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落子

竹板落子

 竹板秧歌(落子),俗稱落子,又分文落子、武落子,據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在我縣境內廣泛流行。

信息

所屬地區:河北·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
..

文化遺產名稱:竹板落子
遺產編號:Ⅲ-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7年申報人/
申報單位:豐寧滿族自治縣
遺產級別:市聯繫方式:

簡介

竹板秧歌(落子),俗稱落子,又分文落子、武落子,據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
..
在我縣境內廣泛流行。竹板秧歌隊多為男女青少年組成,女身著彩衣腰扎紅綢手拿竹板、男穿對襟上衣和燈籠褲,腰扎武士拿落子鞭。在演出文落子時,邊歌邊舞,其伴奏曲有《放風箏》、《送情郎》、《拜新年》等。歌詞隨時代變化而不充填新詞;表演武落子時,鑼鼓節奏緊密,演員伴有拿大頂翻筋斗和武術等動作。有時一名扮演“傻老婆”角色演員,手拿翎扇或長桿菸袋做滑稽動作逗樂,夾雜穿行在演出隊伍之間,氣氛非常活潑。

歷史

陳國恩是一位73歲藝人,是豐寧《竹板落子》的第三代傳承人。

..

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從師於趙庭秀老先生,開始學習竹板落子,70年代他的表演技藝成熟,開始單獨領隊表演,每逢節假日他都披掛上陣露一手,在文化館的輔導下,久而久之他將文落子和武落子融為一體,更加體現出生機勃勃歡快熱鬧的場景,還參加了各種比賽和展演受到好評。
現在又繼承和發展創新了《走西口》、《茉莉花》、《探情郎》等,竹板舞表演的民間花會種類,是全省、市花會中獨一無二的種類,市縣錄製節目時,高齡的他不減當年,上下翻飛,左功右打,好不熱鬧,一場表演下來,真是費了不少工夫,還將他的頭碰出青色,他說不痛,為傳承發展民間藝術貢獻自己的畢生值得,他的弟子和在場人員為之感動,但願他的藝術青春永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