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產區分布
皖南花豬的原產地是安徽省南部的黃山市休寧、歙縣、黟縣等地,經多年的選育,形成了現有穩定的品種,後流向與該縣相毗鄰的景德鎮、池州、黃山市和浙江的部分地區。
產區環境
皖南花豬原產地位於黃山市黟縣、休寧、歙縣等,地處皖南山區腹地,綠色覆蓋率高,陽光、水源氣候條件優越。黟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這樣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都非常適宜養豬。
當地農民除生產稻穀外,蔬菜生產亦占重要地位,農副產品、菜葉等為養豬提供了良好的飼料來源。精料有大米、米糠、山芋及少量黃豆、玉米等;粗料有秸桿、秕殼;青料有山芋藤、蘿蔔菜、白菜、南瓜等,此外還有剩飯剩菜、泔潲水等,這些優越的飼料資源為皖南花豬的形成奠定了較好的物質基礎,促成了當地這一優秀的兼用型豬種。
生物學特性
皖南花豬對飼養、管理條件要求低,抵禦動物疫病的能力強,適宜本地的農戶散養。該品種具有六大特點:一、成熟早,繁殖率高,經產母豬每胎10~14頭,高產期7~12胎;二、乳頭多,一般7~8對,母性好,哺乳率高達96%以上;三、耐青、粗飼料。四、抗逆性和抗病力強;五、性情溫順,易於管養;六、後期成肥快,肉質好,適宜醃製鹹肉、火腿。
體尺體重

12月齡母豬:獅頭型平均體長115.2厘米,體高62.75厘米,胸圍104.42厘米,體重83.2公斤,分別比馬臉型高14.97、7.87、10.54厘米和20.4公斤。同齡公豬則相反,獅頭型平均體長87.5厘米,體高49厘米,胸圍72厘米,體重40.5公斤。分別低於馬臉型10.25、8.75、23.5厘米和輕21公斤。
兩種類型成年母豬:獅頭型平均體長140厘米、體高73.28厘米、胸圍125.5厘米、體重146.2公斤,分別高出馬臉型:172、6.95、13.1厘米和重51.8公斤。
體型外貌
皖南花豬體格中等,體質偏於細緻疏鬆,屬肉脂兼用型豬種。全身被毛為黑白兩色,皮膚呈粉紅色,四肢下端為白色。頭型分為獅頭型和馬臉型兩種,獅頭型,體型大,粗獷;馬臉型,體型中等,清秀。皖南花豬骨骼健壯,四肢堅實,體態協調,軀體結構前小後大,前低後高,前窄後寬,背腰凹型彎曲,腹部下垂,臀部豐滿。乳頭7~8對,粗且對稱排列,發育良好;四肢粗壯、直立;成年豬尾長30-35cm;肋骨13對。花型多為烏雲蓋雪、六白、兩頭烏和少量馬鞍花四種,頭額部均有一撮白色“流星”,四肢、馬尾部末端以及腹部為白色。
繁殖性能
皖南花豬的性成熟較早。在農家飼養條件下,公豬6~7月齡即可進行交配,母豬5~6月齡開始發情。據調查中對後備母豬的發情試驗觀察,母豬成熟期一般為3~4月齡,公豬為5~6月齡;配種年齡母豬為5~6月齡,公豬為6~7月齡;發情周期平均22~23天;妊娠周期112~116天;窩產仔豬數14頭;斷奶日齡28~32天;仔豬平均初生重0.8kg;仔豬成活率92.3%。產區民眾對公、母種豬習慣於早利用,公豬120~150日齡、體重30~40kg開始配種,母豬於150日齡、體重35~40kg、或第3次發情時開始配種,公豬一般利用年限為3~4年,母豬為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