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隨著養雞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常用抗生素來抑制或殺滅允消化道內的有害微生物,以提高其生產性能,但是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有副作用,如導致雞體內菌群失調,產生抗藥性以及藥物殘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等,也日益引起世界的關注,許多國家已經越來越多地禁止用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微生態製劑作為抗素的替代品在養雞業中的套用越來越廣泛,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微生態製劑是在微生物理論指導下,利用對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生長物質經特殊工藝製成的製劑,以達到調整體內微環境平衡的目的。微生態製劑微生物生長促進劑;是由活體微生物製成的生物活性製劑,它可通過動物消化道生物的競爭性排斥作用,抑制有害菌生長,形成優勢菌群或者通過增強非特異性功能來預防疾病,從而促進動物生長和提高飼料轉化率。微生物生長促進劑是指攝入動物休內參與腸內微生物平衡,具有直接提高動物對飼料的利用率及促進動物生長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培養物。
微生態製劑的作用機理
1 。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畜禽腸道菌群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並與畜禽保持相對平衡穩定狀態,對畜禽生長發育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意義,一旦平衡失調,
便會出現生產性能下和疾病狀態。正常情況下,動物腸道內優勢種群為厭氧菌,占99%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擬桿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消化桿菌、優桿菌等;而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只占1%。如該優勢種群發生變化,上述專性厭氧菌顯著減少,面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增加,此時使用微生態製劑,擬桿菌、雙歧桿菌等優勢種群可逐漸恢復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等逐漸降低,從而恢復腸道菌群平衡。2。 生物奪氧一些需氧菌微生物製劑特別是芽胞桿菌能消耗腸道內的氧氣,贊成厭氧環境,有利於乳酸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長,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增殖,從而使失調的菌群恢復到正常狀態,達到治病促生長的目的。
3。 生物頡頏作用微生態製劑中的有效微生物在體內對病原微生物有生物右面頏作用。這些有益微生物可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腸黏膜上皮細胞上,促使其隨糞便排出體外。試驗證明,雛雞使用微生態製劑後,大腸和盲腸內腸球菌的數量減少到原來的0.001%-0.01%,大腸桿菌減少到原來的10%,多形性細菌減少到原來的0.01%以下。向貴友等(1995)報導,用B01(芽孢桿菌)菌液飼餵飲食雞後發現其對雛雞腸內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有極顯著的頡頏作用。郭延軍等(1999)在體外試管培養試驗中表明,乳桿菌(LB-9703)微生態製劑對致病性雞白痢沙門氏菌具有很強的生物頡頏作用。
4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微生態製劑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劑,能有效地提高抗體水平和巨嗜細胞的活性,通過產生杭體和提高嗜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激發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增強相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Inooka(1983)發現,納豆芽孢桿菌能增強雛雞抗綿羊紅細胞抗體的產生,隨後進一步試驗表明,該菌能顯著提高雞脾臟T、B淋巴細胞比例,增強雞的細胞免疫反應。劉克琳等(1997)用芽孢桿菌製劑飼餵雛雞後,發現試驗組的中樞免疫器官發育比對照組快,胸腺內淋巴細胞密度加大,T細胞數量增加,法氏囊黏膜形成皺臂數量增加,血液中T細胞值亦較高。
