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
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起烏鞘嶺的松山,西到當金山口,北臨河西走廊,南靠柴達木盆地。 祁連山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嶺和谷地組成,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 海拔5547米。愛高原寒冷氣候的影響,祁連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形成的冰川達2859條,總面積1972.5平方公里。冰雪融化成為 羊河、黑河、 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流的源頭。年徑流量72.6億立方米,是河西人民賴以自下而上的命脈,是這裡經濟文化繁榮的基本保證。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們於武威、張掖兩地區和金昌市部分地區,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120公里,總面積26530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草原植被。區內有高等植物1044種,水源涵養林主要樹咱是青海雲杉、祁連圓柏,以及零星的山楊和樺木;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葉錦雞兒、吉拉柳等。林地面積約111000公頃,森林覆蓋率較低,但是在整個乾旱區域內,卻顯得異常重要和珍貴。正是由於祁連山森林的存在,才使得冰川融水及降雨蓄存下來,緩慢地補給江河,起了調節徑流、削減山洪、保證年徑流量相對穩定的作用。對水源林的重要作用,古人早有清楚的認識,把它概括為“雪山千仞,松杉萬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
祁連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有獸類58種,鳥類140多種,兩棲、爬行類13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白唇鹿、野驢、野氂牛、盤羊、雪豹、斑尾榛雞等幾十種。這裡還是我國珍貴藥用動植物麝的重要產地之一。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具有獨特而典型的自然生境和動植物區系,有極為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自然環境
保護區位於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起烏鞘嶺的松山,西到金山口,北臨河西走廊,南靠柴達木盆地。
祁連山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嶺和谷地組成,其中包括走廊南山、冷龍嶺、大黃山及毛毛山。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海拔5547米。
受高原寒冷氣候的影響,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形成的冰川達2859條,總面積1972.5平方公里。冰雪融化成為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流的源頭,儲水量132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72.6億立方米,灌溉著河西走廊18.5萬公頃的農田,養育著400萬人口,也是農業、生活用水的唯一來源。
生物資源
高等植物1044種,
其中蕨類植物14種,裸子植物10種,被子植物1020種。祁連山北坡植物垂直分布情況如下:1.海拔1500~1800米為荒漠或綠洲河谷林帶,凡土層深厚有灌溉條件的地段均已開墾為綠洲、果園,其它地段為牧場;
2.1800~2200米為山地荒漠草原,2000~2700米為山地草原,兩段為優良的牧場;
3.2500~3200米(東部)、2700~3300米(西部)為山地森林草原帶,分布著青海雲杉等寒溫針葉林;
4.3200~3800米(東部)、3300~3900米(西部)為亞高山灌叢草甸帶;
5.3800米以上至雪線為高山冰雪稀疏植被或墊狀植被帶,生長著稀疏的點地梅、蚤綴、地衣等。
區內國家級保護植物二級有裸果木、半日花,三級有星葉草、桃兒七、蒙古扁桃、沙冬青、延齡草等。經濟植物有錦雞兒、野苜蓿、紫花針茅、沙棘等20種。藥用植物有問荊、木賊、麻黃、何首烏、柴胡、刺五加、益母草、羌活等90餘種,芳香植物有薄荷、小茴香、黃芩等;農藥植物有狼毒白頭菊、黃花蒿等10多種。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獸類58種,鳥類140多種,兩棲、爬行類13種。動物分布垂直差異明顯。2500米以下以野氂牛、赤狐、兔猻等為主;2500~3800米動物豐富,有白唇鹿、麝、猞猁、玖尾榛雞、雉鶉、血雉等;3800米以上生活著高山耐寒動物,有雪豹、盤羊、岩羊、白尾海雕、藏雪雞等。區內有國家級保護動物39種,一級有白唇鹿、藏野驢、野駱駝、野氂牛、雪豹、白肩雕、白尾海雕、玉帶海雕、金雕、胡兀鷲等12種,二級有白肩鹿、麝、猞猁、藍馬雞、藏雪雞、藏原羚、盤羊、岩羊、石貂、血雉等。昆蟲有200多種,其中祁連山高山絹蝶為世界珍稀種。
管理狀況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甘肅省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類型的保護區,
