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學名:Oplismensuscompositus(L.)Beauv.
英名:armgrass
別名:大縮箬草
科屬:禾本科(Gramineae),求米草屬
花期:冬-春季
植株類型:一年生草本
套用與特性:地被植物
葉 :披針形
葉序:卵狀披針形
葉形:卵狀披針形
葉端:漸尖
葉基:心形
花:總狀。小穗有時帶點紫色,由兩朵花所構成;芒具有黏性小穗有時帶點紫色,由兩朵花所構成;芒具有黏性。
果型: 穎果橢圓形穎果橢圓形。
形態特徵
多年叢生草本,常具堅硬根頭。稈質堅硬似小竹,基部有被毛的鱗片,直立或基部傾斜,節上生根,高30—70厘米,徑粗達3毫米,多節,節上有髯毛,上部各節常多回分枝。葉鞘鞘口附近及邊緣有細長纖毛,餘部有微柔毛或粗糙;葉舌甚短,上端有微小纖毛;葉片線形,長1—5厘米,寬1—3毫米,扁平或內卷,兩面均甚粗糙;總狀花1枚,單生於枝頂,緊密,細弱,長1.3—3毫米,花序梗常彎曲;穗軸節間與小穗柄近等長,長約為無柄小穗之半,一面扁平,兩側被長纖毛;無柄小穗長達3毫米;基盤毛長約1.5毫米;穎片質地較薄,第一穎比第二穎短,先端截平,具纖毛,具3脈;第二穎舟形,近先端邊緣處具長纖毛,具1中脈且延伸成13-20毫米的細長芒;第一小花雄性,內外稃長圓狀披針形,無芒,雄蕊2枚,花葯黃色,長約1.5毫米,稀有時中性;第二小花兩性,外稃先端淺2裂,裂齒間伸出細長芒;芒長15—18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雄蕊2枚,花葯帶紫色,長約2毫米;有柄小穗較小,第一小花通常不存在。花、果期8—11月。
生長特性
分布地區: 分布於我國華南、西南。東半球熱帶喝和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印度;馬來西亞到大洋洲。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
生長習性:山坡,草地,路邊,溪旁草地的乾旱向陽處。 低海拔森林下空地與山徑兩側,偏好遮陰環境。
藥理功效
可藥用。
民間作草藥用,有清熱利濕功效。
防治
對田地里野生竹葉草的防治:選擇適宜的藥劑,然後根據雜草種類、葉齡大小及濕度高低決定用量。例如用穩殺得防除一年生雜草,在土壤濕度適宜時,每畝有效成分藥量為9~17克;乾旱條件下這17~24克;防除多年生雜草,每畝有效成分藥量為27~45克。在禾本科雜草2~5葉期進行莖葉噴霧。夏季施藥應選擇無風天氣,早晚的氣溫較低時進行,要求噴 霧均勻,藥後保持3小時內無雨,能提高藥效。
變種分類
無芒竹葉草(變種) (植物分類學報)
種拉丁名:Oplismenus var.Submuticus
形態特徵:葉鞘無毛,邊緣被纖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厘米、寬8—14毫米。花序軸粗糙,疏生毛;小穗孿生,長約3毫米;第一穎頂端芒長0.5—1厘米,第二穎頂端無芒。
產地分布:產四川、雲南;生於林緣濕地。
台灣竹葉草(變種) (植物分類學報)
種拉丁名 Oplismenus var.Intermedius
形態特徵:與原變種區別為:葉片披針形,長9—13厘米,寬12—25毫米,小穗長3.5—4毫米;第二穎的芒長達3毫米,第二外稃頂端芒尖至具長約0.5毫米的芒。
產地分布:產四川、貴州、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生於草地疏林陰濕處。
中間型竹葉草(變種) (海南植物志)
種拉丁名:Oplismenus var.Intermedius
種別名:大渡求米草(禾本科圖說)
形態特徵:葉鞘密被疣基硬毛,邊緣被纖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5—15毫米,基部斜心形。花序軸及穗軸密被長柔毛和長硬毛;小穗孿生,稀上部者單生,長3—3.5毫米;兩穎均具5脈,第一穎具芒長5—10毫米,第一外稃頂端具小尖頭,具7—9脈。
