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一卡通”的“通”,是指各項社會保險信息“通”用一張卡,方便參保者隨時隨地查詢自己的權益記錄,方便、快捷地享受社會保障服務。另一方面,這個“通”也還遠遠不是“通天下”的“通”,而是“本地通”的“通”——跨省市的社保“通”仍面臨統籌層次低的老大難問題。
包含內容
8億參保人的養老、醫療、失業、生育等社保信息都將統一在這張社保卡內。在有條件的城市,社保卡還將成為“市民卡”,以實現更為廣泛的電子結算功能。
發展
“十一五”時期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發展最快的時期。隨著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農民工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保、城鎮居民生育保障試點等一系列制度設計出台,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社保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與“十一五”規劃相比,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社會保障”部分著墨甚多,要求明顯細化、充實。這與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限緊密相扣。
“十二五”期間,中國社會保障將從大規模的制度建設階段,轉入紮實推進制度精細化、做實顯效的新階段。同時,社會保障發展所面臨的攻堅性難題也愈加凸顯。
目標
在2010年底預計發卡1億張的基礎上,爭取“十二五”期末全國發卡8億張,並爭取早日實現“一卡通”。
現狀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社保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到2010年6月底,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覆蓋2.45億人,比2002年擴大了1億人。剛剛開始試點的新農保覆蓋了5965萬人,年底將超過1億人。城鄉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達到12.5億人,比2002年增長了10倍。工傷保險參保1.53億人,其中5800多萬人是進城的農民工。
近6年來,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經過連年調整,水平翻了一番;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國家財政補助額從開始的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120元;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失業保險待遇、工傷傷殘和工亡待遇都大幅度提高。
截至2009年底,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部出台了實施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辦法,如期完成在全國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目標。“省級統籌”這一1987年國家主管部門便已提出的改革目標,歷時22年、在高層給出明確截止日期的強力推動下,才得以艱難實現。然而對於養老保險而言,全國統籌才是最終目標。目前的社會保險法草案對此已有明確規定,也有高層訊息人士表示,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時間結點定在2012年。
而情況更為複雜的醫療保險,目前多數地方實行的還是地市級統籌,省級統籌的目標看似相當遙遠。目前跨省市的醫保“漫遊”多以“城市間協定”的方式“批量處理”。
省級統籌最大阻力來自於地方利益的平衡,涉及到上下級政府財政“受益受損”的利益博弈。因此,跨省市、跨地區的醫保“漫遊”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制度問題、利益問題。但是,隨著“十二五”期間人才流動的進一步活躍,更多獨生子女異地就業後父母異地養老看病的情況也將增加,醫保不能異地漫遊的現實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地擺在各級決策者面前。
面臨問題
首先,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做實。在中國統賬結合制度確立後,個人賬戶的資金被用於支付當期養老金,由此形成規模巨大的“空賬”。一旦“現收現付”模式出現拐點,空賬將極大威脅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公信力。目前關於個人賬戶空賬規模的官方數字是,截至2004年空賬7400億。也有學者估算,中國養老金空賬規模約為1.3萬億。
為解決空賬可能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壓力,中國在2000年開始了做實個人賬戶試點。截至2009年底,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做實試點工作已經擴大到13個省(市),共積累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1569億元。但與現實空賬規模相對照,還有相當大的深入空間。
其次,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2008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等五省市開始試點。牽涉3000萬“事業人”的養老改革由此啟動。這一改革由於牽涉到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多項大部頭制度變動,且改革對象涉及到中國大多數“專業技能人才”,因此改革阻力和難度甚大,相關制度設計仍需磨合、完善。時至今日,各省區市試點改革推動緩慢,有待實質性進展。
其三,以農民工、靈活就業群體為代表的特殊群體。2009年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摘要,向社會各界公開徵求意見。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採取“大賬戶、低繳費”的制度設計。2009年底,原計畫出台的《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被揉進《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中開始施行。
這一針對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檔案經過5年的醞釀終於出台,但其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近年來,中國靈活就業人口數量和比例呈上升趨勢。這一群體的勞動關係不確定,就業崗位不確定,工作時間不確定,工資收入不確定。靈活就業群體與普通居民的界限難以劃清,這是一個難點,靈活就業者多為年輕人,當前的養老醫療壓力不大,重點問題是通過制度設計吸引他們有效參保。
其四,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回報率偏低。一些地方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的回報率不足2%,老百姓的養命錢如何保值增值,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辦法。
其五,有效縮小城鄉保障差距。一般來說在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農民占15%~20%的情況下,才能夠承擔得起對農村的大幅度補貼,以填平城鄉保障水平的鴻溝。縮小城鄉保障差距一方面需要適應經濟發展階段特徵,另一方面在統籌城鄉發展進程中也要充分考慮農民的利益訴求,力爭平穩渡過利益糾葛異常突出的熱點時期。
發展
“十一五”時期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發展最快的時期。隨著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農民工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保、城鎮居民生育保障試點等一系列制度設計出台,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社保體系框架基本形成。與“十一五”規劃相比,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社會保障”部分著墨甚多,要求明顯細化、充實。這與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限緊密相扣。
“十二五”期間,中國社會保障將從大規模的制度建設階段,轉入紮實推進制度精細化、做實顯效的新階段。同時,社會保障發展所面臨的攻堅性難題也愈加凸顯。
最新動態
2012年2月2日衛生部公布《居民健康卡管理辦法(試行)》,推動實現居民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一卡通”。居民健康卡是基於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醫療機構電子病歷,可用於居民身份識別、個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儲、實現跨區域跨機構就醫數據交換和費用結算等。某些地區新發放的社會保障卡確實已在相關醫院實現“醫保一卡通”,但因社會保障卡分期分批發放,使用舊卡者到相關醫院治療仍需按原來的程式辦理手續。在沒有領到新卡之前,舊卡仍可在市各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店使用,但到市外就醫治療的,仍按原規定執行,需自己先墊付醫療費,出院後到市醫保處報銷結算;一旦領到新卡並啟用,舊卡上的個人賬戶餘額將轉入新卡,舊卡自行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