制任影片剪接,場記和副導演,拍攝新聞紀錄片與軍事教育片.台語片興盛時期,曾協助張英導演台語片。後獲李翰祥賞識,入國聯執導菟絲花。民國五十八年,應香港國泰之邀,編導路客與刀客,頗具中國民族特色,在當時流行的武俠片中,令人耳目一新。其執導動作片的能力也因此得到肯定,且獲金馬影展最佳導演獎。後得邵氏兄弟公司之邀赴港加盟拍片,民國六十四年五月十四應中影之邀,返台拍攝筧橋英烈傳。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三日正式開拍,六十五年八月二日完工,全片從籌備至殺青費時三十個月,耗資三千餘萬台幣(當年幣值約合八十餘萬美金),陸海空三軍全力支援,並聘有日本特攝(特技攝影)小組協助拍攝空戰場景,影片完成後更赴日本東寶電影公司及葵錄音公司加配當時堪稱最先進的四聲道立體發音。筧片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部採用四聲道立體發聲的影片。
本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特攝場景,由於台灣當年沒有如同好萊鎢一般的製片實力,不能以真實的飛機來演出(也找不到,可是片尾高志航遭日機空襲就是以T28教練機實機拍攝),當年又沒有電腦動畫,一時之間還真傷腦筋,還好同時間的日本正盛行特攝方式拍片,也就是以模型來彌補沒有真品的缺憾。這些大小不一的模型機,以細到幾乎看不到的鋼絲懸空排成不同隊型,並操控其俯,仰,轉彎,追擊等飛行動作,並噴以乾冰,製造人工雲霧。以當年的水準而言,經過精心設計的模型在攝影棚中演出拍攝後,經由大熒幕的電影院播放後,還頗能以假亂真(別說我唬人,星際大戰第一集也是用模型一個個動作拍出來的喔),至少當年讀國小的我就看的津津樂道(補充一點,由於本片是寬熒幕(16:9 或 2.35:1)拍的,等到轉到電視熒幕(1.33:1)播出後,由於比例的關係,看起來便失真而顯得假假的,這是個人覺得蠻遺憾的一點,希望中影能仿美國八大片商早日出版寬熒幕版的筧片!)。
筧片的空戰鏡頭多達三百五十個,中影公司經由旅日製片家蔡東華之助,從日本請來一組特技攝影專家,來台負責製作空戰特技場面,據說這組人馬也就是在美日合作攝製的戰爭片虎虎虎(Tora Tora Tora 又譯偷襲珍珠港)中負責特技製作的原班人馬。中影花了近六個月時間拍攝特攝場景,為此還先將士林製片廠中最大的一個攝影棚撥供拍攝之用,棚內天片全部換新,上漆,增加電力至一百二十萬瓦,前後費時三月,耗資六百萬台幣。拍攝空戰特技鏡頭所使用的大小模型飛機,共有兩百餘架,每架都裝有以小電池發動的螺鏇槳,其中有一架為高志航大隊長座機,價值高達十五萬元台幣。本片拍攝完畢後,部份仿製的全比例模型飛機如霍克三及I-16轉贈給當時尚未拆遷的台北市立遊樂園內供展覽之用,屋主小時候去玩時還有在飛機前面拍照留念喔。
影片攝製經歷三年,耗資數千萬台幣。為了符合據中人物的身份,訂定了上千套空軍飛行服及海軍、陸軍制服。國防部並專款裝修了一艘大軍艦,制定了上百架的螺鏇槳飛機,並改裝了幾十架戰鬥機、日本九六戰鬥轟炸機。
由於劇情延伸海上、陸地和天空,因此由三組攝影機以不同的交通工具載乘拍攝。此片不僅對情節有細膩的鋪陳、對人物的思想情感也有深刻的描繪,並且成功塑造了中國空軍的英雄形象。
影片簡評
本片依據空軍戰史改編而成,由於獲得陸海空三軍的支援拍攝,又請到日本特技攝影專家負責空戰場面,在當時技術條件下,作戰拍得相當逼真慘烈,但戲劇的處理則流於浮面和模式化。