5 。合成各種酶和營養物質微生態製劑中的有益微生物可產生水解酶、發酵酶和呼吸酶等,有利於降解飼料中蛋白質、脂肪和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張曉梅等(1999)報導,雛雞早期飼餵微生態製劑可顯著提高血清和腸道某些消化酶類的活性,如澱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尤其在20日齡以後。傅義剛等(1997)報導,給肉雞添加0.5%的益生素,其消化道的澱粉酶和總蛋白酶活性提高,這對肉雞早期生長和提高飼料轉化率有良好的效果。
有益微生物內生產繁殖,能產生各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胺基酸、未知促生長因子等,參與機體新陳代謝,可促進動物生長和提高生長性能。
微生態製劑在雞飼料中的套用
1。 在蛋雞飼料中的套用在蛋雞飼料添加微生態製劑,可提高產蛋率和蛋品質,同時可改善飼料利用率,提高飼料報酬。
斐蘭順(1994)結果表明:在蛋雞日糧中添加0.4%HB-1增菌素,產蛋量提高4.6%(P<0.05),產蛋率提高2.4%,死亡率下降2%。田永植等(2000)用EM對蛋雞飲水試驗,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產蛋率提高10.4%,產蛋量提高1.1%劉宏遠等(2000)在蛋雞飼料中添加EM製劑也發現蛋重和產蛋率均有提高,並且降低了耗料量。張巧娥等(1999)用1%EM處理蛋雞飼料,結果產蛋率和蛋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17.8%5和2.6%,而料蛋比比對照組降低12.5%。張金坤等(1999)在蛋雞飼料中添加5%EM發酵21d後雞群體存活率提高5.6%,飼料報酬和只均產蛋率顯著提高。李煥玲等(1997)在蛋雞飼料中添加EM菌,使產蛋率提高5%EM添加劑發酵飼料,可改善蛋品質,提高平均蛋重,降低蛋的破損率。Ganford(1997)也指出,益生素可預防和治療雞白痢,也可使蛋雞的生產期平均延長12d,而飼料轉化率和死亡率均明顯下降。劉衛東等(1999)報導,給蛋雞飲水中添加0.2%的微生態製劑,結果表明,試驗組的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3.1%(P<0.05)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明顯低於對照組,經濟效益顯著。蘇志勇等(1999)用生態寶(酵母菌、鏈球菌、乳酸桿菌、芽孢桿菌複合製劑)飼餵蛋雞發現,試驗級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10%,而腹瀉率下降12.7%。石傳林(1998)報導,在蛋雞飼料中添加0.2%的加酶益生素,結果表明,試驗組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4.5%,平均蛋重比對照組提高0.7%,試驗組比對照組是提高飼料報酬8.8%,死淘率降低1.7%。
在雛雞日糧中添加微生態製劑,可提高雛雞成活率、日增重及飼料報酬,同時可降低雛雞腹瀉等腸道疾病的發生率。
郭延軍等(1999)報導,套用乳桿菌(LB-9703)微生態製劑對出殼雛雞進行雞白痢預防試驗證明,LB-9703可有效地預防雞白痢,減少死亡,顯著提高育雛雞存活率(存活率達到97.0%-98.1%)。史兆國等(2000)在雛雞飼料中添加微生態製劑,結果試驗組較對照組飼料報酬提高11.2%,死淘率下降5..8%。馬春全等(1999)在雛雞日糧中添加雞源乳桿菌後,結果平均日增重提高24.4%,人工感染雞白痢沙門氏菌後,添加乳桿菌組雛雞較對照組死亡率降低20%。邢軍等(1999)試驗結果證明,益生素能有效地降低雛雞的腸道疾病發生率,而且能縮短病程,在飼料中添中0.1%HM,0.1EM,0.2DM或0.05%EM +0.05%HM能顯著提高雛雞日增重,改善飼料轉化率。于永波(1999)指出,15周齡蛋雛雞日糧中添加生素,使增重提高7.3%,料重比下降19.3%,死淘率下36.4%。
肉雞飼料中添加微生態製劑,可提高肉雞的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降低死亡率。呂景旭等(1998)報導,在肉雞日糧中添加0.08%的益生素,結果發現,益生素具有提高日增重,改善飼料轉化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詹志春等(1993)報導,益生素可使肉雞增重提高14.1%,料重比下降7.6%。傅義剛等(1997)報導,在肉雞日糧中添加0.5%的益生素,雞血液球蛋白水平提高,血氨減少,雞的抗病力增強。蘇軍等(1999)報導,在肉雞日糧中添加0.4%的益生素,可極顯著地促進肉雞對日糧蛋白質的利用,日糧益生素的添加水平為0%-0.6%時,可提高肉雞早期生長速度和飼料率。Gandord(1979)報導,飼餵益生素的肉雞,比對照組日增重提高2.7%,飼料轉化率提高4.6%。
選自《飼料研究》
建議發酵後飼喂,因為家禽腸胃道短,食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不長,微生物還沒等大量繁殖和來不及吸收就排除體外,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直接微生物拌料請按1:50-150倍稀釋液混合來用。適用於(雞、鴨、鵝、兔、狐等體型較小的動物)。視動物的糞便的稠稀,添加減少稀釋液的比例。
1.飲水:菌液1:紅糖1:兌水200-500 倍液用於家禽畜;病弱動物可按每公斤體重 1-2毫升 灌服純菌液。
2. 發酵粗飼料: 1公斤 菌液與 1 公斤紅糖兌水 100 公斤,均勻拌到 100 公斤待發酵的原料中,嚴格密閉發酵,氣溫 30 度左右時發酵 3-5 天,溫度低時發酵時間適當延長( 7-15 天)以發酵料有甜酸發酵氣味為準。即可拌料飼餵。添加飼餵量由少到多。
