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曾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並且說:固定資本的發展表明,一般社會知識,已經在多么大的程度上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馬克思還深刻地指出: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

基本信息

提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988年9月,鄧小平同志根據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現狀,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鄧小平同志的這一論斷,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理論和科學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既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特點,也是科學技術發展必然結果。社會生產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作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學,必然包括在社會生產力之中。科學技術一旦滲透和作用於生產過程中,便成為現實的、直接的生產力。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特點和現狀告訴我們,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向生產力諸要素全面滲透,同它們融合

論證

生產力主要有三個要素: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包括自然物經勞動加工後的原材料)。顯然,科學技術被勞動者掌握,便成為勞動的生產力;科學技術物化為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就成為物質的生產力。管理也是生產力。現代科學為生產管理提供了嶄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使生產力諸要素更有效地組成一個整體,從而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生產力

有關專家認為,根據當代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的作用機制,可以將科學技術同生產力各要素的關係,用下列公式表示:
生產力=科學技術×(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管理)
上述公式表明,科學技術不僅是現實的直接生產力,而且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學技術的乘法效應,有力地表達了在生產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已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產業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據統計,我國現階段高新科技產業的人均產值,是傳統工業人均產值的5~10倍,是手工業的50~100倍。其次,當代產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商業價值。資料表明,如果以產品的單位重量價格比來計算,鋼材為1,小轎車為5,彩電為30,計算機則為1000。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972年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投資總額為2.7億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14億美元。

發展

江澤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這個論斷,進一步科學的揭示了新技術革命條件下科學技術在生產力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從體制說起

新中國的科技體制是伴隨著計畫經濟體制而建立起來的。這種體制在當時雖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經濟科技事業的迅猛發展,舊體制的弊端越來越突出:科研單位缺乏必要的自主權和經濟上自主發展的能力,科研和生產建設相分離。這種"兩張皮"的狀況阻礙著科研人員積極性的發揮,對經濟建設不能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也難以適應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科技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
1985年3月,專門討論科技體制改革的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一貫重視科技工作的鄧小平同志在會上興奮地說,我很高興,現在連山溝里的農民都知道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他指出,現在要進一步解決科技和經濟結合的問題。所謂進一步,就是說,在方針問題、認識問題解決之後,還要解決體制問題。
會議對《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草案)進行了討論。鄧小平認為,這個草案是個好檔案。這個檔案的方向,同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經濟體制、科技體制,這兩個方面的改革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新的經濟體制,應該是有利於技術進步的體制,新的科技體制,應該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體制。雙管齊下,長期存在的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有可能得到比較好的解決。