影片榮譽
本片於1977年獲第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彩色影片攝影獎、最佳剪輯獎(王其洋) 、最佳錄音獎(忻江盛)。
內容分析
本片有許多情節安排上不甚合理或未經詳考,但為描述電影原樣,故不做刪改,請網友明鑑。
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正準備登上俄制I-16型戰機升空迎敵(右圖)。本片中出現的飛機絕大多數都是仿製的全比例模型機並無法起飛。
本片是以中華民國空軍於抗日戰爭初期,獨立與日本作戰的經過為主要描述內容,焦點集中在高志航,劉粹剛,閻海文,沈崇誨四人身上。片中有一特色,就是所有出現的人名都是確有其人,惟其出現先後次序因劇情安排而有所改變。片頭一開始就以雄壯的空軍軍歌為序曲,在樂聲中,觀眾看到滿天的霍克三機群(模型),正以四機編隊進行訓練,接下來飛機紛紛進場落地,大隊長高志航(梁修身飾演)跳下座機後,似乎對隊員表現有些不滿,旁邊各中隊長也紛紛下機,他立刻對所有四大隊飛行員的表現提出指導:“劉樹藩的落地太差,立刻罰他三個起落!”於是劉又上機練飛。高志航一向以嚴厲出名,電影正是要表現此點。隨後他又發現地勤人員似乎人數不足,追問副官後,發現原來炊事班長與地勤人員聚賭,當下罰其關禁閉一周,其餘人員限期維修好所負責飛機。這裡也反映出中國人的賭性實在堅強。不久副官來報,南京急電,原來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中國已進入全面抗戰階段,高志航及所屬第四大隊全天候待命出擊。
第四大隊立刻集合全體飛行員,告訴他們戰爭已經爆發,為了面對即將來到的挑戰,大隊長要求全體人員都要勤練“英曼曼戰法”。所謂的英曼曼戰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飛行員馬克斯.英曼曼中尉所創,也稱為英曼曼翻滾;也就是當飛行中自己的座機遭敵機咬尾鎖定時,立即爬升,爬升時並開始翻轉機身,當升到最高處時(即接近失速的速度)飛機也已翻轉至相反位置(機腹朝上翻轉180度),然後再下降翻轉機身回復原來航線,在這樣的過程中原先咬尾的敵機因速度衝力持續向前,反而成為被咬尾的對象。高志航希望四大隊的飛行員都能習得此法,如此便能克敵制勝。但由於霍克三型戰鬥轟炸機(中國稱驅逐機)本身的性能限制(參見中日飛機比較表),有人便提出質疑,向左向右飛一樣可以躲避敵機,何必如此拘泥於翻滾爬升,但仍遭大隊長駁斥。接下來便是機群便升空練習,當中隊員崔永生發現,霍克三爬升接近失速時易失去控制(失速墜毀),他覺得有困難,落地後便向大隊長反應,但高志航反問:“有困難?如果你用心就不會有困難!”於是要求崔與他一同升空練習,如果他能咬住自己飛機的尾巴,儘管開槍。二人起飛後,開始進行纏鬥練習,不久,果然如崔永生所言,霍克三爬升時失去控制而失速墜毀,崔也不幸機毀人亡。地面基地內眾人聞聲,一片錯愕,陪同救護車抵達失事現場搶救,然而人早已氣絕身亡,眾人中以其室友分隊長譚文最為悲慟,在高落地趕來一探究竟時,他大喊:“劊子手!”令高也是一陣心寒,然而眾人紛勸其勿意氣用事,訓練中難免有所意外,大隊長亦只是求好心切,恨鐵不成鋼。當晚高即到譚文房間中加以安尉,表露其難過遺憾之意。(這裡表達的是當年的領導風格,領導者檯面上即使有錯也絕不能拉下臉,只能私底下為之,這風格影響軍中達數十年,近年來才稍有改變,而高因訓練導致隊員身亡,如果在現在早就記過調職了!)
