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分布在鎮江市區、丹陽市,兩地雖然不屬於一個方言區,但眭姓人士幾乎都不願意稱他們Sui 先生、Sui 同志。他們自稱姓Xu,還說不是“言午許”,而是“目圭xu”,周邊民眾也只好改口。眭氏世代相傳,保存了古音。又如佴姓,江蘇有幾個縣市都有。句容市陳武有佴池,那裡的佴姓人士都按詞典上稱“姓 Nai” 。而江北的江都市昌松波斯莊,是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那裡的佴姓人都自稱“姓 Ni ”,說是祖先從江南蘇州遷徙過來,蘇州話里“耳朵”發音作 ni duo 。後來我又遇到一位佴姓官員,他不願意別人叫他Nai 處長,自稱姓Mi。聽說寫《人到中年》的作家諶容,在許多場合都強調自己叫“Shen Rong ”。鎮江西南鄉的諶姓人口,祖籍河南。也自稱姓“Shen”。諶在《新華字典》里注音為Chen
查宋本《廣韻》“眭”字有下列讀音:
平聲五支:
許規切,眭盱健貌。
息為切,姓也。出趙郡。
平聲六脂:
許維切,眭盱健貌。
平聲十二齊:
戶圭切,目深惡視。
另,據《淮南子 原道訓》:“眭然能視,■然能聽”。(■,上下目,讀營)。漢高誘註:“眭讀曰桂”。
根據上述記載,“眭”字的歷史讀音共有五個。按照古音學家的分類,這些讀音的韻母上古都在支部合口四等,按王力先生的擬測,加上合口呼的介音,韻母可以擬為[ue]。中古支脂二韻為三等韻,一般音韻學家認為,三等韻的語音特點是帶有介音[j]。而這個介音[j]則是在於音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屬於後起的語音特徵。這個介音的產生可能是由於聲母的演變造成的。美國漢學家蒲立本在《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一書中注意到,喉音的顎化會產生介音[j]。從《廣韻》紀錄的四個讀音中,“戶圭切”中古聲母為匣紐,喉音。“許規切”“ 許維切”為曉紐,舌根音。高誘音桂,屬見紐,也是舌根音。從音變規律看,喉音發展成舌根音是很自然的。匣紐的前化,導致介音的產生。這一點可以通過一些字的異讀反映出來,如“許規切”九個字中(實際上是七個字),眭,觿,鑴,又讀“戶圭切”。此兩切中的字多擁有共同的諧聲偏旁,這不是偶然的現象。應該說,“許規切”重大部分字讀是從“戶圭切”而來的。而脂韻中的“許維切”,和“許規切”的也僅在韻尾上略有差異。 比較難以解釋的是“息為切”的來源。這個問題暫且擱一擱,先說說“眭”姓在方言中的讀法。在江蘇鎮江、丹陽等眭姓比較集中的地區,一般讀念成“許”。如果這個音是從中古音“息為切”而來的,那么,就意味著作為舌尖擦音的心紐變成了舌葉擦音。這在和北京話一樣存在著舌尖擦音和舌葉擦音對立的鎮江話中,這種變化是沒有理由的。相反,舌根音曉紐三等字,變成舌尖擦音,在北方方言倒是很普遍的現象。因此,我猜測,江蘇地區眭字的讀音,並非由“息為切”而來,而恰恰來源於“許規切”。中古音擬為 [hjue]。由於介音[j]的作用,韻母進一步高化,直至最終失落,同時,聲母也開始由舌尖擦音向舌葉擦音過渡,而這時圓唇介音[u]得到強化,最終成為韻母。再說“息為切”,令人疑惑的是,這個反切,在《廣韻》中只此一字。《廣韻》所本為隋末陸法言《切韻》,其所記讀音,皆經過蕭該、顏之推多人審核,未可遽斷其謬誤。我個人臆測,在當時北方眭姓所聚居地區的方言中,可能眭字的讀音上已開始向舌葉擦音演變。而按照切韻語言系統,並沒有舌葉擦音的位置,因此蕭、顏等人將此字列入發音相近的心紐。陸法言《切韻序》云:“燕趙則多傷重濁”。據此可推,隋末唐初,燕趙地區漢語的濁聲可能已經呈現弱化趨勢,而“戶圭切”的眭字正是這類濁聲字,而燕趙地區也正是北朝以來眭姓繁盛之地。
