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黃蘑菇

祁連黃蘑菇

祁連黃蘑菇,祁連山地區特產,素有青海“十寶“之一的美稱。青海省祁連縣是著名產區。該縣祁連山半山坡一帶,森林、草原資源豐富,無污染,海拔高,所產黃蘑菇個大、肉厚、水分少,質地細密,是青藏高原上有名的山珍。因其大小均勻,形似鐵釘,俗稱“釘子蘑菇”。2008年獲批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產地環境

祁連縣地處巍峨挺拔、綿延千里的祁連山腹地南麓,位於青海省東北、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東與門源回族自治縣接壤,南與剛察縣海晏縣相連,西南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為鄰,北及西北與甘肅省酒泉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樂山丹縣為界。地理坐標為東經98°05′35″—101°02′06″,北緯37°25′16″—39°05′18″。縣境沿祁連山南麓呈北西—南東向的不規則長條形,縣域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境內平均海拔3169米。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1℃,年均降水量406.7毫米。是一個以牧為主,兼營小塊農業的縣份。
祁連縣是世界上原始生態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這裡雪山縱橫,生物種類豐富,生態系統多樣。縣境內草場遼闊,總面積為1764.11萬畝,占該縣土地面積的80%。縣境內生長著茂密的原始森林,以青海雲杉、圓柏、楊樹、沙棘為主的林業用地面積314.57萬畝,占土地面積的15.1%,森林覆蓋率為13.5%。廣闊草原和豐富的森林資源為野生菌和藥材的生長提供了優良的條件,該縣境內經濟藥用植物共有368種,其中著名的有大黃、柴胡、黃芪、秦艽、羌活、雪蓮、冬蟲夏草等共325種,屬57科,91屬。更有沙棘、蘑菇、草莓、地衣、髮菜等食用植物和菌類。其中,黃蘑菇是該縣半山區的主要食用菌品種。

品種特性

黃蘑菇植物名稱為黃綠蜜環菌,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厚,肉質,寬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黃色,乾後近白色,具纖毛狀鱗片,邊緣內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蓋色,稍密,彎生,不等長。菌柄柱形,長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帶黃色,內實,菌環以下具黃色鱗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環生柄的上部,黃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橢圓形,無色。6~7.2×4~4.5μm。黃綠蜜環菌是世界稀有珍品,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含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胺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剋星。清末年間作為皇上貢品。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產的最為有名。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約改鎮境內也有分布。

品質特點

黃蘑菇盛產於祁連山半山坡一帶無污染地區,海拔1700—3600米左右,因其資源豐富而聞名,素有青海“十寶“之一的祁連山天然野生黃蘑菇,以其肥碩鮮嫩,香濃色麗、氣味純正、芳美可口,而倍受人們的青睞,該蘑菇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和維生素B和C、鐵、鈣等多種元素。性味甘平、無毒,素有“健康食品”之美稱。

生產情況

青海省祁連縣峨堡嶺是有名的祁連蘑菇產區,食用野生菌類有羊腸菌、黃蘑菇、雞腿菇、松菇、雞冠菇等,以黃蘑菇居多。21世紀初,祁連縣圍繞優勢資源,凝聚合力打造品牌,使“雪域八寶”農畜產品和旅遊商品開始逐步走向省內外,也為祁連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優勢資源品牌價值注入了動力。1999年,該縣專業戶註冊了“峨堡牌”黃蘑菇商標,2004年4月5日,祁連山野菜野生食用菌類產業化經紀人協會成立,成為海北藏族自治州唯一開發、研究生產、經營天然野生經濟植物、山野菜和野生食用菌類的社團組織,在農牧民自願的基礎上,不改變所從事的生產活動所有權及經營權的前提下聯合起來,組織生產經營祁連土特產品。協會有118名會員,分布在各鄉鎮、各行業,協會下屬的祁連山野菜加工廠一處,在縣城繁華地段設有經銷處。據統計,祁連縣黃蘑菇年產量可達12000斤,雞腿菇年產量達6000斤。2008年,中國國家商標局批准“祁連黃蘑菇”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