總結了中國科技工作30多年來正反兩個方面經驗,凝聚著全國800多萬科技工作者智慧的《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終於在1985年3月13日正式出台。如果說,新時期過去的7年科技體制改革是初試鋒芒,那么現在可以大顯身手了。
《決定》明確指出,我們應當按照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尊重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對科學技術體制進行堅決的有步驟的改革。
科技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在運行機制方面,要改革撥款制度,開拓技術市場,克服單純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學技術工作,國家包得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病;在對國家重點項目實行計畫管理的同時,運用經濟槓桿和市場調節,使科學技術機構具有自我發展的能力和自動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活力。
在組織結構上,要改變過多的研究機構與企業相分離,研究、設計、教育、生產脫節,軍民分割,部門分割,地區分割的狀況;大力加強企業的技術吸引與開發能力和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能力的中間環節,促進研究機構、設計機構、高等學校、企業之間的協作和聯合,並使各方面的科學技術力量形成合理的縱深配置。
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克服"左"的影響,扭轉對科技人員限制過多,人才不能合理流動、智力勞動得不到應有尊重的局面,造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
改革,猶如洶湧澎湃的洪流,沖開了舊的科技體制的堤防,我國的科技工作日漸一日地活躍起來了。
撥款制度的改革,改變了科研機構經費單一靠國家包攬、缺乏自我發展活力的局面,使一大批技術開發型科研機構轉變運行機制,走出封閉狀態,主動奔赴經濟建設主戰場,加強與大中企業的聯合,以多種形式進入、長入經濟,從單純的科研型向科研、生產、經營一體化的技術實體發展。到1990年,全國已有一大批技術開發型科研機構進入企業或企業集團,與企業結成科研、生產聯合經營體1萬多個,科研機構創辦獨資、合資技術經濟實體3500多家,有力地促進了科研與經濟的結合,大大增強了科研機構的經濟實力。1990年,全國科研機構創收達86.5億元,其中技術性收入52.2億元。
在管理體制方面,還實行了承包經營責任制、分類管理、最佳化科研生產要素組合的招標制、聘任制等一系列改革,使科研機構煥發了生機。
科技體制改革在全社會確立了技術商品的觀念。技術市場在"放開、搞活、扶植、引導"的方針指導下日益壯大。隨著經濟、科技改革的深化,逐步進入依法管理的軌道。以科技成果由無償轉讓到有償轉讓為突破口,我國的技術交易金額規模逐年增大,從1984年的7.2億元上升到1991年的94.14億元。1990年實施《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後,有近50個省市和部門制定了地方和行業推廣計畫,把一批量大面廣、節能降耗、提高質量、增加品種、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大面積地推廣套用到傳統產業中。過去作為樣品、展品、禮品的大量科技成果,如今已大規模地輸入到經濟建設第一線,形成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國的技術商品也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打破了長期以來技術只進口不出口的局面。
1991年,技術產品出口額為28.8億美元,比1990年增長7.1%,已成為國家賺取外匯收入的一個重要方面。
科技人員管理體制的改革,促進了人才流動和競爭機制的形成,進一步發揮了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和工作熱情。全國1000萬自然科學人員中,有400多萬投身於工農業生產主戰場,數十萬科技人員對中小企業、鄉鎮企業進行智力支援。
體制改革煥發了科學技術的活力,科技工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並在幾大計畫中突出地表現出來。
撒星火,意在燎原
改革,使我國農村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特別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又使農村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曙光。但是,由於鄉鎮企業缺乏技術,缺乏人才,缺乏規劃,它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產品質量差,與大工業爭能源、爭原料。這些問題不僅妨礙了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甚至威脅到它的生存。
在這個大背景下,"星火計畫"擔負起了神聖的使命。1985年9月,國家科委擬定了"星火計畫",旨在依靠科技進步振興地方經濟,提高勞動者素質。1986年1月,國務院批准該計畫實施。
在"星火計畫"的帷幕拉開的時候,它確定的目標是到1990年,建立500個星火示範企業,開發100種適用於農村鄉鎮企業的成套技術裝備,培訓100萬農村知識青年。
該計畫在以下領域展開:普及水產養殖和禽畜飼養技術;山區、灘涂綜合開發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動植物產品和油脂綜合加工和利用技術;生物技術的開發和利用;速生林栽培技術和林產品加工技術;農副產品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毛皮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開發農村建築;開發各種農機具和農村適用的機電設備等。
計畫的出台,得到上上下下一致好評。萬里同志一語中的:"這個工作做好了,可以說是功德無量!"獲益的農民們興奮地說,沒有星火項目,哪來手中的票子?列入計畫的鄉鎮企業的命運充分顯示了"星火"的威力。在1989年市場一度疲軟的情況下,星火示範企業都經受住了考驗。據對廣東、浙江兩省調查,分別有93%和90%的星火示範企業依然呈現出發展速度快、經濟效益好的勢頭。1989年11月,在杭州舉行的"全國星火產品展銷會",5天成交額達20.5億元,使一度冷落的技術市場掀起了高潮。