關於“息為切”的來源,還可以做另外一個假設。那就是,我們假設眭字上古音的聲母是一個s + 喉音的形式。由於前綴 s 的脫落,喉音轉變為舌根音,有可能還引起聲調的變化,如出現去聲“桂”音。而姓氏多能保存古音,因而,脫落的不是前綴,而是喉音聲母。由於同音字太少,要證明這種假設,難度很大。眭姓是否出於白狄,要從傳世文獻中找到確證似乎很難。但是,眭氏家族的活動和白狄民族的昌盛繁衍之地一直有著不解之緣。眭姓地望為趙郡,實為今河北高邑、趙縣一代。這裡恰恰是先秦時期鮮虞國和中山國的疆土。案《左傳》,肥、鼓二國,皆為鮮虞附屬,同為白狄之別種。所謂別種,我看是針對活動在西河地區的白狄而言的,這一地區的白狄主要和秦國接觸,所以後世隗姓的先祖多出於雍州。可見,狄民族在中國北方的分布非常廣泛,部落眾多,互不統屬。狄民族內部不僅有赤狄、白狄之分,而且分別有姬、隗等多種姓氏。口頭傳說中,眭姓出於肥子國後裔,然肥字姓氏,文獻失載。考慮到肥子國為鮮虞屬國,雖同為白狄別種,姓氏或許不同。鮮虞,史載為姬姓在狄者。那么,肥子國或可推定為隗姓。春秋時期,狄民族與夏民族各國相互征伐,但也相互通婚。《左傳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據楊伯駿注,隗氏,金文皆作愧,從女。觀眭、隗二字,皆合口呼,分以圭、鬼諧聲,皆合口呼並舌根音字,上古分屬支微韻,或可互通。因此,眭姓出於隗姓推測,不能說是毫無根據的。但是,為何隗姓一定要改成眭呢?查《廣韻》,齊韻戶圭切,另有和眭同音的姓氏四個。這四個姓氏,非常冷僻,但無一例外以圭為聲旁。除其中一字,指明為梁四公子之後,其他皆未說明來源。據此,或可以推測,肥子國後裔改姓一開始可能只是隨聲取字。但是,如果再因聲求義的話,或許可以得出一些更有意思的推論。 《說文》云:“赤狄本犬種。從犬亦省聲”。因此,狄民族和史籍的犬戎、犬夷等應該有一定的淵源關係。犬戎中的白犬和白狄,不一定是因其尚白而得名,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膚色白皙的緣故。狄民族有以隗為姓者,《玉篇》:“隗,高也”,可能指體形高大。《說文》“鬼部”:“象鬼頭也”,亦指面貌特徵而言。《廣韻》:“眭,目深惡視”,可能指深目而言。余太山先生在《古族新考》中,發現《大戴禮記》中陸終氏娶於鬼方氏脅生的傳說具有印歐語系民族神話化特徵。根據現存典籍中人名和地名看,狄民族曾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化,但是後來不相統屬的各部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華夏民族以及其他各民族融合了。
七律 題鳳鳴先生《眭氏歷史考證》
典墳草昧費鉤沈,野語求真顯見深。
尋古族遷源白狄,述先祖德重黃金。
兩河烽燧爭雄長,斷柳蟲文推帝心。
流裔於今遍華夏,琴操遙揖響愔愔。
自註:
(一)野語句:禮失求諸野。由於傳世文獻的缺失,某些史實必須有甄別地求助於民間口頭傳說,此為社會學研究之通則。鳳鳴先生從山西昔陽縣民間流傳之肥子國傳說,求證出眭氏與白狄民族之淵源關係,誠符合此通則。
(二)兩河句:春秋鮮虞國,戰國時稱中山國,白狄民族所建,與華夏諸國爭雄數百載,兩河為南河與東河,南河為古黃河故道,東河於今秦晉二省之界,此區域大致為今河北省中部。
(三)斷柳句:《漢書卷七十五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載:“是時,昌邑有枯社木臥復生,又上林苑中大柳樹斷枯臥地,亦自立生,有蟲食樹葉成文字,曰‘公孫病已立’,(眭)孟推《春秋》之意,以為‘石、柳,皆陰類,下民之象;泰山者,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外。今大石自立,僵柳復起,非人力所為,此當有從匹夫為天子者。枯社木復生,故廢之家公孫氏當復興者也。’ (眭)孟意亦不知其所在,即說曰:‘先師董仲舒有言,雖有繼體守文之君,不害聖人之受命。漢家堯後,有傳國之運。漢帝宜誰差天下,求索賢人,禪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順天命。’”
基本介紹
眭(睦)[眭(睦),讀音作suī(ㄙㄨㄟ),不可讀作mù(ㄇㄨˋ)、guì(ㄍㄨㄟˋ)、huì(ㄏㄨㄟˋ)、cuī(ㄘㄨㄟ)、sū(ㄙㄨ)等]
姓氏淵源
起源一
