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井一族
筒井氏,雖然有出自藤原氏的種種說法,但基本上附會的成分比較大,比如,《和州諸將軍傳》中說:“筒井氏乃天兒屋根命苗裔,近衛家的一門,神護景雲二年(768),居於大和筒井莊,因此得苗字”,然而,據考證,中世,筒井莊這個地名還沒有出現一般而言,比較準確的說法,筒井氏出自大神氏流(大神氏是春日若宮祭祀眾的“刀彌”盟主),是興福寺眾的武士。大和國,在飛鳥、藤原、平城京的時代,是歷代古都的所在地,寺院、貴族的莊園極多,諸勢力紛起,局面一直十分混亂。
筒井氏是藤原氏的氏寺興福寺的“眾徒“(僧侶化的武士)中的棟樑,長年承擔著保護寺院領地免受他勢力侵攻的重擔 筒井氏最早在史籍中出現,是在《南都傳香寺》中,據載:嘉歷四年(1329),興福寺眾徒課徵富裕稅,其中提到了“筒井下總公”的名號。筒井氏較為準確的系譜最初一代是筒井順覺,活躍於至德、應永年間(1384-1428),從屬於足利氏,與隸屬於南朝的眾徒作戰,五十年間的南北朝爭亂,筒井氏作為北朝方的一黨、官符眾徒(寺院的代官),掌握了奈良市的行政、警察權,筒井氏在此時開始成為大和一國名高望重的家族,順覺,受到三代將軍義滿的信任,被授予“川上五關務代官職”,利用寺院經濟的特權和開展市、座等商業活動,默默積蓄著經濟力,勢力得到飛速的躍升。筒井順昭的誕生
筒井順覺死後,兩個兒子順弘和順永爭位,弟弟順永人望素著,嘉吉元年(1441)追放兄長,取得了筒井家的當主地位。他的治世超過三十年,應仁之亂爆發後,順永倒向細川一方,文明八年(1476)病沒,此前,他在現大和郡山市建築了筒井城,成為筒井一門在戰亂中賴以延續的堅固壁壘。應仁大亂之後,是戰國的亂世,而大和,則陷入了一盤散沙、群雄割據的混亂狀態。
筒井順永的孫子順興,在這亂世的旋渦中奮力保護著自己的家族,與周邊的豪強,尤其是順永以來的宿敵、南大和的名門越智氏,進行著長期不分高下的拉鋸戰。有戰爭也有和議與妥協,順興的妻子,恰恰就是越智氏的女兒,大永三年(1523),順興和這個女人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幼名藤松,這個混合了大和南北雙雄的血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嬰孩,就是二十年後完成了大和統一的筒井順昭,或許這種血統本身,就已經蘊涵了上天的宿命安排。執掌家業
筒井順昭的童年,是目睹著父親一次次的出陣度過的,天文元年(1532),順興出陣高取城、展開對興福寺一向一揆勢力的剿殺戰,將九歲的嫡子藤松留在了筒井城中,九歲的藤松看著父親披甲執銳的颯颯英姿,大概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吧?而順興,他的終日征戰,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愛子,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護著他成長吧?然而,天文四年(1535)七月初五日,順興,病沒,年四十九歲(也有四十二歲、五十二歲兩說),這一年,藤松,只有十二歲,還不足以接掌亡父的事業。