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星雲大師 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
字 數: 70000
版 次: 1
頁 數: 131
印刷時間: 2009/01/01
開 本: 3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208083295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哲學/宗教 >> 哲學 >> 哲學知識讀物
內容簡介
做人,要有自我和肯定的骨氣,而並非做給別人看,期許別人讚美,抱著獎章逕自陶醉不已。樹立什麼形象,活出何等人生,自我期許才是千年風雨也無法抹去的碑文。由心外求富貴,終日奔波,只為填滿那一口無底洞,而“大廈千問,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又能幾何?”真正有德有量、有學養的人,明白宇宙無垠,泰山之上還有天、滄海之下還有地,而知道謙虛向學、互相讚美,不會事事計較、處處比較;明白自己所學所知不足,不會自得自滿、不可一世。
……翻閱《禪師的米粒》,聆聽禪門臨濟宗第48代傳人星雲大師的人生哲學。
《星雲大師人生修煉》系列叢書,共十四本,涉及處世、幸福、智慧、讀書、情感等人生重要話題。大師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娓娓道出了返璞歸真的大智慧;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間百態;以博大精深的佛法,為讀者點亮一盞心靈的指路明燈。現代人普遍處在浮躁煩囂的生活狀態中,容易內心空虛、迷失自我,就讓我們放慢腳步,聆聽大師的教誨,讓眼界豁然開朗,從大師畢生的修行心得中,體悟幸福與快樂的真諦,發現人生的價值!
本書為該系列叢書之一。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12歲於宜興大覺寺禮志開上人出
家。1947年焦山佛學院畢業;1949年赴台,擔任《人生雜誌》主編、“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1953年任宜蘭念佛會導師;1957年於台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1962年建設壽山寺,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手擬規章制度,印行“佛光山徒眾手冊”,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進程。
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歲月里,陸續於世界各地創建二百餘所道場,如西來、南天、南華等寺,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並創辦十八所美術館、二十六所圖書館、四所出版社、十二所書局、五十餘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暨智光商工、普門高中、均頭中國小等。此外,先後在美國洛杉磯、中國台灣、澳洲悉尼等創辦西來、佛光、南華及南天(籌辦中)等四所大學。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華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1970年起,相繼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設立雲水醫院、佛光診所,協助高雄縣政府開辦老人公寓,並與福慧基金會於大陸捐建佛光中國小和佛光醫院數十所,育幼養老,扶弱濟貧。
1976年《佛光學報》創刊,翌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1997年出版《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佛光大辭典光碟版,設立“佛光衛視”(現更名為“人間衛視”),並於台中協辦廣播電台。2000年創辦台灣地區第一份佛教日報《人間福報》,2001年將發行二十餘年的《普門》雜誌轉型為《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法藏文庫”,收錄海峽兩岸有關佛學的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各一百冊等。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總計近兩千萬言,並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餘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大師教化宏廣,計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餘人,全球信眾則達數百萬之多;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倡導“地球人”思想,對“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與自在,公是與公非,發心與發展,自覺與行佛”等理念多所發揚。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於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餘個國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創會以來,先後在世界各大名都,如洛杉磯、多倫多、巴黎、悉尼等地召開世界會員大會,每次與會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2003年通過聯合國審查肯定,正式加入“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
為促進世界和平,大師曾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等各領袖交換意見,世界上亦德風遠播,舉其犖犖大者如:1995年獲全印度佛教大會頒發佛寶獎;2000年在第二十一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上,泰國總理乃川先生頒贈“佛教最佳貢獻獎”,表彰大師對世界佛教的成就。2006年獲香港鳳凰衛視頒贈“安定身心獎”,以及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頒“終身成就獎”,美國共和黨亞裔總部代表布希總統頒贈“傑出成就獎”。
1978年起,先後榮膺美國東方大學、智利聖多瑪斯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韓國東國大學、泰國瑪古德大學、中國台灣輔仁大學、澳洲葛雷菲斯大學等校之榮譽博士學位。
1988年,被譽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來寺落成之際,除了傳授“萬佛三壇大戒”,為西方國家第一次傳授三壇大戒外,同時主辦“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開啟海峽兩岸佛教界代表同時參加會議之先例,為兩岸佛教界首開平等交流之創舉。
1998年2月遠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薩戒,恢復南傳佛教國家失傳千餘年的
比丘尼戒法。2004年11月至澳洲南天寺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傳授三壇大戒。大師並積極推動台灣地區佛誕節的設立。
1998年4月8日,大師率團從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蒞台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國紐約“9·11事件”地點,為罹難者祝禱;2002年元月與大陸有關方面達成佛指舍利來台協定,以“星雲牽頭,聯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為原則,後組成“台灣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員會”,至西安法門寺迎請舍利蒞台供奉三十七日;2003年7月,大師應邀至廈門南普陀寺參加“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為降伏‘非典’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會”;同年11月,應邀參加“鑒真大師東渡成功一二五。年紀念大會”;隨後率領佛光山梵唄讚頌團,首度應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年2月,兩岸佛教界共同組成“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至台、港地區,以及澳、美、加等地巡迴展演;2006年3月,應邀到享有“千年學府”之譽的湖南長沙嶽麓書院,講說“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是為歷史上第一位到此講學的出家人。同年4月應邀出席於杭州舉辦之首屆“世界佛教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說“如何建設和諧社會”,寫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頁。
2004年應聘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等領袖,共同出席“和平音樂祈福大會”,促進宗教交流;11月,與瑞典諾貝爾文學獎審查人馬悅然教授及漢學家羅多弼教授就“佛教與文學”、“佛教與世界和平”進行交流座談。
大師自1989年訪問大陸後,便一直心繫祖國的統一,主張一個中國。近年回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並捐建揚州鑒真圖書館、接受蘇州寒山寺的贈鍾,期能促進中國統一,帶動世界和平。
大師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可說厥功至偉!
