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皰疹性咽炎”是小兒感冒的一種特殊表現,夏秋季節多見。常在託兒所、幼稚園有小流行,嬰幼兒多一些。是由一種稱為“柯薩基病毒A組”引起的,因此多數孩子血液中白血球不升高或下降(細菌感染時白血球常常升高,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或降低)。皰疹性咽炎臨床症狀有發熱、咽痛,在口腔里、軟齶上和扁桃腺、懸雍垂上出現小皰疹。皰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圍紅暈,以後變成發亮的皰疹,破潰以後變成小潰瘍。多數可見丘疹、皰疹和潰瘍同時存在。孩子往往因為咽痛而流涎、拒食。嬰幼兒因為不能訴說咽痛,所以日夜哭鬧,不能睡眠。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對皰疹性咽炎的治療,應該用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果病情比較重孩子高燒,不能進食,可以靜脈點滴病毒唑之類的藥,對病毒有效。病輕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並且應對症治療,如用一些退熱藥。中藥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藥、板藍根沖劑、靜脈點滴雙黃連注射液。高熱可以用紫雪散、羚羊角粉等。湯藥常用銀花、連翹、板藍根、薄荷、生石膏、竹葉、生地等清熱解毒的藥。孩子患皰疹性咽炎時,應多飲水有利於降溫。吃有營養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如牛奶、米粥、果汁。飲食應少量多次,不要給孩子吃辛辣、甜膩或油炸的食品。
檢查
檢查口咽及鼻咽黏膜瀰漫性充血、腫脹、齶弓及懸壅垂水腫,咽後壁淋巴濾泡和咽側索紅腫;表面有黃白色點狀滲出物,下頜淋巴結腫大並有壓痛。體溫可升高至38°C,根據病原的不同白細胞可增多,正常或減少。因慢性咽炎的病程發展緩慢,病變部位隱蔽,故往往早期不易明確診斷。根據臨床表現,仔細檢查咽部,對於咽反向敏感或不能配合檢查的病人採用纖維鼻咽鏡檢查。必要時做活檢,以明確診斷,排除鼻咽腫瘤。攝顱底X線片及顱腦CT或磁共振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專家提醒,在慢性咽炎的診斷中,應注意與下列幾種病症相鑑別:
1.慢性單純性咽炎。表現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
2.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現為咽部黏膜充血肥厚,黏膜下有廣泛的結締組織及淋巴組織增生
3.是慢性萎縮性咽炎。主要表現為黏膜層及黏膜下層萎縮變薄,咽後壁有痂皮附著,分泌減少。
診斷
1.突發是寒、發熱,兒童體溫常很高,成人體溫可高可低。
2.咽部灼痛,病變廣泛時疼痛嚴重,兒童發病時引起哭鬧、拒食。
3.咽、扁桃體、口腔黏膜或口角可出現針頭大的皰疹,散在或聚集,皰疹很快破裂形成潰瘍,上有淺黃色假膜,潰瘍周圍黏膜充血成鮮紅色。
4.頒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5.有的成人患者咽部和口腔反覆出現少數皰疹和潰瘍,除咽痛外,全身症狀不明顯,為慢性皰疹性咽炎。
6.皰疹液中分離到病毒可確診。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較急性期高4倍有回顧性診斷意義。
7.柯薩奇病毒核酸的CDNA探針分子雜交法檢測標本中的RNA有早期診斷和病原診斷價值。
治療
(1).一般療法:臥床休息,多喝水,吃稀軟食物,禁菸酒,不吃辛辣和過於油膩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上述方法對急性咽炎的早日痊癒十分重要、但往往被病人及家長所忽視而造成病勢遷延或並發其他疾病。如果因咽痛而影響進食者,應給予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咽痛劇烈或體溫較高者,可口服APC,每次0.5克,或肌肉注射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2).局部治療:含服溶菌酶片、杜滅芬喉片、碘含片、六神丸等;用複方硼砂液、洗必泰漱口液、溫淡鹽水含漱;發病初期可用1%碘甘油或2%硝酸銀液塗擦咽壁,以助炎症消退;霧化或熏氣治療,吸入藥氣,對局部炎症有效,病人也感到舒適。
(3).抗感染治療:病毒感染者,可選用抗病毒藥,如嗎啉雙呱、金剛胺、干擾素等;細菌感染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中藥對病毒和細菌感染均有較好療效。
預防
1、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氣乾燥及過冷、過熱、過濕都可影響咽部黏膜的防禦機能,造成功能障礙,咽部感覺異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變。早晨、飯後及睡覺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潔。同時,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對預防咽喉炎也有幫助。[1]2、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受冷,如身體不適應臥床休息。日常生活中以茶為飲品除預防和改善治療炎症外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清熱解毒,消炎抗菌。
3、進行飲食調養。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攝入。如橘子、廣柑、鳳梨、甘蔗、橄欖、鴨梨、蘋果等,或多喝水及清涼飲料,但飲料不能太濃。忌食煙、酒、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4、注意防護。經常接觸粉塵或化學氣體者,應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護措施。
5、保持腸胃通暢。平時多飲淡鹽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腸胃通暢。
6、及時就醫。一旦發現應儘快就醫,千萬不要“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