片尾日機出動攻擊高志航部隊(右圖)。所謂的日機,是以當年空軍官校的美制T28型教練機塗裝假扮的。
在表達完訓練過程後,影片轉移到對日作戰方面,其中當然是以抗日戰爭中最重要的八一四,八一五,南京,周家口等空戰大捷為主,影片中還是以“八一四”空戰六比O大勝為主(實際上應是三比O)。影片中以模型飛機來表現中日雙方空軍的拚鬥,日本以自台灣起飛的鹿屋與木更津航空隊的精銳轟炸南京、筧橋等地,遭遇中華民國空軍驅逐機隊迎擊。當年由於盛行“戰鬥機無用論”,日本軍方竟不配置戰鬥機掩護而任由轟炸機隊直接入侵中國領空,結果當然是慘遭修理(當年英倫三島空戰中德國也曾犯有同樣的錯誤而損失不輕)。雖然模形飛機不比真機,但是當年觀看影片的觀眾莫不大呼過癮。屋主記得父親帶自己去戲院時,觀眾人山人海,當放映到日機被我空軍擊落時,不斷有人鼓掌大聲叫好(當年真是純樸阿!)。在影片中大家仿佛找到了重心而且同仇敵慨,這也是一系列愛國電影不斷被拍攝的原因。
片中的日本人多是當年電視台中演出台語節目的演員。但是都配上日語,可惜對嘴對的不太好,而且聽來聽去好像都是同一位配音員配的。日本人在進行作戰會議時,細心一點的觀眾就可發現,背景中出現的都是當年國軍部隊中使用的教案器材,連地圖上的字都是中文。影評人指出,全片以沈崇誨和閻海文二人的有關片段處理頗為悲壯感人,但是戲的本身表現則差強人意,如失諸鏡頭處理過份凌亂,感情描寫過份浮面化,刻板化,缺乏一股能夠叫觀眾由衷共鳴的感染力。筧片的缺點其實與丁善璽的《八百壯士》(民國六十五年1976)頗為近似,兩片都不是集中全力描寫一位主角(如《英烈千秋》,民國六十四年1975中的張自忠),而是將筆觸分散,頗為可惜。
片中較為影評人稱道的劇情安排,是沈崇誨駕機衝撞日艦出雲號一幕。在出此任務的前夕,一向沉默寡言,被同室室友閻海文(游天龍飾演)笑為啞巴的沈崇誨(馮海飾演),他早已抱定必死的決心,所以臨行前夕對室友暗訴心曲。平常沉默寡言的沈崇誨從枕頭底下取出珍藏的左輪手槍要送給閻海文,但閻因不明究里沒有接受,閻且對沈說:“你這個啞巴,平常隊長問話都要我替你回答,假如我翹掉的話,我看你怎么辦?”沈會心一笑:“我會有辦法的!”閻問:“什麼辦法?”沈答:“想辦法比你先翹呀!”當時電影院的觀眾立刻爆出哄堂大笑,但在笑聲之後卻不禁油然而生一股悲壯之情,因為翌日沈崇誨就真的駕機沖向日艦出雲號先翹了。這一段戲是國產戰爭片中罕見的幽默場面,也因此得到影評人好評。另外,當沈崇誨出擊前於喬司機場座機內眺望一座升旗桿,基座上刻有:“我們的身體,飛機,當與敵人的飛機,兵艦,陣地同歸於盡。”時,也讓人感受到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們犧牲奮鬥的精神。
片中遭沈崇誨駕機衝撞爆炸沉沒的日本巡洋艦出雲號(右圖)。出雲號是由海軍退役鹹陽號驅逐艦以三夾板改裝,於拍攝炸毀後拆解。
日軍不斷進逼中國,中華民國空軍雖然在八一四,八一五空戰中奏捷,但是日本軍的實力仍較中國為強,日方擬定作戰計畫,欲以強大海空優勢以戰逼和。一日閻海文等奉命出擊攻擊日機,影片中敵機空襲中國各城市,地面上老百姓紛爭走避,但隨及我空軍戰機馳援,與日機展開空中纏鬥,並將日機一一擊落。然而此時閻海文所駕之霍克三遭敵機擊中,冒出濃煙下墜,閻於急迫中跳傘逃生,但由於風向影響,落於日本陸軍陣地周邊,日本陸軍傾巢而出,要活捉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閻拿出沈崇誨殉國前送他的左輪槍說道:“啞巴!真給你說中了,現在我用得上這把槍了!”閻用左輪槍擊斃五名日軍後,見日軍團團圍住他,為免落入敵手,乃以最後一發子彈自殺,死前還高喊:“中華民國萬歲!”此舉使日軍感到震撼與欽佩,將其遺體埋葬並立碑,上書:“支那空軍勇士墓”,中華民國空軍又損失了一員精英。
