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竹板舞”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作品。昨晚,記者在江門幼師的排練現場,一睹這種節奏明快奔放的舞蹈。據了解,“竹板舞”屬於東北地秧歌類,其基本動作極似地秧歌,但舞姿、動律、連線動作及節奏,不光有地秧歌的穩勁、浪勁、美勁和潑辣勁,還有男性動作的英武健美,陽剛之氣,帶有明顯的地方特徵。歷史淵源
“竹板舞”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間舞蹈作品。1885年隨關東移民王德傳入豐寧朱首營村,在豐寧已傳承100多年。1956年在第一次民間藝術普查時被發現,引起文化部門的高度重視。幾十年來,“竹板舞”的傳承人帶著屬於自己的舞蹈參加了各種表演,並得到了觀眾專家的一致認可。到目前已有了包括王德在內四代傳人。從區域上看,“竹板舞”屬於東北地秧歌類,可它又獨具風格獨具地方特色,其基本動作極似地秧歌,但舞姿、動律、連線動作及節奏,不光有地秧歌的穩勁、浪勁、美勁和潑辣勁,還有男性動作的英武健美,陽剛之氣,帶有明顯的地方特徵。同時“竹板舞”道具的使用也和地秧歌沒有一絲相似之處。樂器節奏
“竹板舞”使用的是竹板,它既是道具又是樂器。演員一手持大板,一手持小板,舞起來以後隨著節拍,打著雙板,上下翻飛。其中“叫板”、“振板”是“竹板舞”打板的基本動作。在流傳過程中它在有著鮮明滿族特色的同時也明顯地融入了漢民族的舞蹈文化,音樂文化元素,可以說它是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結晶。從表演特點和表現手段上看,“竹板舞”屬情緒舞類,它動作粗獷、詼諧、流暢,音樂明快奔放。樂手伴奏隨意性強,想吹什麼就吹什麼,什麼時尚就吹什麼,只要不破壞節奏就行。演員手持竹板,邊舞邊打,氣氛熱烈喜慶。也可邊打邊唱,這個時候的動作舒緩,節奏放慢,根據歌詞要表達的意思進行表演。伴奏器樂有嗩吶、打鼓、小鼓、戰鼓、戰鑼、手鑼、鐃鈸等十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