地跨天祝、肅南、古浪、涼州、永昌、山丹、民樂、甘州八縣(區)。下設22個保護站,155個護林站(點),3個木材檢查站,1個森林公安局,21個森林公安派出所,全區共有林業 職工1466人。區劃面積272.2萬公頃,林業用地60.7萬 公頃,分布有高等植物1044種、陸棲脊椎動物229種,森林覆蓋率21.3%,境內有冰川2194條、儲量615億立方米,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每年涵養調蓄石羊河、黑河、 疏勒河三大內陸河72.6億立方米水源,源源不斷地灌溉著河西走廊70多萬公頃良田,養育著河西地區468萬人,使河西地區成為中國重要的 商品糧基地之一,每年提供商品糧占甘肅省商品糧總數的70%,成為與沿黃灌區、城市郊區並列的 甘肅省21世紀農業優先發展的3大區域和良好的制種基地之一,並保障了舉世聞名的鎳都金昌、鋼城嘉峪關、中國 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核工業基地四O四廠以及中國的航天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等重要工業、國防基地的生態安全。祁連山水源涵養林是河西地區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1988年成立以來,完成了祁連山保護區基本建設一期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和無線電通訊組網工程三大基建工程,實施了祁連山林區國家級森林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天然林保護兩大生態建設工程,共爭取國家投資8366多萬元,新建和維修保護站、點等房屋28579.09平方米,新建輸電線路、防火道路、通訊線路66.9km,維修公路383.5公里,建設防護圍欄50公里,建成瞭望塔、水文監測站、瀕危動物馴養繁殖基地4處,安裝短波電台46部、超短波電台164部,配備太陽能光伏電源46套,初步完成了資源、財務、科學研究、辦公自動化等6方面的計算機內部網路建設和設備配置,配備了生態、水文、土壤、氣象等觀測設備,完成防火通訊網路、瞭望監測、撲救指揮、預測預報、阻隔五大系統的建設,建立消防物資庫和設備貯備庫3座503平方米,配備GPS、森林消防、撲救望遠鏡、風力滅火機等設施設備3065台(件),配備移動指揮、氣象站等設備667套,建立GIS系統,為長期定位監測祁連山林區生態環境因子,強化林業信息服務、促進生態環境建設步入良性軌道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多年來,積極加強以護林防火、資源保護、森林病蟲害防治為主的“三防”體系建設,大力開展“三防”工作。建立了具有護林防火組織495個,撲火隊691個,專兼職人員4.1萬人的防火隊伍。推廣和實施了行政、業務“雙線”、“四級”和“八長”等17項防火工作制度和撲火預案;保持了建國54年來無森林火災的好成績。建立了一個以局機關為中心輻射22個保護站的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體系,多方籌集資金80.37萬元,防治森林病蟲害42090公頃(次),防治率達到29.6%,調運檢疫率達100%,產地檢疫率達90%以上。頒布實施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加大了執法力度,遏制住了林地大幅度減少的不良傾向。經2000年規劃設計調查表明,全區林業用地面積增加到60666.3公頃,增加了114046.3公頃;有林地增加到166834.3公頃,增加了55646.3公頃;灌木林增加到412569.0公頃,增加了119102公頃。林區內的宜林荒山、林中空地的植被覆蓋度達到80%以上,實現了森林資源面積和蓄積的雙增長。
發展林業產業。初步形成了以種苗、旅遊、林果、養殖為龍頭的林業產業發展格局,使全區林業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調整林業結構,增加職工收入,改善辦公條件,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2007年全區各類產業項目實現年產值510.4萬元,實現利潤154.49萬元。其中種苗產業實現產值349.19萬元,實現利潤105.1萬元,安置職工234人,年出圃各類苗木636.88萬株;森林生態旅遊業實現產值15.7萬元,實現利潤3.86萬元,安置職工93人,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林果產業實現產值68.2萬元,實現利潤25.5萬元,全區共有經濟林基地1800畝,主栽品種有蘋果、紅棗及仁用杏等,從事果園管理的職工達39人;養殖業實現產值20.96萬元,實現利潤6.5萬元,現有各類大小養殖場7個,圈養和放養馬鹿160多頭,羊1000多隻,以綠色生態雞為代表的特色養殖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其它三產實現產值56.35萬元,實現利潤13.53萬元。
科學研究
保護區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
多年來,採用科技培訓、學術研討、參觀學習等方法,培訓幹部和技術工人4000多人(次)。完成科研項目40多項,其中3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5項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發表論文100多篇,20多篇(次)獲得優秀學術論文獎;及時宣傳印發國家 法律、法規和重要會議精神、編印下發《林業實用法律法規選編》、錄製媒體光碟和保護區法律法規宣傳 磁帶等5萬多份次,利用“6.5”宣傳日、“愛鳥周”、《條例》頒布實施、各種宣傳會議、自辦刊物《祁連山自然保護》宣傳上萬次,使生態環境建設與人類休戚與共的關係家喻戶曉,提高了廣大幹群的生態保護意識,為保護區各項建設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保護區野生動物開發研究中心從1996年開發建設以來,堅持“種草養鹿,綜合開發”的建設宗旨,發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林業行業精神,先後投資170多萬元,租用並開墾土地300畝,修建鹿圈舍13200平方米,修建庫房、辦公室等房屋500多平方米,修建U型水渠3000米,修建30噸水塔一座,配套安裝機井一眼,購置農業機械和飼草料加工設備,種植紫花苜蓿180畝,培育祁連圓柏、雲杉、白蠟等苗木70畝,目前馴養馬鹿存欄數170頭。經過幾年的建設發展,以種草養鹿、種源交流、鹿產品加工銷售為主,苗木培育為副的綜合研究開發示範基地形成,為今後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野生動物開發研究中心地處張掖九龍江林場中部,地下水資源豐富,光熱充足,適宜種植多種飼草料。該處距張掖市16公里,距周圍村莊3公里。
