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儀式2000年3月26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影片《美國麗人》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等5項大獎。
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的《美國麗人》是一部描寫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問題的影片。該片一推出,就受到電影界人士和觀眾的好評,此前曾獲得包括金球獎在內的多項大獎。
《美國麗人》一片的男主角凱文·斯佩西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這是他第二次獲得這一獎項。獲最佳女主角獎的是主演《男孩不哭》的希拉蕊·斯旺克。
麥可·凱恩由於在《蘋果酒屋的規則》一片中有精彩表演而奪走了最佳男配角獎。安傑利娜·若利因為在影片《移魂女郎》中表現不凡獲最佳女配角獎。
西班牙故事片《關於我的母親》獲得最佳外語片獎。這是西班牙電影繼1982年和1993年之後,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奧斯卡獎
奧斯卡獎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的別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由多家美國工業界巨頭於1927年5月組織成立的一個職業電影人的榮譽性組織,其宗旨就是提高電影的藝術質量。至1999年,學院已有 6000多名成員。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 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著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
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沃爾特-迪斯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 | 《美國麗人》 《American Beauty》 |
最佳導演 | 薩姆·門德斯Sam Mendes《美國麗人》 |
最佳男主角 | 凱文·史派西《美國麗人》 |
最佳女主角 | 希拉蕊·斯旺克《男孩別哭》 Hilary Swank《Boys Don't Cry》 |
最佳男配角 | 麥可·凱恩《蘋果酒屋的法則》 Michael Caine《The Cider House Rules》 |
最佳女配角 | 安吉利娜·朱麗《移魂女郎》 Angelina Jolie《Girl Interrupted》 |
最佳原創劇本 | 《美國麗人》 |
最佳改編劇本 | 《蘋果酒屋的法則》 |
最佳攝影 | 《美國麗人》 |
最佳剪輯 | 《黑客帝國》 《The Matrix》 |
最佳藝術指導 | 《斷頭谷》《Sleepy Hollow》 |
最佳原創配樂 | 《紅色小提琴》 《The Red Violin》 |
最佳外語片 | 《關於我的母親》 《All About My Mother》(西班牙) |
最佳音效編輯 | 《黑客帝國》 |
最佳原創歌曲 | 《泰山》《Tarzan》 |
最佳化妝 | 《混亂世界》《Topsy Turvy》 |
最佳音響 | 《黑客帝國》 |
最佳服裝設計 | 《混亂世界》 |
最佳視覺效果 | 《黑客帝國》 |
最佳紀錄片 | 《九月的一天》 |
最佳記錄短片 | 《花邊國王》 (King Gimp) |
最佳動畫短片 | 《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最佳短片 | 《母親夢見撒旦的門徒在紐約》 (My Mother Dreams the Satan's Disciples in New York) |
終身成就獎 | 沃倫·比蒂Warren Beatty |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 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夢工廠(DreamWorks) 蘋果酒屋的規則(Cider House Rules)--------米拉麥克斯(Miramax) 綠色奇蹟(Green Mile)---------------------華納兄弟(Warner Bros.) 知情者(Insider)--------------------------試金石(Touchstone) 第六感(Sixth Sense)----------------------試金石(Touchstone) | |
