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美

社會美

社會美,現實生活中社會事物和現象呈現的美。與自然美合稱現實美。包括行為美、語言美、心靈美、環境美等。它來源於人的社會實踐,因此人的美在社會美中占有中心地位。馬克思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基本信息

概述

社會美社會美
社會美存在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的事物所體現的美,是人類一定時期創造的社會事物美。它根源於人類生產勞動,最直接地體現著人類的情感理想意志,呈現著人類生命的社會意義。
人是生命的存在。美的社會存在的核心正是人的生命活動。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在有意無意的追求、探尋著生命存在的意義。無論是志士仁人的志誠,還是善男信女的虔敬,抑或是山野逸士的平淡,拋開一切宗教政治及其他人為因素,在一幕幕人生悲喜劇的後面,表現出來的就是生命的大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完美體現。
人類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非異化的勞動是人的本質所在,而美首先就存在於人對自然的改造及其他社會實踐之中。社會實踐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又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社會實踐。在這一過程中,美以其感性的形式,形象地顯現出人的本質力量,並伴隨社會實踐的日益拓展而使人的本質力量不斷得到發展和發揮。
美滲透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並豐富多彩地呈現於人類社會實踐的成果之中。

特徵

特徵主要表現為:

就必須全面實施社會美就必須全面實施社會美
第一,以內容取勝。美的社會存在既要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必然性(真),又要體現人對社會生活的需要、目的和尺度(善),在內容上與真、善的關係非常密切。一個社會事物、一種社會現象是否呈現為美的存在,最重要的不在於它是否有華麗的外表、動聽的言辭,而在於它是否真實合理地體現了社會生活的本質、歷史發展的規律。
第二,直接現實性。這種直接現實性,導致人們在評判社會事物、生活和現象時,常常首先考慮它是否對社會和人生有益,即社會功利性因素成為人們主要的評判標準。在美的社會存在中,這種社會功利性因素突出表現為內容的善:作為道德領域判斷是非善惡的尺度,善不等於美,但當它以感性形式展現於社會生活並呈現為美的形象時,便成為人的審美對象。
第三,實在性、明確性和相對穩定性。美的社會存在通過感性形式直接呈現出人的本質力量,直接顯示出社會事物、生活和現象的深刻價值,它是一種實在的、確定的存在。而一般說來,凡是體現了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事物、生活和現象是美的,反之則是醜的。人們評價社會事物、生活和現象的標準也存在一定穩定性,它直接影響並體現在美的社會存在之中,使其在不同時代、民族、社會中具有不同的表現特性。

類型

類型主要有:人的美、人文環境的美和日常生活的美等。

人的美

這種美主要體現在人的內在心靈與外在形象兩方面。
1.人的美之內在心靈表現

社會美,科學美社會美,科學美
人的美之內在心靈表現,主要體現在人的內在品質、人格情感、趣味和理想等人性因素方面,並首先反映為人對生命自由、幸福生活的價值追求,包括對人的尊嚴、善良、正義、母愛、友誼、情愛等的憧憬與實踐。而體現著人生價值根本取向的正確人生觀,作為人們行動的內在根據和動因,可以使人產生無窮的追求力量,在社會生活中積極地體現出人的生命存在意義,從而成為人的美之心靈表現的核心。
高尚的情感表現為對美好事物與現象的熱愛與追求以及對醜惡事物與現象的鄙棄,它促進人對美好事物與現象的追求、個人精神人格的完善,因而具有顯著的審美價值。例如,作為“人和人之間最自然的關係”,男女間的關係經歷了由追求自然屬性(性)向追求社會屬性(愛)的發展過程;它隨同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表明了人類的自然行為在何種程度上成了人的需要,因而是衡量人類進化的一個尺度。男女間的愛情,表現為雙方以一種合乎人性的價值態度對待自己與對方,即表現為人對於自己本質力量的一種價值追求。真正的愛情就建立在這樣一種男女雙方對心靈、品格等人的本質力量的理解上,建立在志同道合與相互愛慕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性慾、外貌、金錢、地位等上面,它是純潔、高尚的人的情感,有著積極的審美價值。
智慧、學識與修養也是人的美之內在心靈表現的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人類不僅形成了靈巧機敏的四肢,也發展出了與之協調的健全發達的神經系統。人世間的一切創造,都是人的四肢與頭腦配合的結果,是智慧與才能的結晶。一個博學多聞、聰慧能幹而富有修養的人,能夠更好地運用自己的才幹,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識,為人類進步做出更大貢獻。而愚昧無知、孤陋寡聞、缺乏修養卻會使人的心靈受到蒙蔽,甚至走向人性的反面。
2.人的美之外在形象表現
人的美之外在形象表現,主要包括人的身體姿態服飾語言、風度等。
人的身體姿態集中體現了比例、均衡、對稱、和諧等形式規律。人類在自身長期進化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勞動實踐,使自己的身體不斷獲得解放,從伸展、直立朝向更加有利於生產勞動、更加自由和諧的狀態發展。人們總是以符合人的內在需要、有利於生產勞動為審美尺度,如五官端正、四肢勻稱的形體結構,端莊優美、靈活敏捷的姿態動作,富有生命力的膚色等。而正是在勞動實踐中,人的身體姿態逐漸地包容了更多的情感,體現了更多的精神內涵,從而成為與動物不同的人的生命價值和創造力量的體現。“人體到處都顯出人是一種受到生氣灌注的能感覺的整體。他的皮膚不像植物那樣被一層無生命的外殼遮蓋住,血脈流行在全部皮膚表面都可以看出,跳動著的有生命的心好像無處不在,顯現為人所特有的生氣活躍、生命的擴張。就連皮膚也到處顯得是敏感的,現出溫柔細膩的肉與血脈的色澤,使畫家束手無策”。鮮活、生動、健康的人的身體姿態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審美對象,成為藝術家們競相描繪的對象。人的美之外在形象表現,不僅體現在人的靜態身體構造上,更主要地體現在身體的動態表現上,它們往往更深刻地呈示了人的內在情感和精神特徵。所謂“征神見貌,情發於目”,指的就是身體運動體現了內在的神情。