保護區野生動物開發研究中心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和試驗研究,在馬鹿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鹿茸的截取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已完全具備新技術新方法的套用能力。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特別注重生產與科研相結合,注重鹿種群結構的最佳化調整,通過引進祁連山不同地域馬鹿及新疆天山馬鹿和塔里木馬鹿種源,進行馴養繁殖,雜交選育,開展了《甘肅馬鹿雜交選育試驗研究》項目,塔(♂)×甘(♀)雜交F1代鹿仔表現良好,生長健壯,產茸量顯著增長,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在存欄死亡率低於3%,母鹿繁殖成活率達到70%以上,公鹿的產茸量逐年穩步增長,現已具備產鹿仔40隻、年產鮮茸300kg以上的能力,4鋸以上平均鮮茸產量達到4.5kg以上。
在管理方式上,野生動物開發研究中心實行財務單獨核算,年初與管理局簽訂目標責任書,對生產任務及經濟指標規定量化指標,年底進行考核,實行效益與人員工資掛鈎的辦法。從運行情況看,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了工作的正常開展。2002年,野生動物開發研究中心被省林業廳評為“林業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先進單位”。
保護區中心擴大馬鹿種群,加強科學研究,培育優質高產的馬鹿後代,建成存欄300頭以上的馬鹿養殖場,推廣良種鹿養殖技術,向周邊農牧民提供優質種源,促進河西走廊養鹿事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進行遷地馴養繁殖,如雪豹、馬麝、盤羊、藏野驢等,加強科學研究。
旅遊資源
祁連山保護區旅遊資源包括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2大類6個類型,
景點遍布祁連山區。生態旅遊是新興的一項熱門產業,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主要是依託於自然資源、森林公園、風景名勝發展起來的。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是目前青藏高原北部邊緣保存最完整的一個自然生態系統,是十分珍貴的旅遊勝地。如天祝縣三峽國家級森林公園(古城保護站); 天祝縣祁連冰溝河(祁連保護站)、山丹縣焉支山(大黃山保護站)、 民樂縣海潮壩(大河口保護站)省級森林公園;古浪縣昌嶺山(昌嶺山保護站)、 永昌縣豹子頭(東大河保護站)、 山丹縣 窟窿峽(軍馬場保護站)、張掖市大野口(西水保護站)、酒泉市“七一”冰川(祁豐保護站)、肅南縣康樂大草原(康樂保護站)及皇城大草原(西營河保護站);肅南縣康隆寺國際國內 獰獵場、 張掖市東大山及寺大隆國際國內獰獵場等。自然保護區以它奇異的自然景觀、迷人的風光山色、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吸引著國內外愈來愈多的旅遊愛好者。除此之外,還有肅南縣馬蹄寺(馬蹄保護站)、古浪縣香靈寺(十八里堡保護站)等歷史悠久的古代文化遺產。祁連保護站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祁連保護站位於武威市西南約40公里。總面積9310公頃,可遊覽面積3724公頃。景區內獨特的森林景觀與古寺廟相融合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公園分為桃園休閒、林海遨遊、草原覽勝、雪山觀池、原野探險五大景區,可遊覽觀賞天山雪池、森林草原、奇峰異石,河流峽谷以及三姊妹峰、戀人石、臥獅等自然景觀和水母娘娘廟、青羊寺遺址。現有各式民族帳篷及客房部、餐飲部、小賣部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務設施。景區設定有遊覽區、娛樂區、生態保護區、接待服務區、休閒療養區和行政管理等六個功能區。
軍馬場自然保護站
軍馬場自然保護站位於甘肅省山丹縣南部,區內主要有大黃溝、窟窿峽、平羌口等自然風景區。以森林、峽谷、草原、水域為主體,景區分布有民族特色的各種帳篷,可提供食宿、會客、騎馬、購物、野炊篝火晚會等娛樂節目。同時還有7、8月份馬場舉辦的皇家馬場旅遊觀光節及油菜花節,主要開展賽馬、觀賞油菜花及夏季避暑觀光活動等。
東大河保護站
東大河保護站豹子頭森林公園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東大河自然保護站境內,距永昌縣城28公里,集森林、草原、冰川為一體。沿途有驪軒遺址、蛤蟆泉、炒鐵台、照子窪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點。區內高差懸殊,海拔2400米~3900米,氣候在水平、垂直方面都有明顯差異,形成了絢麗多彩的森林景觀,組成了森林、草原、冰川等陸地生態系統的森林風景資源。區內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休閒、遊玩、探奇、避暑勝地。
相關詞條
隆寶自然保護區 | 大黑山自然保護區 | 麻陽河自然保護區 |
藥山自然保護區 | 沙坡頭自然保護區 | 寬闊水自然保護區 |
羌塘自然保護區 |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 | 哀牢山自然保護區 |
茂蘭自然保護區 |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 黃連山自然保護區 |
參考資料
1、《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http://www.qilianshan.com.cn/client/content/Program/index.jsp?ArticleID=1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