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揚州大明寺舉行了鑒真東渡日本1250周年紀念活動,現場,一位高大、慈祥、超然的長者像明月一樣成了全場僧眾景仰的中心,他就是星雲大師——一位“人間佛教”的先行者,一位在台灣立教傳遍五大洲的揚州和尚。那場活動可說是歷史性的一個契機,鑒真大師與星雲大師這兩位出身揚州的和尚,正穿越1250年的歷史隧道,遙遙呼應,會心一笑。而讓兩位大師越千年而神交的紐帶,就是他們弘揚佛法傳播文化的共同的理想與功德。在參加鑒真東渡日本1250周年紀念活動中,得知揚州大明寺要建一所佛學院,星雲大師面對千年前同樣矢志傳播佛法和文化的先賢,發心要在揚州捐資建設一座圖書館,以延續和推進鑒真大師弘揚佛教興盛科技文化的事業,他把這座澤惠十方的圖書館命名為:鑒真圖書館。
2005年6月5日,由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捐資5000多萬元的鑒真圖書館,在國家宗教局和江蘇省宗教局的關心及揚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破土動工了。
圖書館的整個工程都是由佛光山負責實施籌建的。工程負責人是三位年輕的和尚,一位是來自紐西蘭的金髮碧眼的師傅,叫慧峰,他負責工程建設;一位是來自台灣的神情俊逸的僧人,叫慧宜,他先掌管工程的財政後又負責整個工程的實施;後來慧峰師傅到香港學習了,有又一位來自澳大利亞法名慧炬的師傅接替了過來。這三位來自遠方的和尚,他們每天起三更睡半夜不辭辛勞地為揚州的鑒真圖書館奔波操勞。經過兩年的奮鬥,一座恢弘莊嚴的揚州最大仿唐四合院建築——鑒真圖書館,終於在蜀岡中峰大明寺之北落成.
圖書館為仿唐式坐落在大明寺院內,占地100畝,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圖書館主體是四坡頂主殿,廂房圍其四周,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結構,鑒真圖書館與大明寺藏經樓正好處在同一中軸線上,與平山堂、棲靈塔、佛學院相望相應、文脈相通,成為我國佛教界特色建築之一.
它與鑒真學院一樣,延續了梁思成賦予鑒真紀念館的設計理念,是以大雄寶殿為軸對稱分布的仿唐建築,這裡,迴廊曲折,屋宇參差,庭院開闊,檐角舒放。圖書館的主體是四坡頂主殿,連著迴廊的廂房則圍其四周。沿著東廂房逆時針轉動,依次為美術館、滴水坊、宿舍樓、教學室、辦公區等場所,分布著7個多媒體教室和500平方米的展覽室。主體建築共三層。底層為半地下庭園,主要有書庫和遠程教學中心、文印中心。二層為書刊借閱處,閱覽室可容納200名讀者,另有44張坐椅及4個小型討論室。三層為《揚州講壇》報告廳,有905個座位,空調和聲光設備齊全,這是一個特別的建築,
它跨越了古文化與現代技術的距離、化解了自然生態與人為雕飾的矛盾、協調了藝術效果與實際功能的分歧、實現了宗教理法與人間情懷的融合,雖然這是一個形式古典,內蘊古老佛家氣象的地方,但新材料、新能源、新技術等關於“新”的概念在這裡卻是隨處都能夠感受和體會。這裡有多媒體、聲光設備,有國際領先的同聲翻譯系統,更特別的要數這裡的地源熱泵空調系統,自然資源的利用首先為這個宗教殿堂注入了觸動人心的人文內涵。
它是一所以佛教文化為主並綜合大眾文化的知識寶庫。圖書館藏書以紙本館藏與數位化館藏並重,一期設計藏書10萬冊,以漢傳佛教的教史、教理、傳記、禮制叢書等為館藏特色,同時提供文藝、語言學等學術著作以及重點社科期刊,目前已擁有3萬多冊圖書。全部圖書到位後,鑒真圖書館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佛學圖書館。
它有一個國內最高層次的文化大講壇。作為揚州最大、國內頂尖的文化宣講場所,“揚州講壇”設在鑒真圖書館主樓三樓報告廳,它是一個面向全社會的公開講堂,所講內容多與中國傳統文化及揚州文化密切相關,主講者多為星雲大師直接邀請,遍及中國文化界的名家名嘴。“揚州講壇”每月開講兩次,均為周六下午.
2007年5月18日鑒真圖書館落成,星雲大師親自來到揚州剪彩並參加了植樹活動。
2010年11月26日, 從日本來的鑒真坐像在這裡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