1990年,國家科委主任宋健滿懷喜悅地宣布,在全國成千上萬科技"播火者"的努力下,"星火計畫"起初確定的目標早在兩年前已全部實現。科技星火已燃遍全國2000多個縣、市,星火項目已達1.5萬個,有的已形成燎原之勢。據對已完成的1萬個項目的統計,4年已累計新增產值221.8億元,創利稅55.3億元,創匯節匯23.54億美元。投入產出之比高達1∶3。如果加上項目擴散所產生的連鎖效益,投入產出比更大。
全國有40多萬名科技人員在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和貧困地區大顯身手,培養了250萬名懂科技的能人幹才,使科技火種撒遍祖國大地。
"星火計畫"在國際上也引起強烈反響。在新加坡舉行的"中國科技成果展覽會"上,參展的星火項目不到30%,其成交額卻占總成交額的90%。聯合國有關人士認為,中國的成功,為開發中國家農村經濟的發展樹立了一個樣板。1990年,聯合國出資拍攝了一部"星火計畫"專題片,準備向一些開發中國家推薦。
播撒星火,意在燎原。發展農村支柱產業,即開發和有效利用區域內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形成具有較大規模或者連片發展、能夠為社會提供大量優質商品、創造更多經濟效益、並對一個區域的農村經濟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的產業,是"星火計畫"的必然趨勢。這種支柱產業,這種燎原趨勢,在一些地方已開始嶄露頭角。我國在畜牧、養殖、珍貴毛皮動物、食用菌、飲料、果品、保健藥品方面,已形成了一批產品產值超億元的產業。
"星火計畫"孕育了田野的希望,它把科技的火種撒向廣闊的農村大地,以卓有成效的示範,告別貧困,解決溫飽,引導八億農民走上科技致富之路,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顯著成就。它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相結合的道路,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貢獻。
瞄準前沿的"863計畫"
紛紜複雜的國際社會充滿了競爭,歸根結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事實表明,科技實力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法碼。誰具有高科技的優勢,誰就將占有政治、經濟、軍事發展的主動權。因此,世界各國都在為爭奪高技術"制高點"而激烈競爭,為新世紀的到來做超前準備。
面對嚴峻的挑戰,中國怎么辦,黨和政府在思考,富於遠見的科學家也為此殫精竭慮。
為我國光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著名科學家王大珩深知,如果我國不瞄準前沿,積極跟蹤高技術,那么幾代人經過不懈努力從研製成功核子彈、氫彈到發展起今天空間技術所形成的舉世矚目的國威勢將難保,我們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不僅不能縮小,還會繼續擴大。懷著強烈的責任感,他找到王淦昌、楊家墀、陳芳允三位學部委員進行商談。於是,1986年3月3日,四位老科學家懷著熾熱的愛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上書中共中央,提出了"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
這個建議立即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3月5日,鄧小平在建議上批示:"這個建議十分重要","宜速決斷,不可拖延"。在黨中央部署下,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組織了全國2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對我國高技術發展戰略進行了全面論證,擬定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綱要》,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審議通過後,1986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轉了這個綱要。這個計畫是在1986年3月提出後並經國家批准的,所以定名為863計畫。
863計畫確定了7個對我國今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高技術領域,並制定了相應的奮鬥目標:
--在生物技術方面,要研製出高產、優質、抗逆的動植物新品種;提供能有效防治肝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疫苗和藥物等。
--在航天技術方面,研究發展性能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及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研究載人空間站及其套用。
--在信息技術方面,要研製出具有和諧人機環境,滿足多領域智慧型套用需要的智慧型計算機系統;研究為光通信、光計算服務的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
--在雷射技術領域,研究高性能、高質量的雷射技術,以帶動電漿、新材料、雷射光譜學等技術科學的發展,擴大雷射在生產中的套用。
--在自動化技術領域,針對多品種、小批量、高效率、高質量、更新換代快的現代生產的需要,發展新一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集成製造技術;研製出能精密作業、水下作業、在惡劣環境下作業的智慧型機器人。
--在能源技術領域,開發比現在火電提高熱能轉換效率約20%的高效低污染燃煤磁流體發電技術,建成萬千瓦級試驗電站;開展能大幅度提高核燃料利用率的先進核反應研究,建成工程性反應堆。
--在新材料領域,為國家高技術計畫各相關領域提供關鍵材料,如為下世紀初信息技術服務的新型光電信息材料,用於動力裝置的耐高溫、耐沖刷、高韌性複合材料,用於航天技術的耐腐蝕、重量輕結構材料和某些功能材料等。