3. 圈舍除臭:用噴霧器兌水200-300 倍稀釋液,對畜禽舍地面、牆壁、舍頂、排水溝等設施進行徹底噴灑,每隔 3-7 天噴灑一次 。
現代肉雞的早期生長速度比過去的肉雞快得多,一周的體重大約是初生重的3倍~4倍。正確地做好前幾天的育雛工作,使雛雞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對益愛牧活性液養殖肉雞生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為了達到肉用仔雞的生長潛能,必須使雛雞有一個好的開端;為了使食慾得到儘早發育,重要的是管理好肉雞舍環境,確保雛雞採食到足夠的益愛牧活性液飼料,飲用到足夠的水。
在這樣的環境養出的雞: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料肉比、無污染藥害殘留、提高產量和質量,純屬綠色食品。
中國畜牧獸醫報 相關報導
一、發酵床養雞原理
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里,生活著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細菌,我們稱它們為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EM菌就是當地多種微生物的混合群,EM菌有生命力和適應性,有很強的分解能力。然後把這個菌放到雞舍裡面,通過這個菌的活性來分解雞糞,達到雞糞無排放,零排放的目的。
雞的消化腸道比較短,糞便率還有70%左右的有機物沒有被分解。那么作為糞便處理呢,它水度大,有機養分高。如果不及時的分解,會變質發臭。雞拉出糞便後,被發酵床上的愛益康EM菌分解掉了成了菌體蛋白。雞還可以吃這些菌體蛋白補充營養。減少飼料的餵養量。雞舍裡面一般產生臭氣,學語就稱之為氨氣,裡面的氨氣重了之後,就影響雞的健康,誘發呼吸道疾病。呼吸道輕的話,造成它採食量下降,產蛋減少,嚴重的話,導致它死亡。愛益康EM菌能夠有效的除臭,充分的分解糞便,減少雞舍的氨氣量。雞舍就不會在產生難聞的臭味。糞便分解的同時,液能夠有效的防止寄生蟲的傳染,減少雞的發病率。
二、雞棚建設
1、雞棚根據自己養殖需求來建設,長寬比例在5:1。
2、建設雞棚考慮通風。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能夠正常保證溫度15到20度之間。
三、發酵床的製作
發酵床的主要的原料是稻殼和鋸末,一般的經常鋪20到25公分厚。再按總量的2%,撒上沒有污染過的土,和0.3%的粗鹽,因為粗鹽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再按每平方米0.5斤把配種好的菌種灑上去。這裡要特別注意,當發酵床做好以後,不要立即把雞放上去。先進行前期發酵,一周以後可以放入雛雞
第四部分 效益分析
1、降低運營成本。
1、節省人工。無須每天清理雞舍。
2、節省飼料。雞的糞便在發酵床上一般只需三天就會被微生物分解,糞便給微生物提供了豐富營養,促使有益菌不斷繁殖,形成菌體蛋白,雞吃了這些菌體蛋白不但補充了營養,還能提高免疫力。另外,由於雞的飼料和飲水中也加配套添加微生態製劑,在胃腸道記憶體在大量有益菌,這些有益菌中的一些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類能夠分解秸稈中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採用這種方法養殖,可以增加粗飼料的比例,減少精料用量,從而降低飼養成本。據生產實踐,節省飼料在一般都在 10% 以上。
3、降低藥費成本。雞生活在發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減少醫藥成本。
4 、墊料和雞的糞混合發酵後,直接變成優質的有機肥。
5 、提高了雞肉雞蛋的品質,更有市場競爭優勢。
五、注意事項
1、經常飲用1:200倍的EM稀釋液,餵養EM發酵的飼料,能夠提前分解飼料的營養成分,便於雞的充分吸收。
2、雞放養的密度要掌握好,密了以後單位面積糞太多,發酵床的菌不能有效分解糞便,每個平方米五到六隻。
3、EM菌需要潮濕的環境,觀察發酵床的濕度,可以在噴灑1:200倍EM稀釋液。濕度控制在30%左右。
4、密切注意益生菌的活性:必要時要再加入1:50倍em菌液調節益生菌的活性,以保證發酵能正常進行。
5、禁止化學藥物:雞舍內禁止使用化學藥品和抗生素類藥物,防止殺滅和抑制益生菌,使得益生菌的活性降低。
6、必須注意通風換氣。
7、正常防疫。
權威經驗
EM技術在禽病防治中的作用
杜淑清 梁志選
(天津市禽病診斷培訓中心 300402)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EM有效摘微生物在防治雛雞白痢、雞球蟲病及家禽猝死綜合症等疾病的效果,用大量試驗數據說明EM在防治家禽疾病上,顯示出明顯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並進一步闡述了其作用機理。
一、EM防治家禽疾病作用機理的探討
科學證明,動物經長期的自然選擇,身體的各器官部位形成不同的正常微生物群落,這些群落具有特徵的種屬,在其繁殖過程中有定位、定量、定性的結構。某些因素如:大量套用抗生素、化學藥物和外源干擾等,會擾亂或破壞這種微生態平衡導致微生態失調(生病)。EM特點就是具有調整微生態失調的作用,可使動物從病態中恢復到正常狀態。EM的防病原理可能是其多種作用綜合的結果。
