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練七月會

石練七月會

浙南遂昌縣石練鄉,離縣城五十華里,地處山中盆地,方圓十里,良田千頃,共有二十多個小村莊,人們將毗連的小村合在一起,建為“坦”(片村)這就是遠近聞名的“石練十六坦”。(即:黃皮、蘇村、上倉壇、中央街、洞門下、沙墩兒、安下、姚埠、黃墩、橫崗、項嶺頭、定村、方村、大路街、官堰頭、淤頭十六個片村。)據《遂昌縣誌》載:“世傳五代時,蔡氏兄弟二十四人,避地居此,歿而為神,至今血食一方。”從此,立玄沙廟(蔡王殿)以祀。明·萬曆間興廟會,名曰“秋賽會”,因時值陰曆七月,故呼“石練七月會”。

歷史發展

“七月會”自清·康熙以來迎來規模漸大,遠近聞名,按照慣例:日迎一坦,挨次巡遍十六坦(每坦相距最多五華里),合會期十六日,上午觀賞旗類、台閣、儀仗、馬類、十番……列隊有序,徐步繞村迎儺,稱“旋旗”,下午、晚上在“蔡相行宮”(祭亭)演戲,日夜各一場,每場演出除鬧台場、疊八仙、跳魁星、加官財神外,還要演三個“插劇”(折子戲“,一個正本(大本戲),人們從早到晚都有戲看,整個會期日日如此,內容日日更新,好熱鬧者從頭到尾日日趕會。

七月會名為迎神廟,實是人們在夏耘之後,秋收之前農閒時節的一場大規模的世間文化娛樂活動,是商賈雲集,買賣所需的鄉村物資信息交易會,也是家家戶戶親戚朋友的團聚會。

十六坦中挨次輪任值首(迎會理事人),凡十二年輪值一次,如“辰”年是石練街值首,稱“迎佛大年”;“醜”年是淤頭值首,稱“小大年”,其餘散坦稱“××值年當頭”,每逢大年、小大年花樣特別多,邀請的戲班特別好,趕會的人又多,格外熱鬧。

為籌備七月會,值年當頭坦一律全村男、女、老、少齋戒半月,待佛爺出殿為止;“蔡相行宮” 戲台務必加油刷新;修橋鋪路,為佛爺出巡,沿途凡有阻礙通行的樹木、涼棚等均須移栽或拆除;安置外商店面營業,行賈張貼紅紙條借位設攤;全家大小各備新衣一套,即貧賤之戶亦得備辦;準備會期吃食;雙葷(豬、雞或鵝肉),四乾(魚乾、腐乾、筍乾、粉乾),糧食短缺戶還得外出借新谷;邀朋約友,呼親招戚,屆時來家觀會。俗話說“家家養起雞鵝鴨,到時好好待客人;人人做套新衣裳,七月會出客添風光。”

石練人好客,迎會到坦之日,家家茶滿缸,酒滿壺,菜滿桌,飯滿甑,以客多為榮,親帶親,客帶客,日吃多少桌,誰也數不清,酒足飯飽離席而去,其中不乏素不相識之客。

演戲習俗

七月炎夏,外地一般演出甚少,但石練鄉卻是盛會之期,大多數班社樂意受聘,有的主動上門求演。自古以來,金、衢、麗、溫一帶的有名班社,大多趕來過廟會,尤以崑曲班居多。

輪到值首的坦要負責邀請劇團演戲,俗稱“寫戲”。每年春節一過,就要推派戲曲行家到金、衢、麗、溫等地看戲擇班,預約應聘。坦與坦之間,年年各顯其能,以請到好戲班為榮。喜逢盛世,名班眾多又互不相讓,爭做會戲,頭首難以決奪之際,由值首者通知各坦頭目定期在玄沙廟合眾酌議,或佛前撮鬮裁奪。

“七月會”演出習俗,名目繁多,歷年少有變更,現擇其要者介紹如下:

(一)八仙接佛。規定每到一坦,佛爺進村時,藝人要分別扮成八洞神仙和王母娘娘,合九位仙家手執佛香鑽入人群迎接佛爺進坦,挨佛像抬入“行宮”歇定,舞台上出現《蟠桃八仙》約十餘分鐘,演畢,眾人相邀午餐而散,膳後等待看日場戲文。

(二)會期中實行對藝人供膳;各坦會首要負責按藝人多寡,分戶供膳,家戶有單獨為藝人設席而不夾雜外客之規定。藝人每日吃四餐(早、中、晚、夜),菜蔬九碗,葷素俱陳,外加粉乾吃了又添,只云:“酒不好,無菜飯吃飽”等客套語,家戶憑簽邀膳,竿載分明。(篾簽上書:小牛、花旦、老外、大花、正吹、散手、值台、老闆、承頭、茶房等行當名稱)另加客簽四枚。自然村分散的坦,如黃皮、宏崗、頂嶺頭等村為方便藝人演出,菜飯一應送到祭亭(行宮)給藝人們吃。

(三)各坦民眾對劇團招待周到,誠懇體貼,每場演出當地頭首要付給劇團茶葉、炭、打臉油、加官包(錢)、台升燭、台房燭,連燒茶水,洗臉水都不能得備就,或遇藝人患疾廢食者,常去問寒問暖,做面、燒粥、煎藥忙個不停。

(四)給劇團貼頭多,外花足:如演“火焰戲”《通天河》要貼松香錢;《錯中錯》貼外花錢……

(五)演戲場中,男女分座,長輩監督,務成體統。過去演劇場所,男女界限分明,絕對不能混雜一起,行宮觀眾廳內以板隔成三分之一是女座席,三分之二是男座席,(板高1.6米)地方長輩高凳從中監督,或有不規男女亂竄異域、行為輕浮、污言穢語調情等事情,立即受罰不恕。

(六)劇團過場,下坦接戲箱:各坦頭首須派青壯勞力去上坦看戲,等戲演畢,連夜接戲箱,工作頗為緊張。

“七月會”盛行以來,留有許多劇壇趣聞,為當地民眾歷代相傳,津津樂道。

(一)慕名來練、爭取受聘:民間戲曲班社老闆、承頭(聯繫戲路人)聞知石練“七有會”招聘劇團,紛紛慕名趕來,肩背戲衣(如魁星衣、天官衣、財神衣、宮裝、採蓮、蟒靠等新服裝)作押攬,又備置香紙燭,齋戒沐浴,虔誠許願。如縉雲大聯新班贈送的繡龍佛幔“文革”前還掛在廟內。

(二)背信違約,必致罹疾:據藝人云,名角受聘來做會戲,倘若失言背約,必染疾不能工作,挨會期結束,可不藥而愈。事雖無荒唐無稽,足見參與會戲演出務必認真對待,另一說法是老闆為招聘名角之手段也。

(三)受聘戲班捨得花錢:凡受聘戲班深知石練“七月會”要求高,為爭得聲譽都認真準備,有的用高薪招聘名角,添置行頭,還有的競不惜成本給班內子弟每人一套白紡綢衫,(此民國十五(1926)年“胡鴻福班”事)。民國十七(1928年)“團體舞台”受聘後,全堂子弟每人一套白府綢衫,陣容整齊,惹人喜愛。

(四)居世界前列六(1917)年安下坦值年,聘來溫州青年班,演《楊戩打刀》,台上打鐵,冒出火星,傳為美談。

(五)民間戲班、藝人對七月會戲態度;老闆、承頭千方百計想來做,因為一名氣大,二戲金淨(無其他演出費用)。名角主角千推萬托不想做,因為一是日日換場,住宿不安;二是怕吃力,戲做得好各坦要爭著做(如淨角戲好,場場來都是淨角戲,)。無名小角深怕搭不進班沒得做,因之求情送禮設法歸班,因為一人進班可全家沾光,如大人可隨來賣藥診病、擺攤、賣茶、做點心小孩可隨來賣餅、賣糖、托油貨。天熱勿用被,三餐酒肉飯。