1987年,這項宏偉規劃開始在我國組織實施。我國是一個開發中國家,經濟實力有限,不可能在高技術的各個領域全面出擊。在上述7個領域中,我國瞄準前沿,確定了15個主題,通過對有限目標的跟蹤,達到聯網帶動一片的作用。863計畫採用專家委員會的方式負責組織實施。各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集中力量,統一指揮,揚長避短,以老專家坐鎮,中青年為主力,建立技術經濟責任制,實行課題負責人制。同時,引進智力、技術和人才,多方協作,力圖有戰略、有戰術、有步驟、有階段地完成計畫。
鄧小平同志對發展高科技傾注了極大熱情。1988年10月24日,他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竣工典禮上說,有位歐洲朋友曾問我,我們經濟落後,為什麼要搞這些項目?我對他說,我們要看得遠一點,不能只看到眼前。世界上都在制定科技發展計畫,美國的星球大戰計畫,西歐的尤里卡計畫,中國也制定了高技術發展計畫。鄧小平說,下個世紀將是高科技發展的世紀。過去也好,今天也好,將來也好,中國必須在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我們不僅要搞高能加速器,還要參與其他高科技領域的發展。
如果60年代中國沒有核子彈和氫彈,沒有發射衛星,就沒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是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現在世界的發展,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發展一日千里,中國不能落後。
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關懷給科技工作者極大鼓舞。參加863計畫的科技工作者們在"獻身、公正、求實、協作、創新"的863精神指引下,不怕工作艱苦,不為社會上一度出現的"向錢看"思潮所動心,頑強拼搏在各個高技術前沿領域。863計畫在各領域專家委員會的積極組織下,經過調查研究,分解課題,層層落實,到1990年,該計畫7個領域的15個主題已分解成100多個專題近千個課題。全國有500多個單位的近萬名科技人員參加了研究工作,並在生物、信息、自動化、能源和新材料5個領域取得研究成果400多項。
在生物技術領域已培育成功比現在雜交水稻增產5%左右的兩系法亞種間雜交水稻,使我國雜交水稻繼續領先世界水平;在信息領域建立了擁有400多萬個字樣的手寫體漢字樣本庫;在自動化領域研製成功新型的神經網路系統,對彩色圖像壓縮比達40;在能源技術領域已建成2000千瓦燃油磁流體發電試驗機組;在新材料領域,人工晶體材料、航天用金屬複合材料等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這些已領先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國高科技發展的廣闊前景。
"火炬"在燃燒
1988年8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由國家科委具體組織實施的,旨在將高技術科研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一項指導性計畫誕生了。這就是繼"863計畫"後我國又一項著名的技術發展計畫--火炬計畫。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科技成果要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又需要有一個投入與產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的轉化方面,中國的科技事業也經歷了一番風風雨雨。
國家科委在提出星火計畫時,也曾提出了高技術產業化問題。然而,將一項高技術成果轉化為商品所需的資金,往往是研究這項成果所需資金的好幾倍。這項工作若完全靠撥款,將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同時,從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是有風險的,如果新產品不被市場所接受,一切投入將付諸東流。面對困境,中國科技工作者在探索中國化的高技術產業化道路。
1988年,以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為基幹的北京新技術開發試驗區的出現,使人們對高新技術的真正價值有了新的認識,並為新技術向產業化轉移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於是,主要因為資金不足而擱置了多年的火炬計畫,真正開始"燃燒"起來。
以"火炬"命名的這項計畫,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堅持政府投資、自籌資金、自負盈虧相結合,多種形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其特點是以市場為導向,以高技術發展計畫、引進消化的成果、發明專利等為依託,按照技工貿一體化的原則,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商業化;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合資,努力開拓國際市場,走國際化道路。
1988年8月,國家科委主持召開的全國第一次火炬計畫工作會議,確定了1988-1990年3年間的計畫目標:培養和創辦2000個高新技術企業,並促進他們與大中型企業、鄉鎮企業、街道企業的聯合;開發2000項左右的高新技術產品,其中70%以上形成規模生產,30%以上將出口創匯,吸引10萬多科技人員從事火炬計畫,為高新技術企業培養2萬多名經營管理及國際市場的人才,等等。
宏偉的規劃,理想的藍圖,鼓舞著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於高新技術產業化的事業。
1988年和1989年,國家科委從各地、各部門申報的1500多個項目中,先後篩選出287項作為國家級的火炬項目,予以重點支持,總投入約19億元,預計投入產出比將達到1∶5。與此同時,各地還組織實施了528項地方性火炬項目,優先發展,總投入達12.7億元。各地紛紛將實施火炬計畫與"科技興省"、"科技興市"緊密結合起來,在加強領導、制定政策與規劃、籌措資金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具體的安排落實。
1990年5月,國家科委在南京召開了第二次全國火炬計畫工作會議。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在這次承上啟下的會議上講話說,實施火炬計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關係到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一項偉大戰略任務。它的重要性和深遠影響,決不亞於五六十年代的"兩彈一星"所起的偉大的歷史作用。
