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拉丁名:Sedireasubparishii(Z.H.Tsi)Christenson
國內分布:產浙江(臨安、新昌、開化、昌化、龍泉、慶元、文成)、福建(武夷山)、湖北西南部(鹹豐)、湖南(桑植、邵陽、通道)、廣東北部(乳源)、貴州東北部(梵淨山)、四川東北部(城口、雷波)。生於海拔300—1100米的山坡林中樹幹上。模式標本采自浙江(開化)。
海拔:300-11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ActaBotanicaYunnanica4(3):267-268,pl.1,f.1-61982]
中國植物志:19:382
形態特徵
葉近基生,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5—19厘米,寬1.5—3.4厘米,先端鈍並且不等側2淺裂,基部具關節和抱莖的鞘,具多數平行細脈,但僅中脈明顯。總狀花序長達10厘米,疏生數朵花;花苞片卵形,長6—9毫米,先端稍鈍,花梗和子房長約2.5厘米;花具香氣,稍肉質,開展,黃綠色帶淡褐色斑點;中萼片近長圓形,長16--20毫米,寬7—9毫米,先端細尖而下彎,具5—6條脈,在背面中肋翅狀;側萼片相似於中萼片而較狹,具5—6條脈,在背面中肋翅狀;花瓣近橢圓形,長15—18毫米,寬約6毫米,先端銳尖,具5—6條脈;唇瓣3裂,基部與蕊柱足末端結合而形成關節;側裂片直立,半圓形,邊緣稍具細齒;中裂片肉質,狹長圓形,長6毫米,寬約1.2毫米,在背面近先端處喙狀突起,基部(在距口處)具1個兩側壓扁的圓錐形胼胝體,上面從基部至先端具1條縱向的高褶片;距角狀,長約1厘米,向前彎曲,向末端漸狹;蕊柱長約1厘米,蕊柱足幾不可見;蕊柱翅向蕊柱頂端延伸為蕊柱齒;蕊喙伸長,下彎,2裂;裂片長條形,長約4毫米;藥帽前端收窄;粘盤柄扁線形,常對摺,向基部漸狹,粘盤近圓形。花期5月。
分布
產浙江(臨安、新昌、開化、昌化、龍泉、慶元、文成)、福建(武夷山)、湖北西南部(鹹豐)、湖南(桑植、邵陽、通道)、廣東北部(乳源)、貴州東北部(梵淨山)、—四川東北部(城口、雷波)。生於海拔300—1100米的山坡林中樹幹上。模式標本采自浙江(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