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劃定九州之謎

禹劃定九州之謎

九州”之稱來源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是大禹把中華大地劃分成冀州、青州、豫州、揚州、徐州、梁州、雍州、兗州、荊州等九州。由於九州名稱不一致,於是產生大禹究競有沒有劃定九州的疑問。

簡介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自古就有華夏、神州、赤縣、九州等名稱。“九州”之稱來源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是大禹把中華大地劃分成冀州、青州、豫州、揚州、徐州、梁州、雍州、兗州、荊州等九州。然而,一些古文獻所記九州的名稱並不一致。上述九州典出《尚書·禹貢》,而《周禮·職方》所記九州,有幽州、并州,而無徐州、梁州;《爾雅·釋地》有幽州、營州,而無青州、梁州;《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幽州而無梁州。古文獻存在不同的記載,世間就出現“三代九州”的慨念,即《尚書·禹貢》所記為夏九州,《周禮》所記為周九州,《爾雅》所記為殷九州。由於九州名稱不一致,於是產生大禹究競有沒有劃定九州的疑問。

態度的分歧

禹劃定九州之謎禹劃定九州之謎
肯定禹劃九州的主要記載,有《尚書》、《左傳》、《詩經》、《山海經》、《淮南子》、《史記》及傳世《齊侯鍾》、《秦公簋》等青銅器銘文。《禹貢》說禹“莫高山大川”,並詳細敘述了九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物產貢賦等。《呂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劃為九州,經啟九道。”《詩·商頌·長發》:“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山海經·海內經》:“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齊候鍾》銘曰:成湯受天命,“威有九州,處*之堵”。《秦公簋》銘曰:秦祖先受天命,“鼎宅禹賚,十又二公在帝之環”。可見,禹劃九州的證據鑿鑿。
最早對禹劃九州持懷疑態度的是屈原《天問》:“九州安錯?川谷何洿?”《淮南子·墬形訓》似乎回答了《天問》的問題,說大禹派一個叫太章的人,測量了東西間的距離,又派豎亥測量了南北間的距離,還測量了洪水的深度,從崑崙山取來息壤,治平洪水,劃定九州。《史記·夏本紀》也解答說,大禹“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破九澤,度九山”。屈原的懷疑,難道不成立嗎?
現代的研究近現代疑古派學者顧頡剛、童書業《九州之戎與戎禹》和《鯀禹的傳說》,從論證大禹的天神性和神職出發,進一步肯定屈原的懷疑。他們認為大禹只是神話中的人物,是主管山川田土的神,不可能治水,更不可能劃定九州,“無論如何,遍治四方名山一事,在禹的時代決計不是人力所能的”。進而考證《禹貢》中提到的地名、山川名,都是戰國時代才出現的。《禹貢》作於戰國時代,因此禹劃九州的事,就純屬後世附會,純屬神話。這樣看來,禹根本沒有劃定過九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