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答劉仲魯書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馬其昶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答劉仲魯書(1)
往吾與足下游,至樂也。無旬日不見,見未嘗不善旌,過相敕也(2),不見未嘗不思也。別久矣,吾之情猶是也。前足下過此,甚喜,以為可謀永朝永夕之歡,竟不能然。譬之餓者嚵焉求哺(3),終不得食,斯已矣,嘗鼎一指而揮之去(4),此人之情,能無怨望者哉!辱書乞言於我,並承惠《中州名賢集》(5),多荷!多荷!仲魯虛受之懷猶昔也(6)。賢者進修之詣(7),豈一談之頃所能測(8)?又其昶方自愧德業無所就,雖欲效前時(9),有不知所為言者,顧盛指不可不答記(10)。嘗與孫佩公語:“境遇困人,賢者不免。”佩公深感動其言。蓋非獨貧約為困也(11),脫蓬累而之顯(12),其困乃彌甚。《易》曰:“困於金車,吝。”(13)
孟子之稱大丈夫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足下不移之操,吾既見其然矣,繼自今當更有以觀足下之處顯也(14)。《詩》不云乎:“靡不有初,鮮克有終。”(15)士未有不始終堅持一守而能有立於世者也。
其昶開春即南返,自北歸隱故山,與公等蓋日遠矣。天寒,惟朝夕珍攝(16)。不宣。
作品注釋
(1)劉仲魯:生平事跡待考。
(2)服:表揚。敕:告誠。
(3)嚵(chán蟬):鳥喙。引申意為張口。“嚵焉求哺”意為如小鳥飢餓,張口求哺。
(4)嘗鼎一指:滿鼎的食物,卻只能用手指頭沾來嘗一嘗,不能吃飽。據《左傳·宣公四年》,鄭靈公請大夫們吃黿肉,請了子公而又不給他吃,“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5)《中州名賢集》:即《中州集》,金代詩人元好問編,選錄金代二百四十九人的詩作,因作者多集於中州(今河南省一帶),故名。書成於金亡後。(6)虛受:虛已之懷以受教於他人。語出《易經》:“君子以虛受人。”
(7)詣:學業所達到的境界。
(8)頃:頃刻,很短的時間。
(9)效前時:像從前那樣善相旌過相敕。
(10)盛指:盛意。“指”通“恉”。
(11)貧約:貧困。
(12)蓬累:飄泊流落。《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13)“困於金車,吝”:語出《易經》。“金車”為古代諸侯親迎時所乘的禮車,“吝”意為悔恨。全句意為處於顯位,未必一定就好,也可能遭到困難而帶來悔恨。
(14)“足下”三句:你處於貧賤時能堅持不移之操,我已見到是那樣的了,今後一定能看到你處於富貴時的好品行。
(15)“靡不有初”二句:語出《詩經·大雅·盪》。意為做事情無不有個開頭,但很少有人能把它做完的,即不能善始善終。
(16)珍攝:保重。
作品賞析
此文敘作者與劉生的友情,並勉以無論處貧處顯,都要有“不移之操”。貧固然是困境,而有了顯要的地位,也是困境,甚至其困更甚。因為有了權勢,就可能濫用,就有人巴結逢迎,利用你來幹壞事。因此,處於顯境更應警惕,更要堅持節操。作者此論,一反常人之見,是很有道理的。
作者簡介
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號抱潤翁,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光緒年間(1875—1908)曾任學部主事,後任京師大學堂教席。馬氏的思想是正統儒家思想,有明顯的保守性,但他經歷了清末的變法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時勢對他有所影響。他在清末有一定的改良要求,在民國初年曾反對袁世凱稱帝,但不激烈。馬其昶的散文創作固守古文規範,新文化運動對他沒有任何觸動。他雖然沒有像林紓那樣發表過反對新文化運動的言論,但他晚期的創作無論其內容和形式都是與時代不相協調的。著有《抱潤軒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