第二年,十三歲的藤松受法印,又過了兩年,天文七年(1538),十五歲,正式得度,稱“榮舜坊順昭法印”,繼承亡父,成為興福寺眾徒的領袖此時,飯盛山城的豪族木澤長政,武威日隆,構築信貴山、二上山兩城,以此為根據,實現自己制霸大和、河內的夢想。橫在他面前的大和豪族十市氏遠忠首當其衝,兩勢力一進一退的進行著小規模的摩擦戰。 筒井順昭,做出了他平生第一個重大的戰略性舉動,將一個妹妹嫁給了十市遠忠為正室,並與遠忠結拜為義兄弟。十市氏,是控制十市地方的歷史悠久的望族,在遠忠父親遠治的時代,就是筒井的鄉黨,所領為越智氏所攻奪,被迫退到東山中,依靠筒井,遠忠的時代,捲土重來,一舉奪回了本城十市城(現疆(應為木字旁)原市十市町),並在龍王山頂建築了更大的龍王城,家勢重振。 一生征戰天文九年(1540)九月,筒井順昭代表興福寺眾徒,要求幕府仲裁木澤、十市的紛爭,就此,十市氏正式的成為了筒井一黨,十市遠忠,亦成為順昭一生最重要的助手。木澤征伐 同十一年(1542)三月,木澤長政在河內侵攻中,於太平寺(今柏原市)
與三好范長、游佐長教的聯合軍激戰,敗死。信貴山、二上山兩城落城,木澤制霸河內、大和的夢,這么快的就破滅了。順昭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絕好的機會,動員六千的軍勢,向木澤長政的大將責(竹字頭一個責字)川藤八駐守的須川城(現奈良市須川町)發動了攻擊,討殺守將責川,陷城,隨即趁勢縱火燒毀古川氏的根城(現奈良市古市),迫使古川氏投降。恰在此時,戰國第一的陰謀家,當時還是三好長慶的被官的松永久秀,鼓動木澤的殘黨,于山城南部構築本陣,侵入大和。興福寺勢,在順昭的指揮下,嚴密警戒,並於當年十二月十六日,舉行“調伏祈禱”活動,無機可乘的松永勢,最終未敢與興福 順昭警戒松永的同時,並未減緩追擊木澤殘黨的步伐,十市遠忠接連攻陷了木澤氏的楊本、福智等諸城砦,焚毀敵對的法貴寺,十年以來的強敵木澤氏灰飛煙滅,筒井順昭,用了三年的時間重新構築了北大和的勢力圖,奠定了大和統一的基礎,是年,順昭實歲十九,虛歲剛剛弱冠。 柳生征伐天文十三年(1544)七月,筒井氏、聯合古川氏,發動了對宿敵柳生氏的討伐戰,木澤勢力的瓦解、古市氏的歸降,使得柳生成為大和統一道路上的下一個障礙,七月二十七日,十市遠忠的三百餘騎,以鷹山主殿助為大將,向柳生城(現奈良市柳生町)出陣,同時進發的,有河內諸盟軍約一萬眾,攻擊軍在忍辱山建築了本陣。柳生城,是在柳生谷山峽處建立的堅固小城,柳生一門,以武勇自詡,發誓要讓進攻的筒井軍血流成河。在敵人的挑釁下,按耐不住的筒井軍發動了正面強攻,結果,正如柳生所吹噓的,徒然留下了無數的屍體而敗退,《多聞院日記》記載:筒井軍歿於此戰的,有少和田、同中間、豐田、今北等豪族鄉黨的子息、平等院坊氏一人、郡山辰巳一人,以及其他將佐六七人,雜兵死傷無算。柳生城的守軍,目睹筒井軍的醜態,肆意的嘲笑著。此時,順昭到達本陣,召開了軍議,改變了攻城的戰術。首先,縱火燒光了柳生谷周邊的村落,占領柳生谷的外側,切斷敵人的水源,進行兵糧戰法,就是長期圍城的消耗戰。順昭將主力配置於柳生城下,親自指揮一部別動隊,攻擊位於本方背後,構成威脅的柳生支城西須川城,斬斷了這一後顧之憂,隨後回到柳生城下,靜靜等待著柳生落城的訊息。八月二十九日,頑強抵抗的柳生勢終於精疲力竭,開城投降。