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
一體化的公共服務平台
1、三級業務平台。2005年9月,依託金保工程的上線,為將社保經辦服務貼近基層、貼近民眾的要求,按照業務下沉、數據集中的原則,通過專線建立了市鎮兩級業務平台,原由市本級受級的業務,按鄉鎮進行劃分,除條線單位和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待遇審核的發放由市本級經辦外,其餘業務全部下放到鄉鎮辦理;2007年5月,隨著市政府實事工程“村村通”的確定,建立了村(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負責本轄區內靈活就業人員、農保參保人員、居民醫療保險的業務經辦工作。
2、一卡通。為進一步夯實基礎,確保每個參保人員的信息的準確性和簡化業務資料、方便業務辦理,我市從2007年建立《勞動保障卡》制度。取消了原來的養老保險手冊、醫療保險卡、就業登記證、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託管卡等證件。個人“電子檔案”包含六個方面的信息:一是基本信息: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和工作(學歷)簡歷等;二是就業契約:勞動契約簽訂、續簽、終止等用工情況;三是培訓鑑定:參加職業指導、技能培訓、資格等級鑑定等情況;四是社會保險:參加和享受社會保險情況;五是行政行為:信訪、上訪、監察投訴、申請仲裁等維權情況;六是退休信息:辦理退休、工資待遇、社區管理、健康檔案等情況。個人“電子檔案”的建立,實現了數據信息“動態管理”。現在,全市已經發放勞動保障卡73萬張。
3、一窗式。2009年10月,我們整合業務、再造流程、統一信息系統、實施社保“一窗式”經辦。一是業務處置全員化。從一站式分櫃辦結轉變為“一窗式”服務。調整科室設定,將原7個業務科簡化為5個科,設立12個業務視窗。實行延伸服務。業務員可辦理全部業務,涵蓋所有參保人員;二是業務時序公正。由電腦排序確定出經辦節點。參保人員按序取號,業務員隨機叫號,避免自行挑選業務。業務整合集中至經辦節點,把服務的起點和終端集中到視窗經辦人員。業務審核集中至經辦節點。對資料錯漏的參保客戶進行一次性告知處置;三是提升業務技能。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根據“全懂全精”要求,進行考核前培訓,對容易發生差錯的關鍵點進行重點提示。注重負荷均衡並“全攻全守”。
4 、設立特服視窗。今年4月,市政府辦公室出台對社會特殊群體的社會保障扶持政策。為了將這一惠民政策、民生實事落實到位,一是從有關部門抽成人員,在社保大廳設立特殊人員服務視窗,負責全市重殘、低保、低保邊緣、國有大集體下崗失業人員、醫療費用高支出群體、失業人員等民眾的政策的諮詢和業務辦理工作。同時,對現有的政策進行梳理,凡是涉及到特殊群體的政策進行分類彙編,對並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保將這項實事辦實。
標準化的經辦管理體系
太倉市每年社保資金流達十幾個億,截至目前社保基金累計積存36個億。我們為了規範開展業務,確保基金安全,我們積極探索標準化管理。
1、績效管控。中心制定了《太倉市社保結算大廳業務視窗服務標準》和《太倉市社會保險業務結算大廳工作人員行為規範》,制定技術標準,實行六個規範。一是執行政策規範,要求做到嚴格遵守政策,靈活執行政策。正確行使職權,杜絕業務辦理的失職、瀆職行為;二是工作行為規範。要求做到忠於職守,團結協作,快速高效,操作準確、格式規範。對待民眾熱情周到,耐心細緻,對老年人要適時站立服務;三是崗前準備規範。提前10分鐘到崗,整理崗位備用品,做到統一有序,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四是儀表舉止規範。統一著裝、掛牌上崗、標識整齊;五是紀律行為規範。不怠慢、不頂撞辦事民眾,工作不失職、不推諉、不越權。六是文明語言規範。使用崗位接待規範用語,使用電話聯繫的禮貌。
2、外審聯控。2006年,太倉在全國率先實施基金聯網審計工程。一是雙方配合實施聯網。基金聯網審計運用“預算跟蹤+聯網核查”模式,全面涵蓋目前社保7大險種的基金審計,標準化的業務接口可以與OA系統無縫對接,實現了審計數據資源的共享。二是社保資料庫全開放。我們把基金財務中心的會計帳目和報表帳目提供出來,做到了全面詳細,無一隱瞞。聯網以後,審計部門從技術操作上運用68個共性及個性的審計要點全面覆蓋7大險種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實現從單一的財務結果審計向財務審計與業務過程監控相結合的轉變,同時解決了社保多險種基金的關聯審計。三是確保信息系統的安全。為確保社保基金信息系統的安全,社保基金中心和審計局採用了專網運作,通過防火牆採集信息;同時考慮系統壓力,科學安排時間,小批量數據隨時抽取,抽取大批量數據時間避開結算高峰期。