1.1屏障作用EM中含有光合細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多種有益微生物,進入禽體後,能迅速繁殖,一方面抑制了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另一方面可以在宿主體內形成正常微生物菌群,並為宿主合成多種重要的維生素、抗病毒物質、促生長因子等活性物質,能有效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EM是通過爭奪細菌生存空間和營養等來抑制病菌;定期投餵一定量的EM,扶植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協調腸道菌群間的關係。王富強報導EM不僅對細菌病有抑制作用,而且對病毒法氏囊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2 激活巨噬細胞的作用巨噬細胞是禽體免疫系統中一類重要的細胞,但需要經過激活,才能發揮其最大的生物效應。而EM中的細菌及細菌殼在激活巨噬細胞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從而提高機體對病原微生物處理並傳遞給淋巴細胞以引起免疫應答能力。
1.3 搞感染作用促使消化道或附近淋巴結中T細胞的數量增加和非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增強,從而降低了經口感染致病微生物的可能性。同時,還能有效地清除抑制免疫反應的抗原和血液中抗體抗原複合物,提高禽體免疫能力。
1.4 抗腐敗作用EM成品pH值3.5左右,它含有占主要成分的乳酸、醋酸及其它有機酸。乳酸有抗腐敗作用,其進入雞體內,可減少氨及其它腐敗物質的生成,使腸內容物、糞便和靜門脈中的氨量下降,腸內容物中的對甲甲酚吲哚和3-甲基吲哚等惡臭物質減少,從而減少糞便產生的臭氣,淨化畜舍環境,減少應激刺激。張龍現報導空氣中較低的氨含量(約14mg/L)和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約4%),球蟲病的發病率分別降低2/3和3/4。
1.5 促消化作用EM能促進食物消化、製造營養物質(胺基酸、維生素),降低膽固醇,產生多種有利於飼料消化、分解和吸收的酶和維生素等物質,抑制內毒素產生,促進健康。據中國農業大學用EM飼餵蛋雞試驗結果:餵養400d,雞的平均死亡率比對照組降低35.5%。其中1~6周齡降低80%;7~20周齡降低58.6%;21~57周齡降低14.4%。
二、 套用EM防治雞病實例
2.1 雛雞白痢疾患雞白痢的雞套用EM後,可在體內形成一種有益微生物群抑制白痢桿菌的生存,從而產生治療作用。據報導:雞患白痢後用EM滴服或用EM按1:1:250(EM:紅糖:水)比例飲水。滴服,小雞10~15滴,大雞1~2mL;大群雞可採用飲水法,連飲3d;3~4d即可治癒。我站1997年進行的肉雞套用EM試驗表明用EM試驗組因白痢死亡率為0,而對照組則達到5%;張鐵闖等試驗也表明用EM雞精神良好糞便正常,對照組則出現腹瀉,產蛋下降。
2.2 雞球蟲病EM能有效地抑制球蟲卵的繁殖。趙風清等到套用EM治療雞球蟲病,方法是用EM1:500倍的稀釋液進行帶雞消毒,並飲水3d,後改為1000倍稀釋飲水,結合發酵飼料飼餵(即EM加入糖蜜發酵後,再加入飼料中飼餵),飼餵量可在10%~5%。一般3~6d可恢復正常。上述方法治療球蟲病2d後便無便血、死亡,而套用常規方法治療的雞到7d後仍有死亡。
2.3 家禽猝死綜合症我站1998年從肉雞23日齡到出欄套用EM所做實驗中,每天給雞飲用0.1~0.2mL/只,EM配比按0.1%~0.3%,試驗結果表明肉雞因猝死所占比例,EM組明顯低於對照組,經t檢驗兩組差異顯著。魏海峰報導飲飼EM的畜禽未再發生猝死症。使用方法是在有猝死症疫情的畜禽場,對場區、圈舍用1:1:250的比例噴灑,小群雞可用EM滴服,小雞10~15滴,大雞1~2mL,大群雞可用1:1:500的比例飲水,連飲3d後改為一星期飲一次可控制。
三、 套用前景和展望
EM製劑通過多種有益微生物的協同作用,改善動物體內微生物菌落的結構和平衡,阻止和抑制病原菌和定居、繁殖和生長,從而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減少多種疾病的發生。使用EM具有顯著的抑制細菌繁殖和抗應激作用,不僅對細菌性疾病的治療很有效,而且對某些病毒性疾病也有一定作用。但是有關EM製劑防治動物疾病的具體作用機理,尚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現在EM微生物製劑,已在我國很多地方套用起來,對人類的有益作用正在被更多的人認識,畜禽飼料中添加EM,不僅能促進生長,改善環境,抑制、治療疾病,而且使生產出的畜禽產品無藥物殘留,肉蛋鮮美,這正是人類對綠色食品需求所向。因此,有人預言光輝抗菌素時代之後將是活菌製劑的時代。
山東益愛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
發酵床養雞技術研究發展及國內外的套用推廣
發酵床養雞技術(也有稱土著菌養雞、自然養雞法)是一種無臭味、無蒼蠅、無污染、零排放的生態農業技術,它的原理是運用土壤里自然生長的、被稱為土著微生物的多種有益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雞的排泄物,