產地分布:產浙江(南部)、台灣、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生於山地、丘陵、疏林下陰濕地。日本也有分布。
大葉竹葉草(變種) (海南植物志)
種拉丁名:Oplismenus var.Owatarii
種別名:大渡求米草(禾本科圖說)
形態特徵:稈纖細,上升部分高30-80厘米。葉鞘、葉片、花序軸密生長柔毛或疣基毛,葉片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15—30毫米。小穗孿生,長約牛毫米,第一穎的芒長約8毫米,具5脈;第二穎有長約1毫米的芒,具5—7脈;第一外稃頂端具小尖頭,具7-9脈。
產地分布:產貴州、台灣、廣東、雲南;生於山地疏林下陰濕處。分布日本、泰國北部。
福建竹葉草 (植物分類學報)
種拉丁名:Oplismenus fujianensis
形態特徵:稈較粗壯,基部平臥地面,節著地生根,上升部分高40—80厘米。葉鞘短於節間或上部者長於節間,密被疣基毛;葉舌膜質,頂端被長約1毫米短纖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尖,基部多少包莖而不對稱,兩面密被毛。圓錐花序長10—15厘米,主軸及穗軸密被疣基毛;分枝長2—5厘米;小穗孿生(基部偶有3個簇生),較緊密排列於穗軸的一側,卵狀披針形,疏被毛,長2.5—3毫米,第一穎草質,長為小穗的1/2—2/3,頂端芒長2—4毫米,具3—5脈:第二穎頂端具芒長約0.5毫米或具小尖頭,具5-7脈;第一小花中性,外稃草質,與小穗等長,具7—9脈,內稃狹小,膜質;第二外稃草質,平滑光亮,邊緣內卷,包著同質的內稃;鱗被2,摺疊,花柱基分離。花果期7-10月。
本種提示:本種與竹葉草O.Compositus(L.)Beauv.近似,所不同者花序分枝上的小穗排列較緊密,小穗較小,穎片具較短的芒或僅有小尖頭,以及葉鞘密被疣毛等特徵。
產地分布:產福建;生於灌叢中陰濕處。
疏穗竹葉草 (海南植物志)
種拉丁名:Oplismenus var.Patens
形態特徵:稈纖細,基部平臥地面,節上生根,上升部分高30—60厘米,節無毛。葉鞘無毛,邊緣被纖毛;葉舌膜質,頂端被長約1毫米短纖毛;葉片質地稍厚,長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2—3.5厘米,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長20—25厘米,主軸及穗軸三棱形,無毛或被微毛;分枝5—8枚,互生而疏離,長6—10厘米;小穗單生,卵狀披針9臣,長約4毫米;第一穎頂端的芒長1—1.4厘米,具3—5脈;第二穎的芒長約為第一穎的一半;第一外稃與小穗近等長,背部疏生短毛,邊緣被纖毛,頂端具短芒,芒長2—2.5毫米,具7—9脈,內稃缺;第二外稃厚紙質或革質,稍短於第一外稃,光滑,頂端具長0.5—1毫米的芒,邊緣包著同質的內稃,先端稍露出。鱗片2,摺疊,具3脈,花柱基分離。花果期9—11月。
產地分布:產台灣、廣東、海南、雲南;生於山地林下陰濕處。分布日本。
雲南竹葉草(變種) (植物分類學報)
種拉丁名:Oplismenus var.Yunnanensus
形態特徵:與原變種主要區別為: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5—9厘米,寬7—18毫米:第一穎頂端的芒長7—10毫米,第二穎的芒長為第一穎芒的1/3—1/2,第一外稃具長約1毫米的短芒。
產地分布:產海南、雲南;生於疏林下陰濕處。
狹葉竹葉草(變種) (海南植物志)
種拉丁名:Oplismenus var.Angustifolius
形態特徵:葉鞘無毛,邊緣被纖毛;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5—9厘米,寬4—7毫米,基鄰近心形;花序軸及穗軸被微毛或近無毛,小穗單生於穗軸上,疏離、長約4毫米,第一穎的芒長約5毫米,第二穎的芒長約為第一穎的1/5,第一外稃具7脈。
產地分布:產海南、雲南;生於山地疏林下陰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