(六)劇團演戲有三怕:一怕演耍絕技、絕招的危險戲,如《擒史文恭》、《殺僧打店》等劇,不下真功夫台下會嗤之以鼻,賣力些恐有危險;二是怕對白、對唱多的肉子戲,如《龍鳳配》(即《甘露寺》),唱白嚴格,動作規範,局限死板,稍不留神便會唱錯、講錯、挨罰倒霉;三怕演宮廷歷史戲,人物面譜、扮相、衣著、穿戴、鬍鬚都有規定,不能亂戴胡套,小錯被嘲笑,大錯要罰戲,或者重演。如演趙匡胤本要畫紅面,但在《雪夜訪普》中卻偏不畫臉,為的是雪夜映白光,畫紅面反而錯了。

(七)講文明,憎下流:民國廿九(1940年)“蔡和班”在上倉壇坦演《賣橄欖》,劇中賣橄欖人由石貴大花扮演,在戲台上調嬉婦女,形態逼真,俗不忍睹,觀眾以扇掩面,村民群起譴責,處罰劇團,批評演員。事情雖小,足見石練人民素講文明,早已樹立憎惡淫污下流之風。

(八)合台演戲,樂壞觀眾:民國 六(1937)年淤頭坦值年,聘來“大品玉班”演會戲,頭牌花旦,人稱“缸窯旦”,其人半工半藝,手足粗糙,技藝欠長,眾惡之,合台演者亦有之。上倉壇坦二副部長輪演,甲班演出乙班看,乙班演出甲班看,互相競爭,各顯其長,每場上演六個小戲,二個大戲,日場演到點燈,夜場演到天亮,天亮時精力不足,僅有觀眾三人,但“戲”還是一絲不苟地認真照演,精神可嘉。次日到中央街坦,里人同意“陽鳳舞台”演,大品玉班“撲空無著。值年坦上無法,只得叫到淤頭演。“陽”班在中央街祭亭疊《五老八仙》,十分賣力,一個八仙比演出小戲還長,為的是耍手藝。沙墩兒坦二班“合台”,將戲台左右輔接,成二個平行戲台,當中隔開,甲、乙班同時唱做,一齊鬧台場,齊疊八仙,齊跳魁星、財神,日場同演,一劇《太師回朝》,雙方所有四件頭(如小甲、大靠、小靠、黃馬掛、四色龍統、四色剪)服裝全部翻出穿戴,人手不夠,雇觀眾湊,樂隊音響,甲吹“過場”,乙也吹“過場”,甲吹“五馬”(曲牌名),乙也吹“五馬”。觀眾人山人海,忽左忽右。夜場甲演《前後藥茶》,乙演《碧玉簪》,各顯身手,相互嬉弄,都想壓倒對方,誇耀自己。當甲班演到《藥茶》中穿富貴衣的娘舅登台時有大段白口,乙班在演洞房《蓋衣》一場正大段唱腔,不吹橫風,改用吉子伴奏,急得對方喉嚨喊啞,終至說不成音,唱不成聲,這一著笑壞了台下觀眾,凳腳折斷好多。次日安下坦演出,安下人同意“大品玉班”演,“陽鳳舞台”只得退到石練劉祠做,聽說安下演戲《陰陽河》,乙班也演《陰陽河》。大面扮演把守陰陽界人李睦,由於是陰陽人物,扮相陰陽怪氣,從頭到腳全部半片白半片黑,“陽”班行頭齊全,有特別的陰陽服,“大品玉班”,不甘示弱,立即趕製戲衣,夜場登台互賽高低,毫不氣餒,至今老人談及此事還是津津有味。