發酵床養雞技術是利用自然環境中的生物資源,即採集土壤中的多種有益微生物,通過對這些微生物進行培養、擴繁,形成有相當活力的微生物母種,再按一定配方將微生物母種、稻草以及一定量的輔助材料和活性劑混合,形成有機墊料。在按照一定要求設計的雞舍里墊上有機墊料,再將雞放入雞舍,雞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這種有機墊料上面。雞的排泄物被有機墊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需要對雞的排泄物進行人工處理,更不需要有糞便清掃、貯存、處理設施、裝備和能源,達到零排放、生產有機雞肉、有機雞蛋,同時不對環境造成污染。發酵床養雞技術是伴隨著農業生產實踐一同發展的技術,是實踐者的技術,目前在日本、韓國乃至中國,都已經得到了套用推廣。
發酵床養雞技術的研究發展及國外的套用推廣
山岸先生認為“要想在養雞上獲得成功,精神要先行於技術及經營”。已在日本本國和國外韓國、泰國、德國、瑞士、澳大利亞、美國、巴西7個國家建有50多個山岸農法示範基地。這些基地,遵循循環農業的原理,將養殖業與種植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土著菌技術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土著菌養殖的對象也從養雞逐步發展到養豬、養肉牛。土著菌養殖上,也巧妙地利用了畜力來進行發酵床的管理。從利用畜力來進行發酵床的管理及效果來看,雞要優於豬,豬又優於牛。豬主要是用鼻子來拱,而雞是既用嘴啄食,又用腳創食,而牛既不會拱,又不會劃;從床材的使用量來看,養雞所用的床材比養豬所用的床材要少得多,易得得多;從發酵床的建造要求來看,建發酵雞床比建發酵豬床要容易得多。所以可以說,發酵床養雞有著更大的優越性、方便性、適用性。
韓國從1965年起,開始學習日本的土著菌技術,經過幾十年的反覆實踐,對理論進行不斷的整理,並加以發展和完善,創建了今天韓國的自然農業。1994年成立了韓國自然農業協會,並在世界20多個國家套用推廣。日本在韓國自然農業協會名譽會長趙漢圭先生的指導下,學習韓國的自然農法,於1993年成立了日韓自然農業交流協會,現更名為日本自然農業協會。從1992年開始,日本鹿兒島大學的專家教授開始對土著菌養殖技術進行系統的研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規範。1999年,在鹿兒島大學農學部附屬農場召開了土著菌養殖技術的套用和推廣觀摩會,有來自10多個國家的1000多名專家、學者和農戶參加了這次會議,推動了土著菌養殖技術更廣泛的套用。
發酵床養雞技術在國內推廣的必要性
我國是養雞古國,農業科技史表明,我國養雞的歷史至少已有8000年了。我國又是一個養雞大國,1996年全國雞的飼養量為28.02億隻,禽蛋產量1953.97萬噸,連續十年居世界第一位。人均雞蛋產量11.36公斤,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7.48公斤),人均禽肉(主要是雞肉)9.45公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0.10)。中國養雞業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在養雞業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接踵而至。雞糞是養雞場的主要廢棄物。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伴隨著規模化養雞的興起,雞糞的處理一直困擾著養雞場的經營者和有關管理部門。據資料介紹,我國有些蛋雞場因雞糞得不到及時處理,雞糞散發的氨和硫化氫等惡臭氣體,使產蛋雞患有呼吸道疾病,產蛋率只有正常雞場的30%。由於雞場環境差,雞群疾病蔓延,一些雞場蛋雞的全程死亡率高達35%,嚴重影響了雞場的經濟效益。據統計,2001年我國畜禽糞便產生量已達21億噸,是工業固體廢棄排放量的2.7倍。據估算,到2010年,全國畜禽糞便的排放量將達45億噸。如此大量的畜禽排泄物如果處理不當,勢必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和社會問題。
毫無疑問,對雞糞不做任何處理的飼養場已經成為一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它給自身生產和周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為此國家環保總局制定並頒發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範》其中就嚴格規定了各個養殖企業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國內外有關專家對畜禽糞便污水淨化的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有的各種畜禽糞便的處理技術都有一定效果,但由於投資大和運轉費高,一般養殖場很難承受巨額的糞便處理投資,使本來就微利的畜禽養殖企業(農戶)難以承受,無奈之下,我國很多的大中型城市為了對城區不造成污染,劃定禁養區,把應該在城郊造成污染的養殖場,搬遷到農村。
