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實導滯丸

本品具有助消化,調整胃腸道機能,利膽,抑菌等作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枳實導滯丸枳實導滯丸

別名 枳實導滯湯
處方來源 :《中國藥典》(2000年版)。
劑型 丸劑
藥物組成 :枳實(炒)100g,大黃200g,黃連(薑汁炒)60g,黃芩60g,六神曲(炒)100g,白朮(炒)100g,茯苓60g,澤瀉40g。
功效 消積導滯,清利濕熱。
主治 用於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痢疾里急後重。
製備方法 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用法用量 每次6-9g,日2次口服。
用藥禁忌 忌食生冷食物。

臨床套用

套用本方加減治療三叉神經痛:枳實12g,大黃(後入)15g,茯苓15g,黃芩10g,黃連10g,白朮15g,澤瀉15g,川芎15g,地龍6g。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熱象明顯,大便秘結者加重大黃用量;陰虛象明顯加生地;病程較久者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紅花11例,男4例,女7例;年齡5-60歲;病程1個月至21年。結果:服藥後疼痛緩解為痊癒,共6例;疼痛減輕為顯效,4例;疼痛無變化為無效,1例。

藥理作用

具有助消化,調整胃腸道機能,利膽,抑菌等作用。
1. 助消化:神曲可催化澱粉,蔗糖,蛋白質,脂肪的分解,成為機體易於吸收的物質,神曲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l,能促進消化液分泌。
2.調整胃腸道機能:黃芩、茯苓對腸管的運動有抑制作用,枳實、白朮則與之相反。大黃、黃連對胃腸道均有興奮抑制的雙重作用。
3.利膽:黃芩、黃連、大黃可促進膽汁分泌,尤其是大黃能加強膽囊的收縮,使奧狄氏括約肌鬆弛,利膽作用極強。
4. 抑菌:大黃、黃芩、黃連均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

毒性試驗

化學成分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90ml,加熱回流4小時,趁熱濾過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洗滌容器,洗液與濾液合併,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稱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2μl與5μl,分別點於同一聚酷胺薄膜上,以甲醇為展開劑,展開,展距約3cm,取出,晾乾,噴以1%三氯化鋁的甲醇溶液,放置3小時,在紫外光燈(365nm)下定位,照薄層色譜法進行螢光掃描。激發波長:λ=300nm,線性掃描,測量供試品與對照品螢光強度的積分值,計算,即得。本品按乾燥品計算,每1g含枳實以橙皮苷(C28H34O15)計,不得少於20.0mg。
理化性質 本品為淺褐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含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草酸鈣針晶細小,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纖維束鮮黃色,壁稍厚,紋孔明顯。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薄壁細胞類圓形,有橢圓形紋孔,集成紋孔群。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浸漬10分鐘,濾過,取濾液10ml(剩餘的濾液備用),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鹽酸1ml,置水浴中加熱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醚20ml分2次振搖提取,合併乙醚提取液,蒸乾,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0.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5個橙色螢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後,斑點變為紅色。

(3)取(2)項下的備用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連對照藥材10mg,加甲醇10ml,加熱回流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藥材溶液及對照品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螢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一個黃色螢光斑點。

消導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