眭姓起源,史籍曠如,而民間口頭傳說中眾說紛紜,且不少具有地域性特點。山西昔陽縣東冶頭鄉人眭喜良所述,與同鄉長者《眭氏歷史考證》撰者已故鳳鳴先生所述又不同,茲錄如下,聊備一說,以待暇日詳考。山西昔陽縣東冶頭鄉當地有不少姓眭的。在老家眭字讀“sui”和字典音同。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小王朝叫“圭(讀gui)王朝”,因事要滿門抄斬,很多人跪在河邊,執法官問誰姓“圭”,有智者目視河水急中生智說自己姓“sui”,因山西昔陽人把“水shui”讀作“sui”。目視水故在“圭”字前面加目,目視水故取“sui”音,很多人從之,躲過一劫。據當地老人講,東冶頭鄉還有一處廢墟,名叫“殿圪台”是“圭王朝”古宮殿舊址,聽說還有石碑出土,是否確切,沒有考證。也算是“眭”起源的一種說法。估計眭氏一族是北方少數民族,因當地有七月十五吃“面楊”的習俗,說宋朝楊六郎掃北,所到之處屠殺頗多,故當地人對楊家狠之入骨,用白面作成人的模樣,蒸熟食之。這一傳說和習俗與中國傳統的對楊家持褒獎態度不同,恐怕事出有因。而楊六郎屠殺的多是北方民族,由此推斷眭姓一族來自北方一說倒也成立。
起源二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白狄古肥子國君主隗綿皋之後,屬於避難改字為氏。諸多姓氏史籍記載:戰國時期,有趙國大夫食采於原肥子國故地睦邑(今山西昔陽東冶頭鎮,一說浙江淳安),因以為姓氏,稱睦氏。其實,在該類姓氏史籍中,均是將“眭”字誤寫為“睦”字、或“睢”字,後以訛傳訛,“產生”出了兩個字形相似的“睦氏”和“睢氏”。據《元和姓纂》所載:“眭,趙大夫食采眭邑,因以為氏”。另有一說謂戰國時,肥子國(山西省太原以東)國君姓圭,其子孫因怕受侵軋之害累及全族,改作眭姓。可見眭姓早在2500年之前即已形成。眭氏族中,曾有“明經知數,卻詔出關”一聯,褒揚的是漢代眭弘,以明經出任議郎。北魏的眭夸義卻詔書而暗潛出關,保持其高潔的節操。 丹陽之有眭姓,始於南唐。據《丹陽縣誌》(光緒版)記載,丹陽眭姓第一人(亦即始遷之祖)是南唐刺史眭昭符,字隆祖,趙州高邑(河北高邑縣)人。為南唐進士,先曾徙居金陵,保大年間任常州刺史。他膽識過人,為政寬簡,治績顯著。至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中主李璟稱藩於周,令昭符為南唐進奏使,置邸大梁(開封市)。後主李煜嗣位,又屢次委昭符為進奏使,斡鏇於金陵、大梁之間。作為使節之臣,眭昭符盡忠職守,不卑不亢,周啖之以祿,不受;宋施之以威,不懼,始終不辱使命,北人甚為敬重。南唐亡後,他懷念故國,恥作宋臣,挈家下來到丹陽,卜居於城南的董莊(橫塘鎮眭巷村東),開闢了丹陽眭氏一脈。通過長期的繁衍發展,逐漸躋身於本邑望族之列。眭氏宗人在丹陽陣容龐大,僅以“眭”字命名的村莊就多達8個,不帶“眭”字而實際上為眭氏族居的村莊更多,主要分布在橫塘、延陵、開發區、里莊、呂城、陵口、麥溪、珥陵和雲陽等鎮。
明景泰六年(1455年),丹陽眭氏修訂了《眭氏宗譜》,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次續修。 千百年來,眭氏族中賢人頗多,漢代有符節令眭弘,三國時有農民義軍首領眭固、北魏有中郎將眭夸等知名於世。《中國人名大辭典》共錄眭姓名人4個,竟有2個是丹陽人。《江蘇藝文志?鎮江卷》錄眭姓8人,全是丹陽籍。《丹陽縣誌》(光緒版)中載眭姓進士、貢士、舉人等竟達40餘名。明代有戶部員外郎眭紘、翰林院檢討眭石、武略將軍眭憲、武毅將軍眭嘏;清代有監察御史眭朝棟、畫家眭石亭等。丹陽城內燕子巷舊有一座規模頗大的眭氏宗祠,廳柱上掛有一副楹聯:“西漢家聲遠,南唐世澤長”,對眭姓歷史上極有影響的兩個人物:西漢符節令眭弘和南唐進奏使眭昭符作了褒揚。