目前普遍採用的畜禽糞便處理利用方式主要有禽糞乾燥法、發酵法、畜糞尿漚制產沼法和堆肥還田法。這些方法儘管利用了部分糞尿,不同程度地減輕了養殖業污染,但難以從根本上實現畜禽糞尿的無害化和資源化。雞糞處理的難點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雞糞的商品價值較低,另一方面,雞糞的含水量高粘度大、雜質多、氣味大,加工處理難度很大。我國的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技術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國家難以在沒有直接經濟效益的情況下在環境保護方面投入巨額資金,而養殖業的微薄利潤也使企業難以單純為環境保護投資。全國約80%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沒有污染治理設施,畜禽糞污一般未經任何處理就地排放。上海市1991-2004十四年間,先後投入了2.42億元進行畜禽養殖的污染治理,但十多年的畜禽污染治理的得到的教訓是投入高、效益低,資源未充分利用,畜禽污染防治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得到的啟示是畜禽污染治理達標排放之路是走不通的,只有資源化循環綜合利用才是根本出路。
儘管蛋雞籠養對發展養禽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雞的動物福利成為公眾的首要關注對象。在籠養條件下,家禽只能進行本能的採食、飲水、產蛋和睡覺,長期籠養使雞處於一種煩躁、無奈甚至痛苦的狀態。蛋雞的行為受到嚴重的限制,抗應激能力降低,飼養工藝病較多,環境條件惡化,產品質量差。國外許多國家已禁止或逐漸禁止傳統的籠養蛋雞。20世紀90年代,瑞典提出了禁止所有產蛋雞的籠養,德國政府決定在2005年底,禁止所有的傳統蛋雞籠養育方式,歐盟要求在2012年禁止使用傳統型雞籠。國外許多國家都致力於尋找蛋雞傳統籠養的替代方法。因此,改進蛋雞福利狀況中當前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替代生產體系的研究已成為家禽福利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國外已開發國家具有先進的飼養技術與完備的畜舍條件,能夠根據蛋雞生產的需要提供最適宜的環境和全面的營養,能夠擺脫不良外界環境和氣候的影響,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尚且還要限制或禁止傳統的蛋雞籠養,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動物福利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我國是發展中的國家,對我國養禽業來說,重視並解決存在的動物福利問題是勢在必行。重視動物福利是人類文明和道德水平提高和社會進步的表現,是國際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養禽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重視動物福利也有助於畜禽生產性能的發揮和產品質量的提高,歸根結底有利於人類自身的需要。
放牧養雞雖然有著飼養密度小、活動空間大、空氣環境好,雞的行為能夠充分表達,體質健壯,抵抗力強、產品質量高、風味佳等特點,但放牧養殖對土地面積、養殖環境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如要有廣闊的林地、坡地、果園等條件,在人口稠密地區比較難以解決,缺乏普遍推廣的意義。
農作物秸桿的有效利用是多年來沒有解決好的老大難問題。提倡秸桿還田實際上難以做到,結果還是一把火一燒了之,屢禁不止。發酵床養雞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稻草,在廣大農區,特別是水稻產區,稻草的來源廣泛、容易得到解決,在北方,可以採用玉米秸桿代替。農戶自家養雞所需,就不會再去燒草,農作物秸桿可以做到就地消化利用。農牧結合又可為農作物秸桿處理的難題,找到一條有效的解決辦法。
我國的養雞業,必需走生態、環保發展之路,才能走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之路;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才能擺脫疫病藥殘的困擾,從根本上解決禽產品安全的問題,生產出綠色有機食品。探索出既能體現動物福利,又能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養雞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1998年和2003年,韓國的自然農業與日本的發酵床養殖技術先後從韓國和日本引進中國。國內先是引進的發酵養豬技術。鎮江市與日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日本自然農業協會、韓國自然農業協會、日本鹿兒島大學開展了國際合作和交流,通過組團出國考察、邀請專家上門指導、自身反覆實踐,掌握了整套的發酵床養殖技術。在此項基礎上,又逐步發展、套用到了發酵床養雞上。2007年10月,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來鎮江攝製了“發酵床環保養豬新法”的數字電影。2008年1月,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來鎮拍攝了“發酵床養雞“的電視節目,並於2008年2月19日、2月20日在中央電視台七套播出,受到廣大電視觀眾的歡迎,成為央視七套視頻的推薦節目。節目播出後,該視頻節目的點擊人數就達到16000人。2008年1月,鎮江市的發酵床養豬技術通過了成果鑑定,來自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江蘇大學、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專家一致認為,該項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我國發酵床養雞技術的探索實踐