風度作為人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形成的風采、氣度,是人的智慧、學識與修養的綜合表現,能夠給人以特定的審美感受。古人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智慧之人自然有美的氣質和風度。《紅樓夢》中林黛玉具有的聰慧才思,增添了她身上典雅不俗的風度。而那個只會說一句“一夜北風緊”的王熙鳳,雖然相貌“恍若神仙妃子”,卻總讓人感到俗氣。可見,一個人內心充實,處事泰然不驚,外表才能落落大方、溫文爾雅;相反,言行忸怩、虛張聲勢或粗俗野蠻,則只會引起人們的反感。

人文環境的美

人文環境主要由人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時代、民族、群體的社會關係以及物質生活環境所構成。人文環境的美主要就體現在這兩方面。
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共同生活過程中,形成了包括長幼尊卑、友愛和睦等人際關係和各種風俗習慣在內的社會關係,它們既是人們從事各種社會活動的制約因素,同時也因其以制度化的精神方式體現了人的理想、觀念、意志和行為,而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屬性,可以成為人的審美對象。例如,人們自古就追求著“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期望實現“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社會風尚。這一切,都以和諧穩定的人際關係為核心。只有當一個社會處於健康有序的人際狀態時,社會才能安定繁榮,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生活才能美滿快樂;反之,社會道德敗壞,人的尊嚴受到踐踏,則人的生命價值也將被嚴重忽視,從而令人感到壓抑、痛苦和不滿。

人文環境的美還體現在由人的物質創造產品和歷史文化的物質遺存所構成的生活環境方面。在漫長的歷史中,在現實生活中,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曾經並且還在繼續創造著許多大自然所沒有的東西,包括建築物、生活設施、工業品等等。無論是雄偉的長城、古老的宮殿、壯觀的艾菲爾鐵塔,還是現代的建築如悉尼歌劇院;無論是粗糙簡陋的原始工具,還是精緻靈巧的工藝品、現代人工植造的森林與綠地,作為人為自己所創造的環境,它們或以歷史文化的物質遺存形式,或以現實的物質產品形式,不僅改變了自然物原有的感性形式,以比自然界直接提供給人類的事物更加豐富、美妙的形態和功用,裝點人的生活,滿足人的需要,而且,在它們身上直接顯現出人的智慧和創造能力,不斷證明了人的本質力量並深刻地體現了人的觀念。

日常生活美

社會美,人物美社會美,人物美
日常生活的美,存在於人的生活的各個具體方面。日常生活的美存在於人的衣食住行等活動領域。無論戀愛生育,還是起居飲食,其中都充盈著人類生命運動的活力,體現著人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對人生價值的追尋。即如飲食,其中不僅有著人對延續生命的要求,也表達了人的豐富想像力和創造能力。中國烹飪除了講究食物本身的色、香、味、形以外,還要求食具的觀賞性、氛圍的營造,從而造就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人類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婚喪習俗也都處處體現出美的特殊光色。
工作、學習之外,大量的閒暇娛樂生活同樣集中體現了日常生活的美。在閒暇中,人們處於一種相對自由、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狀態。聆聽音樂、觀賞書畫、手工製作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可以使人沉醉於一種最佳的體驗狀態,在那些體現了人的智慧、創造和生命力量的對象和活動中,感受到美和快樂。
日常生活的美,還可以存在於和平安寧的生活場景。幼稚園兒童活潑歡樂的嬉戲場面,晨曦中悠閒散步的情景,花前月下依偎的身影,等,直接展現出人的無限生命力,激發了人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美麗憧憬。此外,日常生活的美還包括人的生活環境的美化。從城市規劃園林建設、庭院種植,到居室裝修、家具擺設以及日常用具的乾淨整潔等,都是日常生活美的存在領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