電影中後段隱約提到國府向俄國(蘇聯)購買了新型戰機E-16(I-16),外號小蒼蠅。由於當年正值反共抗俄階段,所以只能避談此段史實。高志航奉命率四大隊前往接機並進行訓練,南京則由人稱中國紅武士(Red Baron)的劉粹剛(金漢飾演)留守。不久,日軍大舉進攻,國軍地面部隊面對配置有戰車的日軍機械化部隊,打得格外辛苦。劉粹剛接獲前線戰報,日軍已突破我軍防線,希望空軍能予以支援,但此刻基地航站內已無可作戰之飛機與飛行員。在情勢危急之中,劉決定由自己以單機前往支援陸軍作戰,雖然替陸軍解圍,但因敵人防空炮火猛烈,劉座機遭機槍擊中,遂以飛機衝撞日軍戰車,壯烈犧牲,中華民國又一精英折損(事實上劉是意外而死,詳見演員介紹)。日軍的戰車是由當年美援的M-18潑婦式驅逐戰車塗上土黃色假扮(先前的《英烈千秋》中也一樣),敵我雙方士兵都是以美造三O機槍及三O步槍為武器,只有鋼盔型式及軍服顏色不同(話雖如此,但本片還是比劉家昌的《梅花》(民國六十五年1976)好。《梅花》中光復後的國軍部隊,穿的全是七O年代裝備的國軍制服及武器,手持五七式步槍(M14)及五七式機槍(M60 藍波拿的那枝),如果真是如此,日軍豈是我國軍的之對手)。
影片最後以高志航的壯烈犧牲為結尾。高志航於八一五之役後負傷,經前往盧山休養調息,康復後便即前往蘭州接收性能較霍克三為優的俄制E16戰機,以反制日本軍機。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高志航率四大隊由蘭州飛至周家口,正輪流落地加油之際,突遇日機大舉來襲。由於高志航所飛之E16戰機開車(發動引擎)時屢屢失敗,戰機遲遲未能升空,日機來回炸射,如入無人之境。面臨如此窘境,地勤人員皆以安全為由,請高下機避敵,高志航大聲說道:“身為中國空軍,怎么可以讓敵人的飛機飛在頭上?”堅持再試一次,第三次開車又失敗,日本軍機臨空再次投落數枚炸彈,落地爆炸後冒起撲鼻的硝煙和塵土,整個機場都被火舌、濃煙所籠罩。場內幾架飛機,被炸得東倒西歪,高志航的坐機也正在燃燒,機尾指向天空,高志航被震摔至左機翼後方,全身血肉模糊,機油濺在身上,正著火燃燒,地勤人員趕來急救,卻已回天乏術,壯烈犧牲,享年三十歲。(影片中本拍有眾人圍住隊長,發現其身上有一封寫給其妻的書信,眾人讀閱後感動不已,但可能因太濫情,同時也不符史實而刪減,請看本詞條首彩圖)
最後謹以片尾字幕與網友共享:
長空壯士血,萬古軍人魂,這些英雄烈士的慷慨犧牲,寫下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更為中國空軍建立了大智,大仁,大勇的筧橋精神,千年萬世,永垂不朽。
片尾《空軍軍歌》歌詞
空軍軍歌
簡樸詞 劉雪庵曲
凌雲御風去,報國把志伸,遨遊崑崙上空,俯瞰太平洋濱,
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美麗的錦繡河山,輝映著無敵機群。
緬懷先烈莫辜負創業艱辛,發揚光大尤賴我空軍軍人!
同志們努力努力,矢勇矢勤,國祚皇皇萬世榮。
盡瘁為空軍,報國把志伸,那怕風霜雨露,只信雙手萬能,
看鐵翼蔽空馬達齊鳴,美麗的錦繡河山,輝映著無敵機群。
我們要使技術發明日日新,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
同志們努力努力,同德同心,國祚皇皇萬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