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竹里畲族鄉畲族人口相對集中,其中竹里民族村,畲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70%以上。竹木資源豐富,是縣重點林業基地鄉之一,林業用地6.1萬畝,林木總蓄積量98642立方米,毛竹立竹量180多萬株,森林覆蓋率達84%,而耕地面積僅1803畝,其中水田面積1681畝。2004年竹里畲族鄉工農業總產值998萬元,比上年增長7.5%,農民人均收入2380元,比上年增長7%。2005年竹里畲族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309萬元,比上年增長31%,農民人均收入2993元,比上年增長7%。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4.3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新改善。一是緊緊抓住“康莊工程建設”的契機,分別實施了竹里至何宅洋(2.1公里)、何園至上岱(7.1公里)、水塘口至茶坪(3.35公里)三條康莊公路建設,總里程12.55公里,總造價312萬元。現已基本完成正進行竣工驗收,何圓至上岱砂石路面改建現正在爭取實施路面澆灌,要求列入硬化計畫,原定的砂石路面磨耗層等將做適當調整。二是實施竹里鄉至黃橋鄉路面硬化工程建設。其中竹里段22公里,總投資600多萬元。三是實施鄉政府駐地竹里整治村建設。竹里村2005年被評為縣級生態村。2006年竹里鄉列入市級生態鄉鎮建設。據統計2005年全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近 1000萬元。全鄉的交通基礎設施已得到明顯改善,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夯實了基礎。農業發展
竹里畲族鄉抓住農業基地。上半年毛竹低改686畝,撫育幼林588畝;發展食用仙人掌和優質茶園、板栗、楊梅等150多畝;三是加強對260畝綠化苗木的管理,初步探索出一條“公司 基地 農戶”的訂單農業發展模式。通過對專業大戶的扶持和指導,以專業大戶為龍頭,扶持養雞、養鴨、養魚、養石蛙、養豬、養兔大戶9戶。上半年,全鄉養殖出欄家禽4千多隻,養豬大戶出欄生豬110多頭。3、抓勞動力轉移。我鄉積極引導扶持農民從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鄉外出務工人員不斷增加,今年至6月30日止,全鄉勞務輸出已達848人。深入開展“農民知識化工作”。組織全鄉青壯年勞動力參與各類技術培訓學習,提升農民謀生技能。到6月份底,毛竹低改、乾水果、家禽等實用技術培訓86人次,結合民族文化保護,舉辦畲族民歌培訓8期82人次,合計達168人次。為充分利用荒地,竹里畲族鄉從今年8月初起開始推進農用地整理項目建設。截至目前為止,新建三面光水渠 22000 多米,新建機耕路4.8公里,新增耕地319 畝,全部完成年度任務數。為保證該項目順利實施,竹里畲族鄉在該項目實施前就妥善處理好有關政策問題,制定出實施計畫;在實施過程中,指定專人負責項目管理監督,及時對水利、土地平整進行指導和督促,並安排項目啟動資金,做到科學調度、統籌安排,確保了任務按時按質完成。
飲食居住
飲食竹里畲族鄉畲家生活儉樸,平日對飲食品味式樣不講究,重在吃飽。口糧多以番薯絲為主糧,大米、高梁、大麥、小麥、花麥、玉米、小米為副糧。故俗有“種番薯吃番薯,番薯當糧也當菜”。把番薯切成絲、曬乾,其吃法有煮成“燜飯”的,有用開水燙半熟,撈放蒸籠炊成“蒸飯”。多數地方要把鮮薯絲用水淋洗出澱粉,加工製成“粉扣”當菜吃。
畲家一日三餐,薯米乾飯。“春節”期間(正月初一至初三)吃3天白米飯,有的用大米蒸飯另撈一角,供小孩或接待客人。平時煮上一兩碗粗菜即可上桌。客至,小孩不上桌,怕爭菜忌慢客人。農忙時,難於及時備辦菜餚,只用鹽湯或青菜一碗也能對付。但到自養豬屠宰時,割一二斤豬肉,常邀親友鄰居品嘗。在春耕、秋收前,為迎接繁重勞動,都要殺羊、殺雞兔、買豬蹄滋補養身。
畲族家家戶戶都種蔬菜,除日常鮮吃外一般家庭常把芥菜、蘿蔔醃成鹹菜,做當家菜食用。竹筍,畲村四季均有,常加工成筍乾。調味少用油,重用姜。飲料,多用糯米釀酒。50年代後,畲族民眾經濟狀況有了很大改觀,多數人吃上大米飯。蕃薯絲與高梁、大麥等則降為副食。
居住