(九)頭首揀戲難:劇團 到坦送來戲單請頭首揀戲,行家揀戲,藝人賣力,反之,藐你“山里人不識貨”,例如,大戲《鐵龍山》,小戲就不該揀《姜維借兵》,須知《姜》劇出自《鐵》劇,插劇演畢,大戲《鐵龍山》中的《姜維借兵》即可不演,戲時大可縮短,劇團提早休息。揀演《牡丹記》就不揀《揚州八曲》作插劇,與上所述同一理也。於是“欲充內行人,必揀熟悉戲”。因之每坦都有幾本熟悉戲,年年演、年年看,婦孺皆知,童叟俱曉,莫說揀戲,就連詞唱詞、白口、扮相、鑼鼓、調門都不能不得馬虎。如上倉壇的《千里駒》,中央街的《紅羅鏡》,沙墩兒的《西山寺》。

(十)開台精彩戲,歸殿抽板戲:“七月會“頭夜開台做戲,演員認真,服裝嶄新,唱做到家表演精彩。會期末腳,廟內演的三夜戲就馬虎應付了事,特別是第三夜,為的錢已到手,明日將走,橫風代吉子,過橋代鳳冠,背褡代採蓮,小甲代馬褂……拜堂用老旦,“既醜又死相”。

石練“七月會”歷史悠久,形式隆重,影響深遠,人們戲看多了,懂戲的人也多,反映戲曲藝術的剪紙、壁畫、浮雕、供神祭品、金銀手飾、裝飾刺繡、十番樂隊、民間坐唱等到形式都出現在石練,故有“戲鄉”之美稱。

巡遊佇列

七月會,蔡相大帝出巡一日一坦,上下坦之間,迎神巡遊隊伍浩浩蕩蕩,人山人海,儀仗隊伍禮炮震天,旗幡蔽日,笙歌嘹繞,鼓樂喧鬧,圍觀的人前呼後擁,手舞足蹈,流連忘返。

儀仗隊領頭一位響銃手,間隔著鳴銃開道。後側兩個金鼓旗手,腿披虎斑裙,頭扎粽角巾,肩扛連著枝葉的竹桿,竹梢插著小旗,桿頭懸掛著銅鑼,有節奏地敲著“鏗——鏘,齊——鏘”聲,接著是一面緞繡青龍的大方旗,約一丈見方,迎風飄展。其後兩面二丈高二尺寬的大蜈蚣旗,中間約一尺寬扁體黑字“敕封二十四位蔡相大帝”,白地黑字格外醒目。

甲旗隊,村中男丁,每丁一旗,志又稱“丁旗”,旗長五尺五長,寬一尺,俗稱“湯布旗”。旗分紅白綠黃五色,五色成對,十面為一甲,大年時約一百六十甲。十甲為一隊,配三角大旗一面,名為隊旗。隊旗前“得勝鼓”配戰鼓、叉鑼、鼓亭、銅鑼,四人一組頭扎巾,上穿白衣,腰系虎皮腿披,均勻敲著“格嘭嘭,格嘭嘭”的鼓聲,逗得孩子們喜歡,謬稱“嚇咚咚”或“掰田蓬”。甲旗捕助旗,大小與甲旗相同,為許願人做的,一律紅色。旗隊中還有三四幅扛鑼,每扛兩人頭戴紅纓帽,身穿對襟朝衣,繡花鑲邊,銅質衣扣,扛著中心小碗形凸起的大銅鑼,敲著“銅——丁——兜”、“丁——銅——兜”的節奏。旗隊中還間有響銃,增添熱烈氣氛。

如逢大年,旗隊後有十番、台閣、馬隊。石練街有男女二支十番隊,柳村有女子小班十番隊,石坑口村一支十番隊。十番隊編制為簫二、笙二、三弦一、雙青一、提琴一、扁鼓一、梅管一九雲鑼一。樂器別具特色,每件樂器上分別拴著寶玉、象牙、絲絛等裝飾。演奏的曲調都是傳統名劇的崑曲曲牌,婉轉悅耳,清麗動人。