1990年10月,東冶頭鎮出土了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鐫刻的《眭讓立墓碑》,其碑文曰:“眭為天下之著姓也,世居大鹵、樂平、東山、靜陽。”東冶頭村,即明朝嘉靖年間由靜陽村分立而成。該其地還有一通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郭氏墓碑,碑文云:“前有昔陽之泊,北望肥子古城。”可見,民間傳說確實,且已有悠久的歷史了,該地當為晉昭公安置肥子綿皋的奉祀之所在。眭氏(睦氏)族人大多尊奉隗綿皋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眭氏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名列第五百十二位,其字阿的睢氏名列第九百位,字訛的睦氏名列第一千七百零二位,多以趙郡、丹陽、零陵、太原為郡望。
今江蘇省的南京市、徐州市、鎮江市丹陽市、常州新北區、武進區、金壇市、揚州市,陝西省的澄城縣,湖南省的永州市零陵區、寧遠縣、祁陽縣、衡山市、岳陽市、益陽市安化縣、婁底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湖北省的武漢市、黃梅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晉中市昔陽縣、陽泉市,河北省的石家莊市趙縣、高邑縣、贊皇縣、保定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靈武市,江西省的南昌市、永新市、贛州市、南康市、吉安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宜賓市、綿陽市江油市、德陽市,福建省的福州市,雲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廣東省的深圳市,重慶市忠縣,北京市,上海市,台灣省,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均有眭氏以及字訛形成的睦氏、睢氏族人分布。
眭氏,宋版《百家姓》未錄此姓,然其成姓已久。眭姓地望為趙郡,實為今河北高邑、趙縣一帶。這裡恰恰是先秦時期鮮虞國和中山國的疆土。據《左傳》,肥、鼓二國,皆為鮮虞附屬,同為白狄之別種。江蘇省丹陽之眭姓,始於南唐。據《丹陽縣誌》(光緒版)記載,丹陽眭姓第一人(亦即始遷之祖)是南唐刺史眭昭符,字隆祖,趙州高邑(河北高邑縣)人。為南唐進士,先曾徙居金陵,保大年間任常州刺史。他膽識過人,為政寬簡,治績顯著。至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中主李璟稱藩於周,令昭符為南唐進奏使,置邸大梁(開封市)。
明景泰六年(1455年),丹陽眭氏修訂了《眭氏宗譜》,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次續修。千百年來,眭氏族中賢人頗多,漢代有符節令眭弘,三國時有農民義軍首領眭固、北魏有中郎將眭夸等知名於世。《中國人名大辭典》共錄眭姓名人4個,竟有2個是丹陽人。《江蘇藝文志.鎮江卷》錄眭姓8人,全是丹陽籍。《丹陽縣誌》(光緒版)中載眭姓進士、貢士、舉人等竟達40餘名。眭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歷史名人
眭 弘
漢代官符節令,是董仲舒的學生。秦亡以後,在漢朝,儒生從尊孔復古觀念出發,更是積極倡導禪讓制,據《漢書·眭弘傳》,眭弘頗學了點天人感應的東西,於是上書昭帝:“我的老師董仲舒說了,做皇帝也要講究天命的,沒天命的人,就算繼承皇位,也是坐不穩的。現在到處是神奇的景象,看樣子是有平民百姓要做皇帝,您的位置雖然是合法繼承的,但根據異象的顯示,看起來也該交給別人了。建議您號令天下,尋找一個適合代替您的人,把皇位讓給他,您呢,就找塊小地方養老,不是很好嗎?”當時昭帝年幼,主持政務的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一聽,這還了得,於是眭弘被霍光所殺,這件事情有意思的地方並不在眭弘被殺,而是他的膽子--連公孫是誰都沒鬧清楚,就敢叫皇帝退位,可見讖緯給了他多大的勇氣。儒生們倡導直接禪讓的策略行不通,他們便採取變通手段,《漢書·哀帝紀》載夏賀良以赤精子之讖,認為漢運已衰,當再受命,哀帝行之。此方法雖不是禪讓,但多少還有點禪讓的味道,可惜後哀帝覺悟,知道一旦推行再受命學說,禪讓就不可避免,家天下就受到威脅,所以,仍然殺了夏賀良。
