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計畫過程
90年代起,日本海自陸續以村雨級和後續的高波級通用驅逐艦,取代
2004年12月,日本內閣通過日本防衛省平成17年度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畫(2005至2010年度),其中正式確認建造首批4艘新型通用護衛艦;由於最初計畫從平成18年度(2006年)編列首艘預算,因此計畫稱為“平成18年度通用艦”,簡稱18DD。由於在平成17年度(2005年)日本海自以新一代指揮數據鏈網路構建為最高優先,遂將18DD延後至平成19年度(2007年)執行,因此改稱為19DD,並適度地重新加以檢討。
2007年9月14日,日本防衛省防衛設施本部公布了19DD的技術大要,此時基本設計已經大致底定,採用傳統的COGAG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推進系統,捨棄先前考慮的電力推進系統;在同年度,防衛省也正式編列19DD的建造預算。起初防衛省要求的19DD預算為848億日元,但由於財政壓力而刪減將近100億日元(約750億日元)。因此到定案時,19DD 艦型演變得更為保守,基本上是以高波級的艦型為基礎,進一步改善艦體的雷達隱身外型,並加裝FCS-3A相控陣雷達,反艦飛彈發射器也改用傳統的固定/半埋式。
建造過程
日本在平成19年(2007年)

設計特點
基本設計
依照日方公開資料,秋月級的諸元如下:
由於高波級護衛艦擔負掩護

艦體布局
秋月級的艦面與艦內空間整體布局延續自高
電子設備
秋月級的電子裝備包括FCS-3A相控陣雷達系統

反潛設備
秋月級的反潛直升機資料
秋月級平時只編制一架反潛直升機,但機庫空間可容納兩架直升機,而且RAST輔助降落系統有兩道滑軌分別通向兩個機位,必要時能容納並在海上操作兩架直升機。在2008年,

動力系統
秋月級的動力系統為傳統的COGAG,主機為四具Rolls Royce Spey授權川崎重工生產的SM-1C燃氣渦輪機,總功率約64000軸碼力,透過傳統傳動齒輪箱來驅動雙軸五葉片可變距螺鏇槳。與高波級類似,秋月級四具燃氣渦輪主機同樣以兩兩一組,設定於前後兩個各自獨立的主機艙中,兩機艙完全沒有比鄰,以增加存活率;前方一號主機艙偏向左舷,後方二號主機艙偏向右舷。為了確保傳動系統各齒輪與傳動軸接觸面保持一致,採用了三維加工技術,大福降低了齒輪接觸摩擦的噪音與損耗。供電方面,由於艦上相控陣雷達、武器的電力消耗更甚於高波級,秋月級遂改用三套與日向級相同、功率各2400KW的主燃氣渦輪發電機來供應(高波級是三具1500KW柴油發電機);三具發電機組都分散於各自隔離的發電機室,降低災害、戰損發生時電力全失的可能;除此了三組主發電機之外,秋月級的補機艙內還有一具緊急用柴油發電機。
防空能力
秋月級護衛艦大福提升了防空能力,除了以往通用驅逐艦的自保能

在計畫初期,日本曾考慮在艦上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中配置標準SM-2MR Block 3區域防空飛彈, 並透過聯合接戰能力(CEC)由護衛隊群的宙斯盾艦進行導控(先前的高波級亦有類似傳聞,但沒有實施)。由於FCS-3A的間斷照明技術來自於荷蘭的APAR,而APAR具有為標準SM-2提供導控的能力,因此未來秋月級直接透過FCS-3導引標準SM-2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需要額外花費與標準SM-2進行系統整合。到2013年為止,秋月級搭載標準SM-2的計畫都沒有任何付諸實行的跡象。
基本數據
艦載武裝 | |
---|---|
艦炮 | 1×Mk 45 mod4127mm54倍徑全自動艦炮 |
飛彈 | 4×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裝填海麻雀飛彈與火箭助飛魚雷) |
2×四聯裝90式反艦飛彈發射器 | |
近防 | 2×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 |
反潛 | 2×三聯裝324mm HOS-302魚雷發射管 |
艦載機 | 編制一架SH-60J/K直升機,可搭載兩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