圖書目錄
十七頭牛
扮新娘
知足心安
富翁與四位夫人
人生如球
三十年的考驗
士不可辱
大小糞桶
大乘心難發
不服輸的故事
五子登科
什麼最苦
夫人的畫像
出家好不好
生死一如
居安思危
老鼠偷酥油
放下什麼?
牧師皈依
蛇頭與蛇尾
買鞋加價
媽媽樂
僧鞋的故事
圖書館
燒餅的故事
禪師與蘭花
六尺巷
人可以有多少錢
快樂的法門
移民的真義
單純就是快樂
最貧窮的人
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大眾的
榮譽像玩具
歡迎停車
遺錢不顧
寧當功德主
擁有更多兒女
電話皈依記
畸形
感人的故事
種一收十
給人歡喜
傳燈
野鶴無糧天地寬
割草找球
恭喜失火
春到人間
第一樂
放下弓箭與刀
老人抓糖
民富國強
四獸供養
台中五戒會
古道熱腸
忘卻生死
化冬
公主的福報
人間佛教的奉行者
小費的故事
大理石的故事
一百元
施與受
建屋與賣屋
樹梢掛蛇與石壓蛤蟆
磨石作牛
晉武帝得一
長壽道人
真正的財富
我所鳥
守屍鬼
來到地球的第一人
極樂世界有酒嗎?
世間的真相
藏金磚
放棄留學記
貪心的可怕
無私的愛
禪師的米粒
玉連環
青菜蘿蔔勝珍饈
宰相辦案
棄麥的教育
公孫儀不受魚
最好的供養
商人渡河
李襲譽教子之道
一眼不明
於理而已
精彩擷英
十七頭牛
幫助別人是最好的結緣方式,在歡喜、和樂的氣氛當中,為彼此增添好因好緣,不僅對方受惠,自己也獲利。富蘭克林說過:“窮其一生努力追求成功,是很正當的事;不過,當你成功時,別忘了慷慨跟別人分享,然後恬淡地拍拍手走開。”分享、布施是一件令人愉快滿足的事,因為那意味著自身富有,透露出至真至美的心地。更為神聖的是“無所著”的發心,不會造成彼此的負擔。
有一戶人家,父親往生時,留下了十七頭牛,遺囑上寫明,其分配方式是大兒子得二分之一,二兒子得三分之一,小兒子得九分之一。十七頭牛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或九分之一皆非整數,令三個兒子非常苦惱,甚至發生口角。
有一位長者,每天看著三個兒子吵鬧不休,為了息事寧人就將自己僅有的一頭牛送給他們。如此一來,十七頭牛加上長者的一頭,共十八頭牛,其二分之一是九頭牛,三分之一是六頭牛,九分之一是二頭牛,一共是十七頭牛不多不少,於是兄弟三人便把多餘的那頭牛還給長者。
一陣忙碌後,長者不但絲毫損失也無,反而替三兄弟解決了天大難題。
《四分律》談到布施之益,詮釋:“所為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布施,能在給人歡喜的同時,自己也培植大悲心,遠離慳貪,招感無量福德。其中又以無相布施最為殊勝;能夠隨緣、隨力、隨喜、隨心而行布施,所獲得的果報遍法界虛空,世世受用。
日常生活中,口說好話、身行好事、面上無嗔、勤勞作務、服務大眾,行住坐臥常行布施,揚眉瞬目都是布施,點滴付出皆功不唐捐,在滿人所願的同時也圓滿自己,何樂不為也!
扮新娘
三十多年前,我辦的佛學院裡,有一個比丘尼,四方臉形,魁梧的身材,長得比我還高大,從外表看,沒有半點女兒姿態,完全像個大丈夫。她是個老實本分的人,每天安靜地讀書學習,四年來,她像沉默的塑像,沒有和同學往來交談過。
不過也由於她長得高大,五官稜角分明,好像金剛力士的威嚴,同學們也有點畏懼她,不敢親近她。一直到了畢業的時候,同學籌劃了一個同樂會,準備表演節目。當全院的師生歡喜地觀賞節目時,這個威嚴的金剛力士,竟然扮成新娘出場,臉上紅紅綠綠,身上五彩繽紛,還沒有開口說話,已經全場轟動,笑聲直到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