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據《遂寧縣誌》載,石琴的開鑿者為寺僧。從洞中所存的19則題刻的鐫石者名姓來看,僅4則不為寺僧所刻, 其餘多尾署“本山住持惠杲鐫”、“住持了義鐫石”、“本山修造具戒比丘智慧型鐫”、“本山住持悟放”、“本山住持□□”等。所刻字型有篆、隸、楷、行、草、無不齊備;字跡或大有尺許,或小如櫻桃,皆筆劃清晰、雕刻細緻,一絲不苟。從雕刻技法看,雖稱不上十分高明,亦非一般的匠工所能及。從這些鐫刻者的留名看,說明當時廟中能做較精細一些石活的和尚已經為數不少,而做那些開山採石等粗活的寺僧也就更多了。因此,開鑿這一石洞的工匠為寺僧也就令人置信的了。
從石琴岩壁上的碑刻題記可以看出,石琴的建造年代為明宣德(公元1426-1435年)年間,建造者為大佛寺僧,與縣誌記載是相吻合的。
石磴原理
石琴傍寺面江,處大佛閣右側25米,座南向北,偏東約30度,為一個鑿自江岸陡峻高峭完整無縫之岩壁的石洞,古稱“大佛洞”。俯視呈黑體“I”形,縱向為主洞,洞口第一級石磴距岩頂高7米,岩上又以不等的條石砌築,使洞口最高處達11米,洞口沿岩鑿就石磴計24級,每級高低寬窄不等,一般高25至30厘米,踏步寬38至45厘米;橫向為側洞,有石磴12級,較主洞石磴略低略窄,通過側洞便可直達山頂。整個石洞全長25米,寬3.2米。洞外,砌有高27厘米,踏步寬45厘米的石梯18級,組成垂帶踏道與江邊古道相連。這層層階梯自山頂直達山底,似從空而下,大有“天階誰向空中起,婉轉千層疊魚鱗”之概。
在石洞中的轉角處,有用條石砌成的兩道券形門拱,組成高4.1米,寬2.1米,深4米的單拱門洞。拱座均高2.9米,長1.3米,為9塊,厚薄不一的條石疊建。左座寬65厘米,右座寬55厘米。左右兩拱座之上用高40厘米的券石13塊砌成弧徑為1.2米的石券,券上用厚18厘米,長短各不相同的6塊薄券石鑲砌,兩旁則用方石砌平。兩道拱座相距1.4米,其上,覆7塊長2米、厚12厘米的板石,板石之下置徑17厘米的方木為梁。從木樑的腐朽程度和石料的風化程度來看,此門洞非屬現代所建。民間傳為鑿洞時造就,還設有木門2道。經實查,於第一道拱座內側,離地面高1.15米處的兩石壁上皆鑿有一圓孔,左壁孔徑12厘米,深38厘米,右壁孔徑11厘米,深14厘米,為當時插門槓之用,又於地面清理出一條寬17厘米,深18厘米的石槽,顯然,此槽用以鑲嵌門檻。其它地方並未見安制大門的痕跡。因之,古時曾於第一道拱座後僅設定有能夠關啟的雙扇木門1道,並非兩道。門洞究竟建於何時,在門洞拱座的石壁出露1則不完全的題記,僅見楷書2行“明嘉靖壬寅春吉四川按察司僉事前監察御/ 史蒲坂舜原楊瞻書遂寧縣知縣楊泰主簿李守維立”。正文全被拱座遮掩,據此可知,這座石砌拱門的建造時間,其上限年代應為明嘉靖壬寅(公元1542年)之後。
主要景點
大佛寺原分上、下二廟。上廟居南山之巔,下廟依山面江,兩廟無道路可通。明宣德中寺僧選擇這堵距大佛閣右側25米處完整無縫的陡峭岩壁,按回音原理開鑿石洞,溝通了兩廟,且又不直接通向山頂,使大佛洞前與鑒亭對峙,內有轉角石壁,洞壁夾立,平整高聳,產生很強的回音共鳴。特別是寺僧在開鑿石磴之時,有意增加石磴的高度,使人上下石梯時腳步異常沉重有力,因而使岩壁較高處的第5級到第19級的石磴,凡步履所觸,其悠揚的琴聲便在洞中久久迴蕩。古時,洞頂兩側各植有1株古老的黃桷樹,盤旋虬曲,枝葉交錯,蘭天一線、白雲浮空,嬌陽透過枝葉間隙灑下縷縷金光,不僅為環境增色不少,還使回音效果大增。足踏 石磴,有的發聲若高山流水般清澈幽遠,有的發聲竟如龍吟虎嘯般宏亮深沉。歷代墨客騷人覓勝至此,莫不賦詩勒石,贊景詠勝。明監察御史陳講寫下“飛磴橫琴本無弦,高山流水步躞邊”的名句。遂寧令范府更是多次重遊,對美妙的琴聲倍加讚譽:“重登更得山前意,緩步猶聞雲外聲。岩半月明孤鶴淚,江邊風細老龍驚”。古代文人學士留下的詩詠題留,鱗次櫛比,鐫滿岩面,細細賞玩這些壯麗詩篇,眼觀琳琅滿目的書法珍品,耳聞清幽飄搖的古琴仙樂,令人心曠神怡,遊興倍增。真有“縈迴小洞底,豁然異塵寰”之感。
潼南大佛石琴,距今已有500多年,是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她以聲音宏亮,音色優美,年代較早,題刻繁多等特點,吸引了不少古代文人墨客以及如今廣大的中外遊客。遊人每每至此,盡情攬勝探幽,欣賞借鑑,耳目一新,飄然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