眭 夸
趙郡高邑人,其祖眭邁曾為晉司馬越談軍謀掾,後為石勒所用,官至徐州刺史;其父眭邃在後燕末官至中書令,拓跋圭進攻後燕時,眭邃勸慕容寶堅壁清野以相拒擊;眭夸本人娶“當時名達之士”鉅鹿魏攀女為妻,“少與司徒崔浩為莫逆之交”,趙郡眭氏當然合於禮聘士人詔書所定的“賢俊之胄、冠冕州邦”的標準。“浩為司徒,奏征其為從事中郎,辭疾不赴。州郡逼遣,不得已,入京都。與浩相見,延留數日,惟飲酒談敘平生,不及世事。浩每欲論屈之,竟不能發言。其見憚如此。浩後遂投詔書於夸懷,亦不開口。”眭夸後來竟“托鄉人輸租者,謬為御車,乃得出關。……時朝法甚峻,夸既私還,將有私歸之咎。浩仍相左右,始得無坐”。
郡望堂號
郡望
趙 郡:漢高帝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將原秦朝邯鄲郡改為趙國,治所在邯鄲(今河北邯鄲)。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219年)改為趙郡,轄地在今河北省中部石家莊市、趙縣、邯鄲市一帶地區。隋朝時期移治到趙縣(今河北趙縣)。
丹陽郡:丹陽古稱潤州、丹楊郡,是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吞滅南朝陳國後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最早的都城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有一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縣一帶,唐朝時期被併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時期,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於古城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今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
零陵郡:零陵、永州是兩個重要的古地名。永州在隋朝以前稱零陵。隋朝以後,永州、零陵成為一地二名。零陵得名於舜葬九疑。《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這裡所說的零陵,實際上就是舜陵,或者說是舜陵的別稱或美稱。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立零陵縣,也有紀念舜帝之意。三國時期孫吳國置郡,為黃蓋之族所建。唐朝初年廢黜。隋文帝統一中國後,按“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廢除州、郡、縣制,實行州、縣制。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將零陵郡改置永州總管府。從置永州總管府到今天,永州這一地名和行政區劃名稱,已經存在一千四百多年了。1949年10~11月,永州各縣先後解放,永州專區於10月正式成立。1950年5月,永州專區改名零陵專區。1952年11月,衡陽、零陵、郴州三個專區合併為湘南行政區。1954年7月,湘南行政區撤銷,原零陵專區所屬各縣,除新田劃歸郴縣專區外,其餘縣全部劃歸衡陽專區。1962年12月底,恢復零陵專區,專員公署設零陵縣芝城鎮(今芝山區),轄八縣:零陵、東安、道縣、寧遠、江永、江華、新田、藍山。原零陵專區的祁陽、祁東二縣劃歸衡陽專區。1964年5月,劃零陵、道縣的十二個公社和九個國營林場,設定瀟水林區管理局。1968年9月,改零陵專區為零陵地區。1979年,零陵縣東風鎮改名永州鎮,由地區直接領導。1982年1月,改永州鎮為縣級永州市。1983年2月,祁陽縣重新劃歸零陵地區管轄。1984年6月,撤銷零陵縣,恢復縣級冷水灘市。