竹里畲族鄉畲族村寨,大都分散在山崗、丘陵,少數在沿海和海島上,依山建房、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建房坐向多坐北朝南。門前多種樹木。 “建房”要擇吉日。破土動工後要定朝向,立合磚俗稱“定磉”。木工動鋸斧要定“駕馬”日。房主要備茶、酒、五果、焚香鳴炮祭供“魯班”。祭後才動工、上樑。其後,請鑾駕、貼柱聯、壓梁谷、掛紅布,中堂上書“紫微鑾駕”,進宮柱貼聯“建屋喜逢黃道日”;“上樑幸遇紫微星”。中庭放個“斗燈”,以示照耀千秋大業。建成後要擇日入宅,房主肩挑“祖宗擔”,讓上輩人先入宅,晚輩後進。 舊時,畲族山村,因經濟困難住房建造簡單,多蓋“人字”式或“孩兒撐傘”式的草樓。
清代以來,住房多改為土木瓦房,依山建築。四周均圍黃泥土夯築的土牆。中間分別架有二、四,用七柱或五柱木料,屋頂蓋瓦片。正座中間分前廳和後廳。後廳左邊常設小門通後山。前後廳兩邊隔4個正間,專作臥室。正廳前一般都設有二片天井,以堆倒垃圾漚肥農用。有的建有廊廡,前後廊廡分別作用廚房或堆放農具和做豬欄。住房一般有二層樓。樓上低,樓廳高,使廳堂陽光充足。立有固定樓梯或移動手梯通往樓上。樓上則用竹片加泥土或木板做牆壁隔間,樓房間多作糧食倉庫或放家具用。每座屋前或屋後均留有小塊空地,以曬柴片、衣服、番薯絲等。邊角地多種柯木遮蔭。50年代後,畲族民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磚瓦房、混凝土結構房逐步取代舊式的房屋。
特色服飾
畲族有自己獨特的服飾,反映該民族特有的風情。一般女服 尚青色棉布、薴布衣,少數富裕戶也穿綢緞。大襟長衫,衫長至膝,比男長衫稍短些,衣領用金線、五色線製成二至三層花紋的“虎牙領”,領背中央繡“鳳凰采牡丹”。衣襟用五色羽毛布,繡三至五層梅菊花蕊。腋下襟邊縫一塊10多厘米寬例三角形的大紅布,領口內“替肩布”用藍、白四方形做“替肩”。袖口和衫襖襟邊均用大紅色羽毛做邊飾,並鑲繡各色花紋。節日所穿紫色“誥翠衫”,大襟和袖口都繡“回字”形花紋,胸前排扣5顆,古作禮服用。
女裙褲 通常用黑色棉布,夏天用薴布。出嫁做新娘時,用青色綢緞或精嗶吱做褲。外穿藍色或紫色疊春“虎牙裙”,腰間束四指寬的白色腰帶,正面再垂2條長1米的飄帶,直垂至腳面。婦女下山、下田勞動時,用腰帶縛住“圍身裙”。“圍身裙”是黑色薴布或青直貢布製成,裙上端加一塊10厘米寬紅布做裙頭。所縛腰帶則用五彩絲綢線、白粉線、羽毛線等織成橄欖式花紋和漢文字裝飾。轉裙也刺繡著“鳳凰采牡丹”等花鳥裝飾。羅源縣毗鄰的飛鸞南山村和新岩村一帶畲族婦女的服飾,均穿斜襟大領衣,並鑲有各種花邊。不分季節一律穿短褲、扎綁腳。
男服 一般是青色和藍色大襟短服。少數男子穿大襟長衫,均為圓領。布用棉布和薴布。胸襟兩旁袖口上均鑲有黃、紅兩色,綴3-5顆銅扣,外加穿圓領直襟有5排扣的“錢吊衫”,古作禮服。禮服胸前領左右兩旁,還垂掛有2條珠線穗。禮服正面上方2個袋,下方4個袋。大都在取新娘後三天,送新娘回娘家做“頭轉客”時穿。
男褲 多用藍青色棉布。夏天穿薴布短褲。褲頭上接15厘米左右寬藍或青色布。結婚時則穿紫色或藍色長衫禮服。
鞋 平時男子多穿黑色布底雙鼻鞋和木屐。勞動時,多打赤腳和穿草鞋。婦女穿單“虎攻鞋”(畲族),布底,鞋頭高昂3厘米,鞋口兩旁以羽毛布“沉地”,用五色線繡“虎牙”花紋。解放後,男女穿解放鞋、運動鞋、塑膠鞋、人造革和皮鞋。
帽 兒童頭戴貓兒頭的童帽;中青年常扎頭由;老年人戴風軍帽。巫師法師分別戴宮帽、天尊帽、頭冠字帽。男子結婚時戴青色紅頂帽,寬沿外敞,帽項突起高達8厘米,兩邊插金花。姑娘出嫁戴“鳳凰冠”,冠的結構以竹片為骨架,先製成梯形的頭冠套,冠套外圍縫上五色波紋的“冠欄布”,額前鑲雙龍、鳳凰、蝴蝶、花木、魚鳥等圖案。“鳳凰冠”上額正當中,懸立一塊“雙塊戲珠”銀飾,左右兩旁豎立兩個武士,左騎驢、右提劍。額正面貼鑲兩塊長12厘米寬3厘米多的銀質“冠欄”片。其下並排懸掛4片四方形有花紋的銀片,表示盤、藍、雷、鍾4姓聯姻。再下掛9個“銀星”,九星下垂胸還串掛著九穗花紋銀片。鏨有山、海、花、鳥、魚、獸之類圖案。每穗連線9小片。冠上還用金絲線懸掛4串玻璃珠,長達50厘米,下連線元寶型銀牌4個,垂至胸前。額角左右兩側各掛一塊蝴蝶形銀牌串聯16小片四方形花紋銀片。冠髻之後垂掛一塊鏨有“雙龍戲珠”的銀牌。髻上橫插一根髻針,以保持戴冠穩定。
畲族男子過去一般穿著色麻布圓領、大襟短衣,長褲。冬天套沒有褲腰的棉套褲。老年男子扎黑布頭巾,外罩背褡。結婚禮服為青色長衫,祭祖時則穿紅色長衫。
婦女服飾因居住地區不同,款式各異。畲族婦女服飾以象徵萬事如意的“鳳凰裝”最具特色,即在服飾和圍裙上刺繡著各種彩色花紋,鑲金絲銀線;高高盤起的頭髻扎著紅頭繩;全身佩掛叮叮作響的銀器。畲族對自然之色藍色和綠色具有特殊的愛好。除此,紅、黃、黑也是畲族婦女服飾常用的顏色。服飾條紋圖案排列有序,層次分明,衣領上常繡一些水紅、黃色的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