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宣布脫離蘇聯獨立。之後又將國名改為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白俄羅斯在整個蘇聯中是屬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一個加盟共和國,首都明斯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白俄羅斯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前,白俄羅斯大部為德國占領。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戰後波蘭復國,發生蘇波戰爭,蘇聯割讓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給波蘭。1922年12月3日東白俄羅斯作為創始國加入蘇聯。1939年,波蘭被德國和蘇聯分割占領,西白俄羅斯併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白俄羅斯被德國軍隊占領,1944年6月蘇軍解放了白俄羅斯。1945年,白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一個成員國和蘇聯一道加入聯合國組織。1990年7月27日,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宣布脫離蘇聯獨立。之後又將國名改為白俄羅斯。白俄羅斯是獨立國家國協的成員國。

國旗

圖案為左側為紅白色花紋豎條;右側上半部為上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色寬面,下半部是綠色窄條。紅色代表擊敗侵略者的白俄羅斯軍團之旗幟,象徵光榮的過去。綠色代表森林與田地,象徵欣欣向榮的大地與未來的希望。左邊的花紋代表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精神的延續,以及人民的團結一致。
1940到1951年間的國旗,是紅色旗底左上書國名,國名周圍鑲嵌金色框線。

國徽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使用的第一個標誌是於1919年通過的,它和當時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國徽相類似。國徽的中心地區的標誌是一個紅色盾狀物,盾狀物底部是一徐徐升起的金太陽,太陽之上是金色的錘子與鐮刀,象徵著團結工人和農民。錘子與鐮刀的上方的四個字母“Б.С.С.Р”以黑色顯示,代表著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БССР”(BSSR)是共和國名稱(БеларускаяСавецкаяСацыялістычнаяРэспубліка)的縮寫。國徽的外圍是小麥穗和紅絲帶,紅絲帶上以黑色的白俄羅斯文銘刻著共產格言“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字樣。
1937年,白俄羅斯採用了一個新的國徽,新的國徽去除了盾牌和包括更多的文字。國徽的右側是橡樹葉,左側則是小麥與苜蓿。國徽的中心是一個太陽正在地球背後上升。錘子、鐮刀和紅星則顯示在太陽之上。圍繞著小麥和橡樹葉的是紅絲帶,紅絲帶上有以白俄羅斯語、意第緒語、俄語和波蘭語寫成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國家格言(從左至右)。共和國的縮寫(Б.С.С.Р)從原本位於國徽的上方改為置於國徽下方。1927年,除去了彩帶底部的字詞,兩個國徽是一樣的。代表著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С.С.Р.Б”以取代“БССР”。
在1950年,國徽再次改變。國徽的主要特點是中心部分錘子與鐮刀互相交叉,錘子與鐮刀是一個普遍的共產象徵,象徵著共產黨團結工人和農民。錘子與鐮刀的下方是太陽於地球背面上升。國徽的外圍是小麥穗花;左邊是三葉草和右方是亞麻。纏繞著小麥穗的紅絲帶,令人聯想起象徵著共產主義運動的紅色旗幟(英語:redflag)。國徽的底部顯示了共和國的縮寫(БССР)。彩帶上有以白俄羅斯語和俄語寫成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左側的是白俄羅斯語,右邊則是俄語。錘子與鐮刀之上的是具共產主義色彩的紅星。1950年的國徽版本是由蘇聯藝術家(英語:People'sArtistoftheUSSR)杜巴索域(I.I.Dubasov)所設計的。

國歌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白俄羅斯文:ДзяржаўныгімнБеларускайСавецкайСацыялiстычнайРэспублiкi)作為蘇維埃白俄羅斯的官方國歌,使用於1955年至1991年白俄羅斯自蘇聯獨立,詞作者是米哈斯克里姆科維奇(МіхасьКлімковіч),曲作者是涅斯塔薩卡洛夫斯基(НестарСакалоўскі)。若不包括從未有過官方國歌的蘇維埃俄羅斯,蘇維埃白俄羅斯就是最晚擁有國歌的蘇聯加盟共和國。歌詞用了11年才定稿,其間還產生過一個提及蘇聯前領導人史達林的版本。
如同絕大多數蘇聯加盟共和國國歌,蘇維埃白俄羅斯國歌有三段詩節,每段都被副歌跟隨。而這首國歌的獨特之處在於每段副歌的最後一行歌詞都不同。本作的鏇律也被用於今天的白俄羅斯國歌,使用不同歌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