最佳男主角 | 盧塞爾·克勞(Russell Crowe)----------------知情者(Insider) 理察·法恩斯沃斯(Richard Farnsworth)-----斯特雷的故事(Straight Story) 西恩·潘(Sean Penn)------------------------甜蜜與卑微(Sweet and Lowdown) 凱文·斯貝西(Kevin Spacey)-----------------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 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狂風(Hurricane) | |
最佳女主角 | 安妮特·貝寧(Annette Bening)---------------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 詹妮特·麥克蒂爾(Janet McTeer)-------------風滾草(Tubleweeds) 朱麗安·摩爾(Julianne Moore)---------------戀愛的終結(End of the Affair) 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心靈之曲(Music of the Heart) 希拉蕊·斯旺克(Hilary Swank)---------------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 | |
最佳男配角 | 麥可·凱恩(Michael Caine)-------------------蘋果酒屋的規則(Cider House Rules)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木蘭花(Magnolia) 裘德·勞(Jude Law)----------------------------天才瑞普利(Talented Mr. Ripley) 麥可·克拉克·鄧肯(Michael Clarke Duncan)----綠色奇蹟(Green Mile) 哈利·喬爾·奧斯蒙特(Haley Joel Osment)--------第六感(Sixth Sense) | |
最佳女配角 | 托尼·柯萊特(Toni Collette)-----------第六感(Sixth Sense) 安吉麗娜·朱麗(Angelina Jolie)--------移魂女郎(Girl, Interrupted) 凱薩琳·基娜(Catherine Keener)--------作為馬爾科維奇(Being John Malkovich) 薩曼莎·摩頓(Samantha Morton)---------甜蜜與卑微(Sweet and Lowdown) 克洛伊·塞維尼(Chlo?Sevigny)---------男孩別苦(Boys Don't Cry) | |
最佳導演 | 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 斯派克·瓊茲(Spike Jonze)----------------作為馬爾科維奇(Being John Malkovich) 萊斯·豪斯特洛姆(Lasse Hallstrom)--------蘋果酒屋的規則(Cider House Rules) 麥可·曼(Michael Mann)-----------------知情者(Insider) M-耐特·瑟亞瑪蘭(M Night Shyamalan)------第六感(Sixth Sense) |
最佳原創劇本獎 |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木蘭花》) 阿蘭·波爾(《美國麗人》) 查理·考夫曼(《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麥克·雷(《混亂世界》) M-耐特·瑟亞瑪蘭(《第六感》) | 最佳改編劇本獎 | 約翰·愛爾文(《蘋果酒屋的規則》) 吉姆·泰勒和亞歷山大-培尼(《選舉》) 弗蘭克·達拉邦特(《綠色奇蹟》) 艾里克·伯斯和麥可-曼(《知情者》) 安東尼·明格拉(《天才里普利先生》) |
最佳攝影 | 康拉德·L.·霍爾(《美國麗人》) 羅格·普拉特(《戀愛的終結》) 丹特·斯彼諾提(《知情者》) 愛曼紐爾·魯貝斯基(《睡谷的傳說》) 羅伯特·里查森(《落在杉樹上的雪花》) |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裝飾 | 盧西亞納·阿理西/伊安·維塔克(《安娜與國王》) 大衛·格洛普曼/貝斯·盧比諾(《蘋果酒屋的規則》) 里克·黑恩里奇斯/皮特·楊(《睡谷的傳說》) 洛伊·沃克/布魯諾·愷撒利(《天才里普利先生》) 伊福·斯特沃特/約翰·布希(《混亂世界》) |
最佳服裝設計 | 詹妮·彼萬(《安娜與國王》) 克里恩·阿特伍德(《睡谷的傳說》) 安·洛斯和加利-喬尼斯(《天才里普利先生》) 米萊納·卡諾奈羅(《提多》) 林迪·海明(《混亂世界》) | 最佳影片剪輯 | 塔里奇-安沃(《美國麗人》) 麗沙-澤諾-徹根(《蘋果酒屋的規則》) 威廉-哥登伯格,保羅-魯貝爾,大衛-羅森布盧姆(《知情者》) 扎奇-斯坦恩伯格(《駭客帝國》) 安德魯-蒙德謝恩(《第六感》) |
