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1)“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西漢《禮記·學記》。
(2)“~,愚蒙等誚。”◎梁·周興嗣《千字文》。
(3)某~,不足當公之薦。◎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回。
(4)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髒東西,不等於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馮驥才《俗世奇人》。
詞語辨析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作謙辭。
如果用於別人,則含有很重的諷刺。
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才疏學淺、淺見寡識、井底之蛙。
反義詞:滿腹經綸、博學多才、見多識廣。
孤陋寡聞,拼為gū lòu guǎ wén,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出自《禮記·學記》。陋:本指簡陋,這裡指簡單的知識。寡:少。聞:知識,見識。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或對世事了解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