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反圍剿指揮所的產生
1930年,從八百里井岡揮師下山近兩年來,朱毛紅軍在贛南閩西打土豪,分田地,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發展迅猛。1930年10月,贏得軍閥大戰後的蔣介石親自飛赴南昌,調集10萬重兵,準備一舉"肅清共匪"。如此大規模的由南京中央政府統一指揮的全局性行動,還是第一次。
在江西新余縣的羅坊會議上,毛澤東力排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的干擾,確定了反"圍剿"作戰方針。4萬對10萬,毛澤東"誘敵深入",率領紅軍逐漸退卻到吉安縣東固、永豐縣龍岡一帶。毛澤東、朱德認為,退卻終點即反"圍剿"預定戰場的選擇,必須具備下列6種條件中的2種以上方可:積極援助紅軍的人民;有利作戰的陣地;紅軍主力的全部集中;發現敵人的薄弱部分;使敵人疲勞沮喪;使敵人發生過失。
從南昌出發的國民黨軍總指揮魯滌平率領三路縱隊,從袁水流域到贛江以東,一次次撲空,始終找不到紅軍主力。
與此同時,氣定神閒的毛澤東卻相繼寫出《贛西南土地分配情形》《水口村調查》等一系列光輝篇章。一個多月的"剿匪"毫無進展,蔣介石再次飛到南昌督戰。魯滌平不得不嚴令前方部隊迅速深入根據地內部尋求決戰。12月19日,敵公秉藩部新編第5師一舉"攻占"東固--此前,佯裝成紅軍主力的陳茂輝所在的紅12軍早已撤出。
濃霧助紅軍,七小時殲敵近萬人。
12月24日,在寧都縣小布村外一個河灘上,紅軍召開了軍民殲敵誓師大會。"慎重初戰"的毛澤東,初選打擊的目標,是離紅軍隱蔽處最近的譚道源的第50師。紅軍主力於嚴寒之中在小布地區兩次設伏,準備出其不意地將譚道源師殲滅於運動之中,但都因該師不敢孤軍深入沒有打成。兩次伏擊未果,部隊上下議論紛紛。夜裡,毛澤東和朱德一起商議作戰行動。幾天后,紅軍總部偵察得知,敵第一縱隊司令兼第18師師長張輝瓚正大步向龍岡推進。毛澤東一直在等待的機會出現了。群山環抱的龍岡,中間是狹長的盆地,當地民眾又能幫助封鎖訊息,是紅軍設伏的好場所。"五瓣蓮花抄尾陣",是太平軍打曾國藩時採用的一種戰法。意思就是:正面派兵堵住,左右兩翼包抄,還有一支部隊迂迴敵後斷敵退路,再留一支作預備隊,像"五瓣蓮花"一樣,四面包圍,殲滅敵人。
12月30日凌晨,細雨濃霧。步入距龍岡15公里遠的黃竹嶺臨時指揮所,毛澤東和朱德指揮了戰役。經過激戰七小時,紅軍全殲第十八師師部和兩個旅近一萬人。5天之後,毛澤東、朱德又揮師向東,在寧都縣東韶殲滅譚道源師三千多人。至此,第一次反"圍剿"取得徹底勝利。龍岡、東韶兩仗,紅軍一下子就繳槍一萬二千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