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2008年來,白果鄉的特色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優質富硒無性系良種茶常年種植面積達10000畝,平均每年可產乾茶300噸。白果鄉是恩施市的優質烤菸基地,常年種植面積達6000畝左右,年產烤菸120萬擔以上,年產值500萬元。現有高效經濟林面積2.4萬畝,其中楠竹1.5萬畝,漆樹2000畝、核桃2700畝,板栗2700畝,銀杏1600畝,各類中藥材面積1.5萬畝。2004年,白果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946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9元。
白果鄉已實現戶戶通電、村村通電話、組組通公路、移動通信、國際網際網路等已全面開通。2004年,中國聯通在白果鄉投資300多萬元,新修移動通信基站6個,通訊網路覆蓋面達到85%以上。2008年來,沼氣池、自來水、通村油路、集鎮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氣候特徵

地質土壤
白果鄉地質成土母質以單礦的石灰岩分布較為廣泛,其次為頁岩、石英砂岩、紫色岩及近代河流沖積物。土壤受地質、地貌和氣候的影響顯示出差異和多樣類別,主要土壤有黃棕壤、棕壤和黃壤、石灰土、紫色土,PH值在5.4—6.5之間,呈酸性、微酸性反應,其土質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為2—4%,土壤平均厚度在80—100厘米之間,良好的氣候環境條件,適宜馬尾松、杉木、柳杉、日本落葉松、櫟類、柏木、刺槐、毛竹等用材林及茶葉、板栗、杜仲、銀杏、核桃和其它小水果生長。
自然植被
白果鄉森林植被種類較多,天然植被主要有馬尾松、杉木、柏木、楓香、櫟類、青岡、化香、剌楸、板栗、錐栗、油茶、毛竹、鹽膚木為代表的次生常綠落葉、針混交林;人工栽培的有刺槐、柳杉、日本落葉松、板栗、銀杏、柑桔、柚子、杜仲、李子、茶葉等。白果鄉適生樹種較為廣泛,但主要以鄉土樹種杉木、馬尾松占首要地位,且生長狀況良好。
畜牧水產
畜牧業是白果鄉的支柱產業,農民都有養殖家畜家禽的習慣,種類也比較多,主要有豬、牛、羊、雞、鴨和魚等。經過長期的馴化和牲畜生物體的自身演變,形成了一批優良的地方品種,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易管理、繁殖力強等優點,特別是2008年來,白果鄉先後引進了秦川牛、南陽牛、西門塔爾牛以及成都麻羊等優良品種,對本地品種進行了雜交改良,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川省青神縣白果鄉

白果鄉自然條件優越,土質疏鬆、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光照強,地勢西北低,東南高,沿江一帶系淺丘,東南山勢連綿,林木蒼翠,海拔在400-600米之間,境內除兩個村屬深丘區外,其餘八個村屬淺丘區,主產水稻、小麥、玉米、花生、冬海椒等。盛產椪柑,一九九九年十月被中國特產經濟評選委員會授予椪柑之鄉的美譽。
四川省萬源市白果鄉

2006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900畝,其中糧食作物11470畝:小麥400畝、豌豆550畝、胡豆350畝、洋芋4200畝、稻穀590畝、薯類1630畝、玉米3200畝、豆類4000畝、其它糧食作物150畝;經濟作物播面4130畝:油菜1530畝、花生200畝、向日葵150畝、其它油料1180畝、菸葉100畝、藥材2200畝、其它經濟作物300畝;蔬菜1300畝。糧食總產3365000公斤,人均占有糧食517公斤;油菜籽90000公斤。茶園1274畝,產量120000公斤。畜牧業:生豬5840頭;牛363頭;山羊1650隻;家禽14080隻。
白果鄉林業用地100800畝,有林地68000畝,退耕還林2000畝。
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25萬元,人均純收入2424元;2006年白果鄉GDP2737萬元,人均GDP4204元。
鄉鎮企業124個,從業人員1326人,總產值4541萬元,營業收入3630萬元,利潤219萬元,上交稅金68萬元。企業固定資產原值1060萬元,淨值589萬元。勞動者報酬539萬元。
企業主要產品:發電量42萬度,原煤5.8萬噸,白酒96噸,植物油10噸,糧食加工380噸,加工茶葉70噸。
四川省中江縣白果鄉

蠶桑、海椒、小家禽、肉牛羊是白果的四大支柱產業,二000年被縣政府列為“四大基地”,獺兔和生豬生產也是白果的一大優勢。2008年來,白果年平均養蠶18000張,產鮮繭50萬公斤;出欄小家禽90萬隻;出肥肉牛羊18000餘頭(只);年種海椒5000餘畝,產鮮椒780萬公斤;生豬出肥4.12萬隻。集體、私營企業已達9家,其中產值在100萬元以上的頁岩磚廠1家,產值在50萬元以上的預製廠3家。為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我們將根據市場的需求進一步調整生產結構,培育基地,培育市場,形成規模效益,將農業向商品化、專業化、集約化轉變。
四川省元壩區白果鄉

1951年分黃龍鄉地建白果鄉屬昭化縣虎跳區。1952年屬昭化縣紅岩區,同年分白果鄉西境和劍閣縣張王鄉的惠果、朱家兩村建三溪鄉,同屬紅岩區。1955年改屬昭化縣城關區。1956年三溪鄉併入白果鄉。1958年改白果鄉為白果公社。1959年隨昭化縣併入廣元縣,屬昭化區。1985年屬廣元市中區衛子區公所。1989年屬廣元市元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