台閣一般是石練街扎扮,內容選擇人們喜聞樂見的戲劇故事。每扛下做台架,架上用鐵條打製成所需的支架,把扮演人綁紮在鐵條上,穿上服裝,配以道具巧妙地扎扮出驚險奇特的藝術造型。如《鐵弓緣》劇中的《茶館開弓》,張弓搭箭鼻箭端掛著一個小丑扮相,白鼻子,牛角髻的茶館婆子。《白蛇傳》劇中《斷橋》,小青的劍尖上,挑著四腳朝天的許仙,形態逼真,令人驚嘆。扮演時台閣人物的全是五六歲小孩,體輕伶俐,扎扮時要十二分耐心。有的剛化好裝扎扮好,小孩卻要大小便了,因此小孩茶水要少喝。有的說肚子痛,有的嫌太熱扎的太緊,哭哭啼啼不願扮等等。主事人千方百計哄得孩子們高興乾淨利索地裝扮,直到遊行結束卸妝後才寬心。

馬隊,石練大年十六匹。淤頭大年八匹。馬匹由殷實大戶人家出助資,向外地租來套用。馬背騎著少年男子,頭戴將盔,身穿戰袍,腰佩兵器,儼然元帥將軍模樣,威武剽悍。

鑞道,長桿紅漆木柄,上裝鑞制兵器,銀光閃亮,有龍頭、金瓜、月斧、龍槍、朝天撻、拳筆、方於戟、金刀、關刀、大刀、八楞錘、金鐵槍、勾鐮槍、陰鏟、陽鐮、火焰槍等十多對。還有成對的禽類白鶴、鳳凰、孔雀等,獸類獅、象、虎、豹等。山由四五十歲的男子,統一“白銅板”長衫,一本正經地斜扛肩頭,齊步前進後面一組頭戴紅毛氈帽,身穿青馬褂的吹鼓手,手捧長頸銅鑄大號筒和大喇叭,吹著“哼——哈咑”先進著。接著四面大開鑼,“匡匡,匡匡匡”地敲。四個劊子手,頭扎大披風,身披紅布衣,扎著綁腿,穿白底厚靴,肩扛綠面血口的鬼頭刀,伴著“哼哈”號聲和“匡匡”鑼聲,“哇呼呼”地吆喝著。

後面事判官小鬼。判官頭戴青色圓翼紗帽,身穿藍色兜子袍,腰圍玉帶,烏襪皂靴,左手握一卷“生列簿”,右手擎一枝紅朱筆。小鬼頭赤腳,穿紅背心,捋褲裸腳,手持一根蒺藜,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巡遊到柳村時,上官祠堂門口,擺著一大堆麻糍,小鬼要翻一個筋斗拿一個麻糍,將一大堆麻糍拿完,隊伍才能繼續開拔。

接著是一槓紅漆金邊的小轎形柏亭,亭內立蔡相大帝的木質牌位,牌前一隻熏爐,爐內悶燒柏樹末,香菸在亭間飄溢,亭後兩人抬著一隻大香爐,專供沿途人們求神許願插香之用。接是四個頭戴紫金冠,身著紅綠錦袍,眉清目秀的少年持一對提爐一對托爐,還有大小執事,手執大小令旗、令箭,捧著印信、簽筒、文房四寶等。

後面是三班六房人員,頭戴皂靴,身穿皂服,腰扎束帶,白襪皂靴,手持板子、木棍、鎖鏈等刑具。還有四塊“肅靜、迴避、賞善、罰惡”高腳虎頭牌。

最神氣的是那匹名為蔡相大帝的坐騎——款馬,披紅掛綠,裙轡紫韁,一名馬夫頭戴馬夫巾,身穿白箭衣,腳穿白條黑底靴,旁邊兩人扛著一對金刀,神氣昂揚,令人敬佩。

最後是一支五六十或上百人的響銃隊簇二十四人抬的蔡相大帝的佛轎,轎身雕刻精緻,紅漆描金。轎內一尊樟木雕的神像,高約八尺,連轎重約七八百斤。扛轎人個個身強力壯,捋袖扎腰,一手扶扛,一手扶紅漆棒杵,呼著“哎——嗨、哎——嗨”的號子。周圍還有一批指揮幫扶著。不時叫著“小心啊,過坑了!”“留意啊,斜坡哩!”提示聲,轎後一人擎著一把大掌扇,扇面細篾編織的金鹿,還有八卦旗,七星旗等。轎邊緊跟著身穿服裝的墊士(師公)、書童和廟祝,負責刷抹神像身上的塵屑,俗稱熱天替神像拭汗。神像到坦時,要執士先準了“鉸符”,才能上馬下馬,書童廟祝負責點香燒紙。

