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習畫
秦仲文最初習山水從晚清諸家,如奚岡、黃谷原、戴醇士等入手。此後進一步接近清初如龔賢、查士標等人的作品,學習龔氏濃郁沉厚、層層積染的風格和查士標荒寒疏遠、簡括寧靜的作風,從技法到風格都出現了變化豐富的趨向。秦仲文早期作品便多呈現前述兩種體貌。在中國畫學研究會,他進一步研習四王、吳、惲,使得原有能力更加提高。經過金城、章浩如等前輩畫師的指點,他更上溯宋、元各家,對傳統文人山水的淵源大力研摹,逐步形成蒼鬱渾厚、綿密緊勁的個人風格,在40年代北方山水界有很大影響。1947年,北平藝專國畫系推行素描教學,秦仲文帶頭反對以素描為中國畫造型基礎,發生所謂“三教授事件”,被開除教職。從50年代起,秦仲文開始深入生活,飽覽滇、川、晉和京畿風光,帶著巨大的熱情探索山水畫創新的途徑,作品由習慣上的大山、大水全景布局,變為較重局部刻畫的章法,並以水墨渲染氣氛,寓新情新意於傳統筆墨之中。晚年兼畫墨竹,亦獨具風韻。秦仲文也是一位美術史論家,除30年代的《中國繪畫學史》外,曾發表過大量評論當代畫家的文章。
個人年表
1915年 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在課餘參加蔡元培創辦的中國畫法研究會,仍從臨摹影本古畫入門,並得湯定之、金城、章潔如諸前輩畫家的指點。
1920年 1920年入金城等創立的中國畫學研究會,為研究員。金城收藏名畫、古文物頗富,秦仲文得以觀賞、研摹,奠定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功底。
1930年 1930年後任教於北平各美術院校,除授中國畫外,還講授中國美術史。
1934年 1934年出版了《中國繪畫學史》。抗日戰爭期間閉門作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聘為北京中國畫院(見北京畫院)畫師,並在天津、河北等地的美術院校兼授山水課。
1945年 1945年後秦仲文的畫主要是臨摹古人,以後則融入寫生,努力突破古人規範,創造自己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