廣大科技工作者正在繼承和發揚當年"兩彈一星"的創業精神,為高新技術產業化而努力。火炬在燃燒,照亮了我國科技發展的道路。高新技術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目標,正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內變為現實,並不斷輻射到傳統產業中。
走出象牙塔
幾千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出路,無外乎兩條:或純做學問,或走上仕途。"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往往安於清貧,羞於言錢。
改革,帶來人們觀念的巨變。科技人員觀念上的轉變,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也使整個社會為之震動、為之振奮。埋頭科學實驗,執教於高等學府的專家學者,當然是國家的高級人才瑰寶。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能毅然跨越傳統,走出學術殿堂,甘冒風險,忍受非議,投身到商品市場大海中沉浮拼搏,並終於填平科技與商品之間溝渠的科技企業家,更是難能可貴的人才。
放眼世界,已開發國家當年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批批科技實業家登上經濟舞台。面對日益激烈的、以高科技與經濟結合為特徵的綜合國力競爭的國際大環境,我國經濟的騰飛期盼更多的科技企業家投身於市場大海,期盼著知識分子走出象牙塔,躋身於經濟舞台。
早在1980年,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一批科技人員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成了一個"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開始探索在中國從事"技術擴散"的新模式。他們可謂是走出象牙塔的先行者。對此,人們的態度千差萬別:贊成的、觀望的、懷疑的、反對的,應有盡有。
但是,改革的春風吹拂著中國大地,人們的觀念逐漸發生變化。在我國個最大的智力密集區中關村地區,各種類型的科技企業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並以其卓越的成就解除了人們的種種疑慮。1983年中關村有11家科技企業,到1987年,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企業達到148家,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名副其實。1984年,電子一條街的科技企業營業額為1800萬元,到1987年已超過9億元,同時還形成了4700多萬元的固定資產。3年共交納各種稅款和管理費1億元,創稅後利潤7800多萬元。
1988年5月,國務院在總結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經驗的基礎上,正式批准建立以電子一條街為基幹的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給予優惠政策,鼓勵其發展,使其成為向傳統產業輻射高新技術的"輻射源"。
1991年3月,國務院又批准了26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樣,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有27個,按所建立的區域可分為三類:一是設在智力密集的大中城市和開放城市(地區),比如北京、武漢、瀋陽等共22個;二是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共有上海漕河涇和大連2個;三是設在經濟特區內,共有深圳、廈門、海南3個。建立這些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目的在於,用10年至20年的時間,在中國建立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體系並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是中國火炬計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將主要依靠中國的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以及可以借用的國際資金、技術和生產、貿易條件,把高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建立和發展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並實現國際化。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逐步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科技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區、對外開放的"視窗"、傳統產業輻射高新技術的"輻射源"。它也是科技界知識分子走出象牙塔後施展才華的大舞台,其成就令世人注目。
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自1988年建立以來到1990年的3年,累計從業人員僅兩萬人,而實現技工貿總收入卻達60億元,年均遞增50%。高新技術及其產品收入大幅度提高。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58%,創匯累計8850萬美元,年均遞增139%,稅收累計2.47億元,年均遞增71%。1990年總收入、工業總產值、稅收三項指標分別比上年增長44%、60%和62%。而這些成就又是在全國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取得的,更令世人折服。
1990年一年裡,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2萬人不吃皇糧、不靠鐵飯碗,在一度市場疲軟的背景下,向社會貢獻了價值20多億元的商品和技術服務,奧秘何在?