神像到坦進村口,在村中的戲班演員扮成八仙和王母娘娘,每人手持一炷香,到村口恭迎,接至村中祭亭,請神像在擺滿供品的祭桌上首坐定,戲班開演疊八仙、迎財神、跳加官等節目。整套儀式完成,已近中午。下午晚上演戲,有的演通宵。第二天早上,巡遊到下一坦。

石練十六坦之間相距較近巡遊隊伍人多隊長,每日上午過坦時,旗隊先在村莊周圍或田畈間大路上經營管理游一圈,回到祭亭時再迎佛轎一起巡遊到下一坦。這種形式稱為“旋旗”,是為增加熱鬧氣氛,讓人們有更多的埋單 觀看巡遊隊伍。

劇壇趣話

有一年,一個戲班在黃皮坦演戲,村里人招待戲飯時粗菜多了一些,戲班裡演“疊八仙”時便編詞嘲諷。八仙上場時,漢鍾離念“黃皮十八家”,鐵拐李念“天天吃黃瓜”,呂洞賓念“黃瓜不刨皮”,韓湘子念“茄子連蒂來”,何仙姑念“奴家不吃的——”,曹國舅念“老夫大叉大叉”,尾聲中王母娘娘念“慶賀已畢,各歸山壠”。黃皮村人聽了不肯,罰了戲班的戲。

七月會演戲,對外地戲班來說正處在淡季,而七月會會期長,招待好,戲金現,都樂意來趕會演戲。因蔡相大帝出身蔡源,請蔡源班來演會戲有優先條件。蔡源班身在山區,條件差,學員平時務農,演得最好的是《活捉三郎》。演這場戲時,台上煤氣燈用綠紙蒙著,顯得一片陰森森的氣氛。花旦扮演閻婆惜陰魂站在台心桌上,用繩吊著小丑扮的三郎的項頸,懸空提著,徐徐晃蕩。三郎嚇得臉色發青,目瞪口呆,二個鼻孔里流出尺把長綠兮兮的鼻涕。閻婆惜一聲尖叫,三郎的鼻涕全吸入鼻內,慢慢晃蕩著又掛下尺把長,反覆幾次吸入掛下,形態逼真,令人叫絕。據說這鼻涕是用雞蛋青做的,練就這一技巧,演員得化不少苦功。

有次大年,請來衢州周春聚戲班,轟動一時。老闆周春山,龍遊人,有三個女兒,都演藝高超,名聞遐邇。大女兒周越仙,演花旦。在台下咋一看,有的縮頸斜頭,人稱“歪頭旦”。可一化裝上台卻嬌嬈多姿,演功奇巧。她扮演《雪裡梅》里啞巴背瘋子,一身扮二人,舉手投足,使人難以分辨,觀眾深為讚嘆。二女兒周越桂演武生,扮相英俊,武功超群。人們最愛挑她飾演的《火燒子都》。台下火焰飛卷,子都跌扑翻滾,連續五六個急筋頭,一個筋頭臉都變一種顏色,勝過川劇的變臉術,令人詫異。據說演這齣戲時,在台上相應的位置擺好化裝粉,演員筋頭翻撲進對準化裝粉,在撲下的剎那間,口對化裝粉吹氣,使乾粉飛揚粘到臉部,變換臉容,真可謂“台上一剎間,台下十年練“。周越桂另一齣好戲是《南宋傳》,越桂飾小生和四花臉對打,打得正酣時,小生腰刀向花臉劈去,刀斜嵌在花臉的面額,刀側一道鮮紅的血印。據說花臉化裝時面部斜畫著紅綠黃白黑五條寬,寸許的臉譜,紅色在中間。小生用的腰刀上有訣竅,這把砍刀是特製的。刀口部有個弧形缺口,用紙糊著,塗上顏料和真刀一樣,砍劈時用的是設計好的缺口的刀,正合花臉的畫紅線的臉部,形象逼真。這一齣戲引得多壇挑演,也逗得孩子們到處趕著看。