3、內審監控。中心制定了《太倉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控制度》。一是規範流程。通過建立20大項相關制度規定,強化了業務平台的內部監控,並把工作制度落實到日常管理和業務操作之中,有效規範業務工作。實行業務許可權的環節限制;二是限制許可權。根據崗位分工設定相關的操作許可權,不同的人員有自己的密碼,避免了別人對系統的盲目操作。業務操作相互制約,系統管理員和操作人員不能兼任,涉及參保職工因各種原因造成的繳費記錄遺漏、錯誤等情況進行補錄或修改,這一許可權只授權科長及指定人員;三是後台監控。以信息化促進了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對於視窗經辦的信息數據、修改痕跡、帳戶核對等工作,由專人負責進行定時審查和不定時抽查,有效防止操作中出現異常問題。
信息化的立體服務機制
為了有效提升社會保障的公共服務能力,立足於網際網路信息,提高社保經辦的信息化水平。
1.拓展 “社會保障網上業務”。在全省率先實施通過“CA認證”的安全方式開展社保網上業務。用人單位可以通過連線網際網路的任何一台電腦,全天候與勞動保障建立信息通道,進行業務處理,便捷節約、省時省力,而且確保往來信息的合法性。目前,全市共有2200多家單位已使用了“CA認證”和運用“勞動保障網上業務”,其業務量已占參保人員的85%。
2 .蘇州大市範圍內的社保轉移和醫保異地結算業務。根據將來社保全國網上平台轉移的大趨勢,先行在蘇州大市範圍內通過網上平台進行轉移,節約了兩地社保經辦機構的時間和成本,提高了經辦的準確率和效率;在蘇州大市範圍內,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可以按照參保地的政策、就醫地的報銷範圍進行實時報銷。
3.開通掌上社保。參保人員可通過社保信息實時“空中傳遞”的無線網路,採用簡訊定製或點播、登入手機WAP網站方式實現信息獲取。通過簡訊方式,輸入自己的社保編碼和密碼可以查詢五項基本保險信息、政策解答、辦事指南等。還開通了簡訊掛失勞動保障卡等功能,參保人員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享受這一便捷的服務。截至年底,已有“社保通”定製用戶10010人,定製用戶的信息查詢是實時進行的,具體信息查詢量更大。
4. 建立社保入口網站。為了進一步方便參保職工查詢個人的社會保險相關情況和業務資料的下載。2007年建立了社保入口網站,參保職工只要登錄人社網站,就可以查詢本人養老保險繳費情況和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的使用情況等。
格局化的資源共享制度
1、信息並軌。為了通過積極的信息建設提高社保經辦的質量,我們與相關部門緊密合作,實行信息交換制度。一是建立社保、稅務、工商信息交換制度。地稅國稅工商部門定期將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名稱、稅務登記號碼、生產經營地址、單位性質、期末職工總人數、期末工資總額)、新增非正常戶、企業欠繳稅款情況通報至社保部門。同時社保部門定期向稅務部門提供基本情況,包括參保、繳費情況以及殘疾人就業單位基本情況,包括企業名稱、社保編號、身份證號碼、姓名、戶口性質、參保險種、按期繳費情況。及時了解了未參保的單位情況,力爭做到依法登記,應保盡保;二是建立社保、公安信息比對制度。與公安戶政定期進行信息比對。單月上旬與公安局戶政科進行信息比對;三是與民政、殘聯、總工會等部門每月進行特殊人群信息交換;四是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月將死亡人員名單及時提供,及時將領取養老金人員待遇終止,確保基金不流失;五是開展內部重點審核並相互印證。重點對身份證號碼相同姓名有諧音人員等情況進行核對。
2、業務並軌。為高效利用行政資源,對醫療救助的管理職能進行了調整,將醫療救助納入人社部門並軌管理。一是明確部門職責。將民政部門負責的醫療救助工作納入市勞動保障局統一管理,由各相關部門聯合制定政策。市衛生部門會同人社部門負責監管和認定,市財政部門負責基金籌集和監管;二是實行綜合醫療救助。實施保費救助、實時救助、年度救助。通過綜合醫療救助後,待遇標準明顯高於參加相同險種醫療保險的普通參保人員。三年來,我市共實施醫療救助21081人,支付救助金額1536萬元。
3、職能並軌。農村合作醫療與居民醫療保險並軌管理。一是合併機構。將原“太倉市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結算中心”成建制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管理,各鎮(區)合管所全部併入各鎮(區)勞動保障所統一管理;二是確定管理職能。由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居民醫療保險政策制定、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三是推進醫保全覆蓋。覆蓋全體城鄉居民,統一參保補助比例,政府補助繳費額70%。進行信息平台互聯,統一管理結算流程,共同使用藥品庫、診療項目庫,特定門診、門診慢性病的設定,等等。
特色
圍繞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社會化,實施“一橫一縱,雙向推進”,橫向朝相關職能部門推進,與各部門形成聯動,搭建大社保平台;縱向朝鎮、村推進,把社保服務送進村和社區,形成社會化服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