最佳音效剪輯 | 蘭·克萊斯和里查德-海姆恩斯(《角斗俱樂部》) 丹尼·A.·戴維斯(《駭客帝國》) 本·伯特和湯姆·貝爾伏特(《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 | 最佳視覺效果 | 約翰-蓋伊塔,詹尼克-西爾斯,史蒂夫-考特利和喬恩-山姆(《駭客帝國》) 約翰-諾爾,丹尼斯-穆倫,斯格特-斯奇萊斯和洛伯-科萊曼 (《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 約翰-戴克斯特拉,傑洛米-陳,亨利-F.-安德森和艾里克-阿拉德(《精靈鼠小弟》) |
最佳化妝 | 麥可·伯克,麥克·史密斯森《《王牌大賤諜》) 格萊格·卡諾姆(《兩百歲的人》) 里克·貝克(《生活》) 克里斯汀·布蘭德爾,特萊福·普勞德(《混亂世界》) | 最佳外語片 | 《關於我的母親》(西班牙) 《旅行隊》(尼泊爾) 《東方-西方》(法國) 《所羅門和加伊諾》(英國) 《太陽底下》(瑞典) |
最佳短片(真人) | 亨利克·魯本·詹茲和麥可·W.霍斯頓(《Bror, Min Bror》) 梅迪·諾羅芝安和史蒂夫·沃克斯(《殺死喬》) 馬克·安德里斯·波切特和加伯里利·林斯(《Kleingeld》) 巴巴拉·斯科特和塔米·提伊(《母親夢見撒旦的門徒在紐約》) | 最佳短片(動畫) | 皮特·皮克(《單調》) 特里爾·科弗(《我的祖母為國王熨平襯衫》) 亞歷山大·彼德洛夫(《老人與海》) 保羅·德里森(《3次錯》) 文迪·狄爾比和阿曼達-福比斯 (《當時光中斷》) |
最佳長記錄片 | 維姆-文德斯和阿爾里奇-菲爾斯伯格(《布納-遠景社交俱樂部》) 洛克·貝里克和阿德里安·貝里克(《詹吉斯藍調》) 納尼特·波斯坦恩和布萊特·摩根(《On the Ropes》) 亞瑟·康和凱文·麥克多納德(《九月的一天》) 波拉·迪·弗洛里奧和利利貝特·福斯特(《Speaking in Strings》) | 最佳短記錄片 | 伯特·萬·伯克(《目擊者》) 蘇珊·漢娜·哈德利和威廉·A.·懷特福德(《花邊國王》) 西蒙·索福和喬納森·斯塔克(《安哥拉監獄》) |
最佳原創音樂 | 托馬斯·紐曼(《美國麗人》) 約翰·威廉士(《安吉拉的灰燼》) 拉切爾·波曼(《蘋果酒屋的規則》) 約翰·克里格利亞諾(《紅色小提琴》) 加布里爾·亞萊德(《天才里普利先生》) | 最佳原創歌曲 | “Blame Canada”(特雷·帕克和馬克·沙曼;《南方公園》) “心靈之曲”(蒂安尼·沃倫;《心靈之曲》) “拯救我”(愛米·曼;《木蘭花》) “當她愛上我”(蘭迪·紐曼;《玩具總動員2》) “你將長存我心”(菲爾·科林斯;《人猿泰山》) |
最佳音響 | 羅伯特·J.·里特,伊里沃特-泰森,麥可·赫比克和威利·D.·伯頓 (《綠色奇蹟》) 安迪·尼爾森,杜哥·海姆菲爾和?沃洛夫(《知情者》) 約翰·貝茲,格萊格·魯德洛夫,大衛-坎貝爾和大衛-李(《駭客帝國》) 萊斯利·沙茲,克里斯·卡朋特,里克·克萊恩和克里斯-蒙羅(《木乃伊》) 加利·里德斯特羅姆,湯姆·約翰森,肖恩·墨菲和約翰·米德格雷 (《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 |
新聞大戰
和國內上映美國大片後勁乏力一樣,今年入圍奧斯卡的影片缺少像《阿甘正傳》、《辛德勒名單》、《鐵達尼號》、《拯救大兵瑞恩》這樣的“重磅炸彈”,除了《美國麗人》外,其他幾部參加最佳影片獎角逐的影片都只能稱為“次重量級”。但就在影評家們普遍認為本屆奧斯卡獎將成為最平淡的一屆的時候,與奧斯卡有關的新聞卻突然多了起來。
影迷們可能猜不準誰將獲得奧斯卡,但他們可以肯定,主持人比爾·克里斯塔爾將在3月26日的頒獎會上會拿這些新聞對奧斯卡獎大涮特涮。
首先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4200張選票在郵局的運輸途中突然失蹤,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不得不重新寄出選票,並把投票的最後期限延長到3月23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華爾街日報》在暗中從評審們那裡套取投票信息,試圖提前公布評選結果,把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氣得七竅生煙。該學院在3月10日發出公開信,指責《華爾街日報》試圖對評審進行個別採訪來預先知道結果,是對電影學院隱私
權的侵犯。
但最讓學院感到羞愧難當的是,為頒獎晚會準備的55尊金像在運輸中不翼而飛。到時候總不能向獲獎者頒發芭比娃娃吧?學院以防萬一,只好令金像製作商再趕製一批小金人。令學院鬆一口氣的是,在20日,已有52尊金像失而復得。
奧斯卡即將開獎,但輿論並不熱烈,各路記者們正愁沒有東西可炒。誰料想,一個星期之內突然出現這么多賣點,終於讓記者們有了發揮的餘地,美國各家報紙紛紛大做文章。有記者懷疑,這些新聞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了引起人們對奧斯卡獎的注意而使的花招,學院當然極力否認。不管怎么說,奧斯卡獎驟然
升溫卻是不爭的事實。
導演獎鎖定曼德斯