至此,零陵地區轄永州、冷水灘兩市和祁陽、東安、雙牌、道縣、寧遠、江永、江華、新田、藍山等九縣。1995年11月21日,國務院以國函[1995]110號函批覆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零陵地區和縣級永州市、冷水灘市,設立地級永州市。原縣級永州市改名芝山區,原冷水灘市改名冷水灘區。地級永州市轄原零陵地區的九縣和芝山、冷水灘兩區,市委、市人民政府駐芝山區。1997年7~8月,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後遷駐冷水灘區。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號
趙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趙國堂、邯鄲堂。
丹陽堂:以望立堂。
零陵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江蘇丹陽眭氏譜書,著者待考,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始修,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續修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丹陽眭氏宗祠,
江蘇鎮江眭氏支譜,著者待考,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鎮江市圖書館。
湖南零陵眭氏族譜,(民國)眭延主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台灣省眭氏宗祠。
山西昔陽眭氏宗譜,(現代)眭文玉、眭鳳鳴、眭孟柱等著,成書於1991年9月14日。現被收藏在山西省昔陽縣東冶頭鎮東冶頭村。
字輩排行
全國新編眭氏通用字輩(山西昔陽眭氏字輩):“元志寶守茂永君天公華道長安振春光一季青雲景秉汝思家時兆廷友紹仲允碧存玉承延應之希德宗萬自若叔士子敬弘國清正大榮東”。
江蘇丹陽眭氏字輩:“顯相眭秀時尚炯(一)元光明(日)正大本朝鐘(德)純道嘉善貴解振貞守慶太安進履惟篤厚登庸定可長”。
江蘇鎮江眭氏一支字輩:“道傳宏大名震家邦”。
江蘇鎮江眭氏一支字輩:“成文福永生世乃昌先為至寶德可興家”。
山西渾源眭氏字輩:“廉孝仁愛義禮平”。註:循環使用。
湖南零陵眭氏字輩:“顯相眭秀時尚炯(一)元光明(日)正大本朝鐘(德)純道國(嘉)世紹(孝)其昌承家方有志登仕逢時揚”。
湖南安化眭氏字輩:“紹先仁世業思守永昌隆祖德傳家禮宗功啟後忠”。
陝西寶雞眭氏字輩:“廉孝仁愛義禮平”。
江西永新眭氏字輩:“江山永大定傳衍蔚興隆忠孝守先德安邦建偉功”。
貴州桐梓眭氏字輩:“昌仕登文龍元開順德榮光宗耀祖遠富貴永興隆”。
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明經知數;
卻詔出關。
--佚名撰眭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魯國蕃人眭弘,字孟,少年時遊歷各地,任俠仗義。後跟從嬴公學《公羊春秋》,以明經任議郎、符節令。元鳳年間,泰山有大石自立,上林苑有枯柳復活,他根據《春秋》推斷:當從民間出天子。大臣霍光以妖言惑眾的罪名把他殺了。後來,宣帝果然起自民間,征眭弘的兒子為郎。下典指說南北朝時北魏高邑人眭夸,又名昶,少年時與崔浩為莫逆之交。崔浩任司徒後,徵召他為郎中,人京見了崔浩,只談瑣事,不涉及世利。崔浩很想說服他,卻根本插不上話;給他詔書時,他竟潛出關外逃走了。著有《朋友篇》、《知命論》。
五言通用聯
西漢家聲遠;
南唐世澤長。
--佚名撰眭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符節令眭弘事典。下聯典指南唐進奏使眭昭符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