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蟲大家族裡,不乏跳高、跳遠的能手。跳蚤雖然身材十分渺小,卻能跳過自身高度的100多倍;棉蝗身體矯健,它跳遠的平均成績,竟是它自身長度的143倍。不過,這些跳高、跳遠“冠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有一對發達、強健,適宜彈跳的後足。
有一種善於跳高的蟲,它跳高的方式卻與眾不同,它就是我們要說的不用足跳高的蟲——磕頭蟲。
磕頭蟲是怎樣創造出跳過身高50倍的驚人記錄的呢?難倒它真還有什麼特異的功能嗎?
要解開這個謎並不難,我們只要捉來一隻磕頭蟲,認真地觀察一番,看看它是怎樣“跳高”的,就能真相大白。
原來,使磕頭蟲“跳”得高的秘密武器是它的前胸腹有一個像合頁似的關鍵。當磕頭蟲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上時,它便將自己的頭用力向後仰,拱起體背,在身下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空區,然後猛然收縮體內的背縱肌,使前胸突然伸直,這時候,它的背部就會猛烈撞擊地面,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磕頭蟲的身體就會被猛然彈向空中。就這樣,磕頭蟲沒有用腿,卻成了“跳高”的能手。
有趣的是,磕頭蟲的“跳高”姿勢還很優美。當它腹部朝天彈向空中時,它便乘機在空中做個“前滾翻”,將身體翻轉過來,等到落地時,它就能穩穩地站立在地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