本屆奧斯卡最大的熱門就是一部讓人感慨萬千的影片《美國麗人》。讓好萊塢汗顏的是,這部影片出自英國導演山姆·曼德斯之手。輿論普遍認為,最近幾年英國人在奧斯卡上風頭出盡,本屆仍將繼續風光,而最風光的肯定是曼德斯,美國導演協會預測他將注定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美國權威的《綜藝報》指出,美國導演協會頒發的年度最佳導演獎一向被視為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風向球。美國導演協會自1949年以來,總計有48次得獎名單與奧斯卡名單相同。同時,另一項被視為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風標的金球獎,也於今年早些時候把最佳導演獎頒給了曼德斯。
至於曼德斯本人,對未來是否得獎一直拒絕正面回答,僅表示非常感謝直屬上司、也是國際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對他的提攜,同時他也懷念拍片期間劇組人員在詮釋角色方面的努力。
誰能捧走最佳男女主角獎
如果說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差不多已經名花有主的話,最佳男女主角獎則難以預測,因為參加角逐的既有老牌影星,也有影壇新秀。他們在影片中都有出色發揮,這兩項獎頒給誰都不意外。
事實上,連這些明星自己也深知這兩項獎角逐的激烈。前不久,比佛利山希爾頓酒店舉行奧斯卡午餐會,今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入圍者濟濟一堂。他們或許心裡各有潛台詞,口頭上卻說著同樣的話:“我們不是來這裡互相競爭,而是為了高高興興同聚一堂。”這些電影圈中最燦爛的明星,大家竟然異口同聲,難免令
人懷疑他們的誠意。不過,這就是影藝圈。
入圍最佳男配角的11歲小演員希雷·喬奧斯門特被記者問到對金像獎結果的預測時,他機智地說:“入圍影片中好多是‘兒童不宜’影片,大部分我沒機會看。”
最佳影片捉對廝殺
雖然輿論普遍看好《美國麗人》,但另一部影片《心塵往事》 (原名《塞迪家的規矩》)爆冷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從電影公司主管、專欄作家到來自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預測,一致指向《美國麗人》和《心塵往事》。明明有5部入圍影片,為何演變至此?票房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自從入圍名單公布以來,《美國麗人》與《心塵往事》的票房立刻明顯增長,這對左右評審們大有助益。而《驚爆內幕》則在入圍後票房同樣淒
慘。
另外兩部入圍影片, 《靈異第六感》雖然狂賣,但是它太商業化了,顯然不符合評審們的口味和奧斯卡的傳統。並未入圍導演項目的《綠里奇蹟》,則根本連入圍都讓人意外,更不要說得獎了。
《我的母親》最被看好
角逐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獎項的影片總計有47部,通過初選、複選入圍的只有3部,分別是法國選送的《東方遇見西方》、尼泊爾的《水牛》以及西班牙影片《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在2月15日獲得入圍前,已經贏得1999年漢城影展最佳導演、金球獎最佳外語影片等兩個大獎。好萊塢影評人協會指出,鑒於各類獎項的評審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和素養極為接近,因此一部質量很高的影片很容易博得一致的認同。由西班牙導演阿瓦莫鐸自編自導的《我的母親》,是一部描寫現代社會單親
家庭子女的心境與不為人知的辛酸,全片可以用“感人肺腑”四個字來形容。
《美國麗人》美在哪裡
如果沒有《美國麗人》,本屆奧斯卡獎將變得蒼白、乏力,這部獲得提名最多的影片注定將成為頒獎典禮上的大贏家。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愛情片,倒更像一部生活片,一部倫理片。
《美國麗人》是一部需要細細品味的影片,看後雖讓人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但越品越有味道。它描寫人渴望愛情、渴望衝動的內心世界是那么到位,那么逼真,你會發現影片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你身邊,甚至就發生在你身上,所以從一開始就會被它深深地吸引住,而且欲罷不能。你無法從中找到動作片中的暢快淋漓,也找不到愛情片中的甜蜜與盪氣迴腸,但你會覺得花兩個小時去看這樣一部讓你思考的片子不浪費時間。
影片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但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觀眾會不由自主地走進故事中,和主人公同喜悲。影片名為《美國麗人》,其實應譯作《美國之美》更準確一些,因為前者容易讓人認為是一部俗不可耐的愛情片,後者才真正反映出這部影片的真正意義———每個人都有創造生活之美的權力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