我們把塑膠大棚技術與發酵床養雞技術相結合,使雞舍的造價大為下降,同時也有利於調控雞舍內的小氣候,有利於土著微生物的生長,有利於雞的生長。大棚發酵床養雞的優點:
1 節省雞舍投入的成本,節約建材資源。一棟240平方米的大棚(包括鋼管、薄膜、遮陽網)需資金6000元左右,而磚瓦結構的240平方米雞舍則需要4-5萬元,是大棚雞舍的6-8倍,這樣就大大節約了雞舍的投入成本。節省了磚瓦、水泥、沙石、木材等建築材料。
2 節省耕地資源。我國是一個人均占有土地相對較少的國家,合理使用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大棚可以隨時搭建,一旦結構調整,拆除大棚後即可恢復土地原樣。
3 更有利於調整舍內小氣候。大棚上復薄膜、遮陽網,配以搖膜裝置,天熱可將四周裙膜搖起,達到充分通風的目的。溫度下降,可利用搖膜器控制裙膜的高低,來調控舍內溫、濕度。冬天可將朝南遮陽網提高,以增加陽光的照射面積,達到增溫消毒的目的。使用壽命6-8年。
通風是重要而有效的防疫措施,工廠化雞舍使用機械通風,缺點是設備投入大,電耗費用大。而大棚發酵床養雞,不使用風機進行機械通風,靠自然通風。大棚頂留有通氣孔,可垂直通風;利用搖膜器,掀開前後的裙膜可橫向通風;把雞棚兩端的門敞開,可實施縱向通風。自然通風不需要通風設備,也不耗電,是資源節約型的。
這種結構,不論是對畜禽健康來說,還是減少應激,為畜禽提供舒適的環境來說,都可以認為是世界先進水平的。我們的發酵床養殖大棚結構現已申報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4 零排放、無污染。由於土著菌菌床上,生活著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它們以雞的糞便作為食物,雞的糞尿能達到及時、充分的分解,雞舍內墊料5-10年不需要清理。韓國自然農業協會最長的,已實現28年不清理雞糞,而且時間越長,效果越好。養雞真正實現零排放,無污染。這樣既對環境不造成污染,又節省了大量的糞便治理及設備費用。1`只產蛋雞年產生糞便50公斤左右,1個標準棚養800-1000蛋雞,1年間的雞糞就是40噸。而我們用土著菌養雞養了1年,雞舍里卻看不到雞糞。而現行養殖中,雞糞的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尚是一大難題。
5 易於套用推廣。與發酵床養豬相比,發酵床養雞所需的墊料少得多,易得,更容易推廣,更具有推廣前景。
6 易於實現雞的無公害、有機生產。由於雞的生活環境優越,不生病、不用藥,蛋雞的使用壽命大為延長。提高了雞肉、雞蛋的品質,使無公害、綠色、有機雞肉、雞蛋的生產真正得以實現。
防疫滅病的治本方法,是提高動物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對付禽流感及其他疫病,要從單純的依頼藥物殺滅,轉變到提高動物自身免疫系統的抵抗力上來。發酵床養雞,雞生活在沒有臭味,鬆軟、舒適的菌床上,夏天打開大棚的裙膜,達到最大的通風量以利降溫。冬天將遮陽網提高,使雞舍內每個角落都能照射到陽光,起到增溫、消毒的作用。通過裙膜的高度來調整棚內溫、濕度。生活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的雞,健康不易生病,不用抗生素、激素,同時飼餵一定量的青飼料,為生產綠色、有機雞肉、雞蛋提供了最佳方法。
7 節省勞力,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環境。發酵床養雞不需要重、強勞動力,更適合現在農村勞動力的實際狀況。由於採用自動飲水、一天只餵一次飼料、又不清掃糞,因此飼養十分省工。餵1000隻雞,只需個把小時就可能完成。如果放好兩、三天的飼料,有事外出也沒問題。在養雞的同時,還能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其它的工作,勞動生產率可大為提高。
8 節省大量的淡水資源。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水資源將越來越緊缺。土著菌養雞僅需飲用的水即可,而採用機械水洗沖排污清糞的需水量是土著菌養雞需水量的5-8倍,這對我國這樣一個淡水資源十分缺乏的國家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9 空氣品質大大提高,沒有臭味,真正達到了清潔生產。由於雞的糞尿得到充分分解,雞舍內基本上聞不到臭味,空氣品質大大優於國家畜禽養殖場環境標準,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清潔生產。做到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間的和諧。