是年,筒井順昭二十一歲,筒井氏,從“應仁之亂”時只能動員鄉黨數百騎的小豪族,至此已發展為可以動員萬人以上兵力,威震大和及近鄰諸國的大勢力,筒井氏在順昭的時代,完成了戰國大名化的進程!現在,擋在順昭大和制霸道路上的勁敵,只剩下了南大和的強權越智氏。越智征伐越智氏,出自清和源氏賴親流,大和源氏的名門,仿佛天生就是要和筒井氏爭雄似的,南北朝時期,越智氏隸屬南朝,與筒井處於敵對的陣營。南北朝合一後,越智開始圖謀大和的霸權,越智維通利用將軍義教弟弟大覺寺義昭的野望,在大和舉兵,據多武峰與討伐的幕府大軍對抗,最後城落自殺。此後,依附於河內守護山氏,並成為山氏實際上的被官,家榮一代,家門再興,家榮的一個姑姑,就是順昭的母親,因此,家榮與順昭,還有著表兄弟的關係越智氏與筒井氏的衝突,可以追溯到筒井順永的年代,長祿三年的佐味城合戰,不過是之後數十年間連綿不絕的戰爭的肇始。大和南北諸多豪族,隨著兩方勢力的進退不斷選擇著自己的靠山,倒過來又倒過去,基本上,維持著北大和傾向筒井、南大和依靠越智的局面,這也是實力基礎上地緣政治的自然反映。其間,兩方也有過和議甚至聯姻,家榮時代,與順興保持了短暫的和平,而兩方各據一方,誰也奈何誰不得的均勢,仿佛已經成為了雙方的共識和習慣,沒有人想到這局面有一天會改變對均勢的習慣和麻木,使得人們沒有注意到順昭時代雙方勢力的消長,一方面,是筒井在數年之間蕩平周邊勢力,力量急速擴大,另一方面,越智家榮死後,越智氏支系叢生,互不統屬,統一的軍事力和組織力都開始衰退。敏銳的洞察到這種形勢的,大和國內,或許只有筒井順昭一個人,在越智氏的首腦們還沉醉於數十年均勢的幻夢中的時候,順昭悄然開始了一舉屠滅夙敵的部署 然而,就在順昭積極準備的期間,發生了對筒井氏的軍事組織力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天文十四年(1545)三月二十六日,順昭的妹婿、與力十市遠忠病逝,其年不到五十歲,這使得順昭失去了最有力的臂助,遠忠的嫡子遠勝繼承其位,繼續作為筒井的與力,但其器量與能力,較其父甚遠。儘管如此,沒有什麼再能阻擋順昭大和統一的決心,次年,天文十五年(1546)九月二十五日,筒井順昭出陣,懷抱大和統一的宿願,率領約六千的軍勢南下,數年來無役不克、武運鼎盛的筒井軍,意氣風發,直取貝見山城。貝見山城(現高取町寺崎),是標高210米的山城,北面是山陵、南面是田地,西南與越智氏的本城(現高取町大字越智)相望,是越智氏最為要害的據點,由越智氏當主、家榮子越智伊予守又八郎家廣親自鎮守。 面對筒井順昭突然的全面攻勢,越智勢猝然無備,完全陷入被動,兵力上也顯不足,不敢與筒井軍做正面的衝突。順昭利用敵人的膽怯,再次採用首先焚燒敵城周邊的圍城戰術,順昭親自立於陣頭指揮,激勵將兵奮戰,越智軍很快就無力支撐,死傷日重,終於向順昭請求和議停戰。順昭接受了停戰,根據和議,越智氏放棄長年來的要塞貝見山城,向高取退卻。順昭命令諸將進駐貝見山城守衛,親率大軍,威風堂堂的凱旋班師,筒井城、筒井領內,頓時一片沸騰!《多聞院日記》記載,這次合戰,意味著“一國悉く以て?伏しおはんぬ。筒井の家始まってより此の如き例なし”(一國之民悉以歸附,自筒井氏開家以來可稱前所未有之例。),大和國內的諸豪族,經此一戰,全面的倒向了筒井,數十年的不勝不敗的局面,在短短一戰之間被順昭戳破了那層窗戶紙,筒井氏的大和統一的夢,終於實現了!這一年,筒井順昭,僅僅才剛二十三歲。筒井順昭之死