趕會看戲,小孩們總喜歡偷偷鑽入戲房裡去看,鑽進戲房內小孩多了,又被人一起鬨出來。戲房內上首位置設有小佛龕,供著一個小皇帝模樣的神像,龕前香燭高燒。大人說這是唐明皇,是做戲人的祖佛。據說唐明皇曾扮小丑,因此戲班裡小丑都不準坐,扮小丑的人坐任何地方都無顧忌。七月會時天氣熱,看戲台下人多擁擠,偶爾發生有人中暑暈倒,地方上人稱中了“台煞”。人們就把中台煞的人背到戲房內,請小丑用紅朱筆點一點,再拿皇帝帽戴戴,這人就好了。

風味小吃

七月會期間,商販雲集,南北雜貨,五金用具,戲耍玩樂,飲食小吃,一應俱全。迎會看戲的喧鬧聲,商販的吆喝聲,響成一片熱鬧非凡。

外地來的西洋鏡,逗得孩子們擁擠著圓鏡筒使勁地瞧,開鏡人一邊收錢,一邊吆喝著“喏喏喏,上海的大馬路多少格好唻,洋房多高唻,大家快來看啊!”蘭溪人擺的錢攤,杭州人設的“摸彩”,都擠滿了人。縣城來包子攤,用白幔子撐起一篷子,人們隨時可買到熱騰騰的鮮肉包子。龍遊人做的紅糖發糕,價廉物美,香甜可口。金華人的什貨攤,姑娘婦女從頭到腳的裝飾品都有。

最受歡迎的還是當地人的風味小吃。

石練街春標的白糖餅,用白糖熬成糖油,拌入適量的糯米粉,攤涼到適宜溫度,用手挽著掛到柱頭上釘著的梢上,用力拉長,繞上,反覆拉繞,增強韌性。然後做成圓餅或圓長條,鬆脆甜蜜。

石練關桂兒的龍頭擔,一頭木櫥裝著碗碟,一頭裝著木櫥風爐柴火。抽屜裝著麵食皮、肉餡、蔥蒜、辣醬等調料。他挑著擔子,一手敲著“咯——的,咯——的”的竹板聲,招呼人們買麵食吃,人們將他的竹板聲諧之為“白吃、白吃”,生意十分紅火。

柳村人的山粉餃和粳米餃頗有名氣,用山粉或粳米粉拌和,打成薄薄的白胚,包發白糖芝麻末,既甜又滑,孩子們總是永遠吃不夠。

仙草涼茶。采山間仙草葉涼茶果,清洗搗汁,製成鮮嫩透亮的果凍,幾個錢一碗。仙草拌紅糖,涼茶拌白糖,用銅夾刀刮著碗調和,發出“嗒嗒嗒”的響聲,吸收著人們,吃上一碗,涼爽舒適,真是價廉物美的冷飲。

豆腐圓,切一小塊豆腐,放在裝有山粉的碗中,輕輕將碗拍搖,將豆腐滾成長橢圓形,再放入鍋中煮。豆腐圓攤用一隻小缸灶,上置小鍋,鍋中熱氣騰騰,漂浮著一隻只豆腐圓,香氣誘人。

賣薑糖的,用薑末拌入糖中,製成一顆顆菱形糖粒。有用錢買,也有耍碗豆骰子。三粒乾硬豌豆,一粒劃一條紅線縫,一粒劃兩條黑縫,一粒劃三條白縫。先猜後擲,猜中的拿糖白吃,猜不中還要白付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