日本山岸會與韓國自然農業協會允許採用的是房屋結構的雞舍,我們則採用塑膠大棚的結構。塑膠大棚的雞舍不僅保留了日本與韓國房屋雞舍的優點,又結合了中國的實際,造價更為便宜。塑膠大棚雞舍建造部的要求是:發酵床養雞的雞舍坐北朝南,地勢高燥,通風良好,可以新建,也可以用老雞舍、老房屋改造,最好採用頂高2.8米以上的寬6米或8米的鋼管大棚,塑膠大棚結構是磚瓦結構房屋成本的1/6。這種結構有利於對溫、光的調節;上覆一層塑膠農膜、再在其上覆上兩層遮光率達90%以上的遮陽網,這種結構對控溫、控濕、通風、延長棚膜壽命有著獨特的作用;在屋頂安裝一定數量的通風口,這對於加強棚內通風十分有利;四周用紅磚或水泥磚砌成高20—30厘米的墻,並安裝金屬防護網,以防獸和防盜。這種新型的雞舍結構,已經申請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
日本鹿兒島大學的柳田宏一教授,是畜產環境方面的專家,曾去日本全國各地、美國、歐洲等世界上許多國家進行實地考察,在畜產環境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詣。柳田先生認為,不舒適的環境,是引起家畜應激的最主要因素,應激導致家畜消化機能下降、影響生長發育及肉質,對這個問題不能視而不見。開發不產生應激的技術,是現代畜牧生產的最大課題。對自然農業所採用的雞舍結構,柳田先生認為,這種結構不論就家畜健康方面來說,還是就不引起應激,提供舒適的環境來說,都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
韓國自然農業協會會長趙漢圭先生認為:“自然農業養雞,不需要太多的資本和什麼特別的技術,它最需要的是在大自然懷胞中的愛心。只要去體會一次,無需這樣或那樣的培訓和繁多的書本知識,不用掌握很多的技術,無論是什麼人,都能獲得穩定的收益,與其為了尋找什麼捷徑而煩腦,不如選擇面向未來的自然養雞這條陽關大道。”趙漢圭先生的這番話,講得十分中肯,值得認真體會。
韓國發酵床養雞技術的探索實踐
現將韓國自然農業協會不加溫自然育雛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國內還沒有套用這項技術,還有待於實踐。
育雛時在成雞舍內設定育雛箱,並根據雞的不斷生長,逐步放開,使之適應雞的所需面積。育雛的關鍵在於溫度。土著菌養雞,即使在零下15-20度也不予以加溫,只依靠自然保溫。用煤炭或加熱器加溫的小雞,羽毛長得長,長大後氣溫稍有降低久受不了,往往擠成一堆,甚至壓死。而用自然保溫育成的小雞,羽毛細密而短即使在零度以下的氣溫中也能活潑地活動。它們的自我調節能力發達,入舍三天就能生成皮下脂肪,耐得往寒冷的氣候。
1、育雛箱的設計。育雛箱分為A室(熱區)、B室(溫區)、C室(寒區)。A定和B室之間,要按上棉質的帘布,讓小雞想到母雞的懷胞。每當往復在兩室之間,小雞就會感到仿佛被母雞照料似的感覺。小雞在溫暖的A室棲息,在B室攝食,在C室喝水。A室至C室的距離為700公分,小雞一天要做50-60次的往返運動,通過這些運動,小雞就會長成結實健康的成雞。
2、飼料為糙米和竹葉。土著菌養雞,一開始就餵給小雞硬梆梆的糙米,且不加限制(產蛋雞三天,肉用雞一天),不供應其他粉狀飼料。
三天后開始供應乾的粉狀飼料及竹葉,把雞馴化象牛一樣喜食草的動物。50天后,開始供應粗糠,並漸漸增加其量,直到入箱約6個月後,有60%的產蛋率時增加到20-25%。攝食這種飼料生長的雞,腸胃起了革命,不僅腸胃健康,而且消化能力特彆強。同樣的雛雞,一開始就餵精飼料的,沙囊很小,腸的長度不過130-140公分,而用糙米和竹葉餵的雞,腸子的長度可達260—300公分。其中盲腸的長度更是達到7倍之多,消化器官的腸胃吃什麼都能消化,用這樣腸胃的雞,能一輩子不生病,健健康康地生長。
從世界範圍來看,增加動物性食物是我國與全球食物調整的方向。2000年以來,世界人均豬肉消費增長了10%,牛肉消費量增長率了5%,禽肉消費者量卻增長了17%。儘管禽肉絕對消費量仍小於豬肉,但與豬肉消費量的差距逐步縮小。我國禽肉在肉類消費者中的比重接近20%,人均消費11.5公斤,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美國的人均禽肉消費量達52公斤,占肉類消費的62%,巴西為35公斤,占肉類消費量的50%。《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提出,要滿足我國人民的營養需求,肉的生產能力需要提高50%。由此可見,我國禽肉生產和消費還有很大潛力。在各種畜禽中,雞的飼料轉化率又是最高的。(肉牛為7:1,豬為4:1,雞為2:1。)發展高飼料轉化率的畜禽養殖,是畜禽養殖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必然選擇。
禽類產品是人們肉類消費的重要來源,禽肉生產的大發展又將為食物安全作出重要貢獻。與此同時,隨著環境保護、動物福利、食品安全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污染環境、不能很好治理畜禽糞便、不能體現動物福利、不安全的養殖技術,將會受到越來越嚴格的限制甚至淘汰,而環保、生態型的養殖技術卻會日益受到歡迎和重視,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我們認為,這場畜禽革命,既包括了量的需求、又包括了質的需求、更包括了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發酵床養雞是環保、生態型養雞,完全符合養禽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將繼續做好發酵床養雞技術的完善、套用推廣工作,為養禽業的可持續發展、為農民的增收致富做出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