二十三歲,這是現代人剛剛走出學校,開始工作的年齡,是還被稱為毛頭小子,被長輩們吆五喝六的年齡,是事業的開始,而二十三歲的筒井順昭,卻已經到達了他一生事業的顛峰。以他的能力和才幹,這不應該就是顛峰、不應該就是極限,然而,大約就是在大和統一完成後的不久,他患了非常嚴重的頭痛,視力衰減、全身急速的衰弱,根據現代醫學判斷,應該是頭部長了腫瘤天文十九年(1550),大和統一後僅僅四年,二十七歲(虛歲二十八歲)的筒井順昭,不得不面臨他的人生的終結,是年,六月二十日,筒井順昭,於六年之間掃平群雄、制霸大和一國的英傑,帶著對人生的眷戀與遺憾、帶著更遠更高的夢想、結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享年二十七歲(虛歲二十八歲)。二十七歲的諸葛孔明,剛剛受三顧之禮,開始一生的偉業;二十七歲的織田信長,剛剛上演“桶狹間的奇襲”,腦子裡大概還沒有形成“天下布武”的藍圖;二十七歲的拿破崙,還只是法國革命軍中的少將,離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和歐洲的霸主還有很長的道路,二十七歲,對於絕大多數的歷史偉人而言,不過是事業的序幕或中途的一個普通的年紀,前面還有非常璀璨的人生,套句《銀英傳》中的俗話:“還正值未來多於過去的年紀”,然而,我們本篇的主人公的二十七歲,卻成為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年輪。
影武者木阿彌
筒井順昭有一個面貌、身材、聲音都與他酷似的“影武者”,奈良的僧侶木阿彌,當順昭意識到自己的最後時刻已經來臨,他把家中的一門眾、宿老召集到枕側,部署死後的安排。他的嫡子,時年剛剛兩歲的藤勝(後來的筒井順慶)將成為興福寺眾徒新的領袖、筒井氏的下任當主,一門眾、順昭弟弟順政,將作為“後見家老”輔國,為了防備敵人趁家督更替之際襲擊,順昭遺言一年內秘不發喪,由木阿彌居於外館,一切行事,宛如其猶在之時。順昭死後,家臣忠實履行了他的遺囑,在一年的時間內封鎖這個訊息,外臣無一疑者,順昭一周年忌日前,才正式公布了順昭病逝的噩耗,木阿彌結束了一年的影武者生涯,回到奈良,繼續做他的法師,後來日本俗語中“元の木阿彌”一詞,詞源便來自這裡。
身後之事
順昭死後,幼主即位、重臣監國的筒井氏,喪失了進一步爭雄天下的人望和能力,組織力和動員力開始衰退,近側覬覦已久的三好氏及松永久秀,終於利用這個機會染指大和。永祿二年(1559),松永久秀入寇大和,筒井氏不敵,逃亡,對大和的支配宣告中斷。此後,筒井順慶雖於永祿九年(1566)利用三好三人眾與久秀的對立試圖收復奈良,但直到永祿十一年(1568),織田信長上洛,筒井氏依附於信長,才重新回到了大和。此後的筒井順慶,成為信長的部屬,本能寺之後,其曖昧的態度並未受到秀吉的制裁,保留大和一國,天正十二年(1584),以三十六歲死去,度過了碌碌無為的一生,其養子(實際是堂弟)定次於次年被轉封伊賀上野。慶長十三年(1608),雖然關原時站到了東軍一側,還是被改易除封。大坂戰爭時,因被指控與豐臣勢內通,定次父子被命令切腹,順覺以來的名門筒井氏,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