成功秘訣在於機制、科技、政策還有勇於開拓的科技企業家。開發區採取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依託、技工貿相結合的經營機制,實行自籌資金、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六自"企業運行法則。這些法則的成功運用,關鍵是有一批能夠將技術與商品這最具活力的兩大因素結合在一起的科技企業家。
他們堅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興辦科技實業,促進技術成果向產業化轉移,促進了科技與經濟的結合。
到1991年底,27個國家級開發區內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487個,職工總數13.8萬人。1991年實現技工貿總產值71.2億元,實交稅金3.9億元,利潤7.9億元,出口總額7.1億元。一大批從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分流出來的科技人才在這裡大顯身手。
靠國家優惠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高技術產業以旺盛的生命力茁壯成長,顯示了宏大的發展氣勢。
科技大國不是夢
我國是一個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發展中大國,同時又是擁有豐富智力資源的大國。由於歷史、經濟、社會的各種原因,我國的綜合國力同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水平與我國所擁有的科技實力也不相稱。我國成為一個科學技術大國,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
令人欣慰的是,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成為科技大國已不是遙遠的夢想,而是正在變為現實。
幾大科技計畫的實施,使我國的科技工作在三個層次上向縱深展開。
在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迅速提高工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推動傳統產業的技術進步,為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服務這個層次上,除上述"星火計畫"、"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外,還組織實施了"科技攻關計畫"、"豐收計畫"和"燎原計畫"等。科技攻關計畫的主要目標是解決那些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技術問題。"七五"期間,經過10多萬科技人員的艱苦努力,取得了一批重大成就。國家計畫安排的76個項目、384個課題絕大部分已按期完成,80%的項目可達到8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建立了中間試驗線400多條,工業試驗裝置400多個,提供新技術、新工藝300多項,開發出700多個重大新產品。豐收計畫的主要目標是大力推廣農業增產的先進套用技術。而燎原計畫的著眼點則是開發和培訓農村技術人才,從而使現有農業(包括林、水、牧、副)科技成果的推廣率達到60%以上。
在高技術層次上,我國組織實施的"863計畫"和"火炬計畫",在跟蹤世界高科技的發展趨勢,選準有限目標,集中力量攻關,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在推進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這個層次上,我國除繼續保持一些傳統領域的優勢外,在一些新興領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我國投入基礎性研究的科技人員有10萬多人,"七五"期間安排研究課題2萬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每年資助近3000項,部分地方和部門還自行籌集資金,支持了3000多個基礎性研究項目。由國家投資建成了63個重點實驗室和近百個開放實驗室。
除三個層次、幾大計畫外,我國的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工作也空前活躍。官方、民間、雙邊、多邊、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科技合作交流廣泛展開。我國先後與10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係,同57個國家締結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和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在聯合國系統30多個科技機構中取得了合法席位,參加國際學術組織達280多個。"七五"期間,每年政府間和民間對外合作與交流項目達1萬多項。我國技術出口貿易大幅度增長,1990年技術出口額達9.8億美元,比1985年增加了30多倍。
在科技的飛速發展中,我國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科學體系,培養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隊伍。據1990年的統計,全國全民所有制單位自然科學領域的科技人員達1080.8萬人,平均每萬名職工中有科技人員1045人。研究與開發機構也有了空前的擴大,1990年底,我國有縣以上獨立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5819個,擁有職工103.7萬人。其中,屬自然科學領域的有5477個,職工101.5萬人,科學家和工程師43.6萬人;屬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的有342個,職工22.2萬人,科學家和工程師有1.5萬人。這套科學技術體系,幾乎覆蓋了全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已成為國家經濟、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支撐體系。
高等學校一直是我國科技事業的一支重要方面軍。1990年,79.5%的理、工、農、醫專業高等學校(636所)建立了科技研究與開發制度,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為24.8萬人,占全部教學、科研人員的34%。全國高等學校共成立研究與開發機構1666個,其中研究所864個,研究室802個。
大中型企業的技術開發工作也得到顯著加強。到1990年底,在全國13475個大中型工業企業中,科技工作者中有工程技術人員194.3萬人,占職工總數的6.5%;從事技術開發活動的有77.1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31.4萬人,占40.7%,平均每萬名職工中有科學家和工程師104人。
宏大的科技隊伍,多種類型的研究與開發機構,已使大批科技成果問世,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技術保障。
我國在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高能物理、生物科學、計算科學技術、通訊技術等尖端科學技術領域,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1970年到1990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了30顆人造地球衛星,其中12顆按預定計畫成功地返回地面,成為繼美、蘇、法之後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另外,潛射飛彈、洲際運載火箭,"長征二號"大推力火箭的發射成功,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對撞成功,"銀河"巨型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成功,以及在現代生物科學、醫藥衛生、地學、化學、數學等重要學科領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成就。
這一系列成就充分說明,中華民族幾代人的夢想已經成真,我國已經和正在成為一個科學技術大國。
當然,我們沒有理由盲目樂觀,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我國的工農業技術水平、科技進步在經濟發展中所占的份額,與世界先進國家還相差甚遠,對科學技術的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還較低,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還遠沒有充分發揮。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真正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仍是我們所面臨的一項十分艱巨迫切的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