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醫藥

畲醫藥

畲醫藥,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以及福建、江西等省的部分山區,畲族沒有文字,通用漢文。畲族醫術多為祖傳口授、單線傳承,傳男不傳女(傳媳婦、不傳女兒),不收外姓徒弟。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藥為主,因此又稱“青草醫”。

民族概況

畲醫藥,

藥學概述

畲醫藥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申報名稱:傳統醫藥
申遺項目:痧症療法、六神經絡骨通藥製作工藝
畲醫認為人的生命活動由氣、血、筋、脈來維持。若氣血不足、痧氣侵蝕,會導致脈絡滯阻,並誘發各種痧症的發生。痧症的畲醫治療可以分為針刺、挑針與挑病珠、放血與拔火罐、刮痧、撮痧、淬痧、搓痧。
六神即是六髒(心、肝、肺、脾、腎、膽)的簡稱。畲族崇尚六神,認為六神受損就會得六神病。畲醫治病往往把時辰連在一起診斷,按照十二時辰與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周而復始。六神病需及時採用六神草治療,根據不同時辰,不同部位,不同症狀,辨證施治方為有效。
申報編號:Ⅸ-13
申報地區:浙江省麗水市、福建省羅源縣
畲藥簡述:畲族藥材主要以植物為主,隨采隨用,講究新鮮。畲族開發了利用了數百種植物藥源,還採取了對野生藥進行栽培訓化、興辦藥場、房前屋後或庭院內栽種等措施。

醫學概述

畲醫簡史:

為預防疾病,畲族人民家家戶戶都會自備一些青草藥,自用或互相饋贈;畲醫為人治病多數使用自采的青草藥,或用針灸、抓痧等療法配合治療。畲族人民在與疾病作鬥爭中積累防病治療的經驗,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醫藥,它與中醫藥淵源相通。

畲醫理論:

畲醫認為人的生命由心、肝、肺、脾、腎、膽六髒的神來主宰(通常簡稱“六神”)。“六神”各司其職,指揮人體三十六骨節,七十二筋脈,十二條血路,二十八脈活動。畲醫將疾病分為寒、風、氣、血症和雜症五大類,每類又根據症狀分為72種。

診斷方法:

望診、問診為主,偶有切脈。

畲族醫藥理論特點

畲族醫藥理論產生於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獨特的自然環境,與中醫有著很深的淵源。在長期的民族遷移過程中畲族吸納了苗、瑤、壯等少數民族的醫藥理論精華,發展了本民族醫藥文化,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畲族醫藥理論體系。通過深入民間調查、查閱有關醫學文獻和相關地方史志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畲族醫藥理論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寒涼為主,內外兼治

據文獻記載和畲族語言學考證,隋唐時,畲族主要聚居在粵、閩、贛三省交界地帶,所處地域多雨潮濕,瘴氣流行,極易引發瘧疾、結核病、絲蟲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婦女病等,嚴重威脅畲族民眾的身體健康,在這種情況下,畲族民眾積累和掌握了與疾病作鬥爭的經驗,逐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醫藥理論。明、清時,隨著畲族遷徙區域的變化,民間“痧氣”致病說開始形成。畲族民間將身體不適、精神不爽、頭痛胸悶、四肢乏力、嘔吐、腹部脹痛等,統稱為“痧”。認為“痧”屬熱證,夏暑之季易發,為熱與濕阻滯於皮表,影響臟腑尤其是脾胃功能而發病。
畲族地區氣候炎熱,古之“瘴氣”,今之“痧氣”,皆為熱毒,民間治療多以清熱解毒藥為主。同時,也強調“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辨證施治法。注重內服外治,內治服青草藥,用藥偏寒涼,外治則刮痧、抓痧等,內外兼治,二者並重。

二、“六神”治病,擅長外療

畲醫認為,人的生命由心、肝、肺、脾、腎、膽六髒的神來主宰,“六神“即是六髒的簡稱。“六神“各司其職,協調人體三十六骨節、七十二筋脈、十二條血路、二十八脈。病人多為風寒所襲或氣血不調所致。氣血旺盛,筋脈順暢,生命活動正常,身體健康;若氣血不足,筋脈不暢,人的身體就羸弱;若氣血不調或氣血衰弱,筋痙脈止,則生命運動就停止。
畲族崇尚“六神“,認為“六神“受損就會得“六神病“(也稱六辰病)。畲醫治病往往把時辰連在一起診斷,認為人體有十二處氣血調和往來,按照十二時辰與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周而復始。若某一處受傷,就會血脈不暢,導致內傷,常出現每天定時畏冷,甚至寒顫,但不發熱,寒顫漸減後疲乏無力、失聲、咳血、喘憋等。通過問診辨清病因,對症施藥。“六神“病需及時採用“六神草“治療,根據不同時辰,不同部位,不同症狀,辨證施治方為有效。現代畲醫在此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六神”說。如畲醫蘭天賜認為,白血病乃人體氣血不暢,瘀積而成,他認為“六神草”可治白血病,並經二十多年臨床實踐,取得明顯療效。
畲醫擅長外治和正骨、接骨療法。畲醫對傷的治療強調新舊傷與輕重傷,按時辰辨證治療。治療多以青草藥為主,輔以動物內臟或肌肉,取其通絡活血之性,使邪去正安,氣血旺盛,達到恢復健康之目的。正骨、接骨療法,手法獨特,捏、搓、推、拿、提、按、端、擠、鏇、轉、展、伸,因勢利導,資以整復。復位後外用小竹片或杉樹皮固定,再用寬2~3寸的青布包紮,3~9天調整夾板一次,繼續上藥,直至痊癒。

三、以食為補,注重節氣

畲族民間歷來重視食物的補益作用,畲族地區廣泛流傳“九藥不如一補”的說法。強調以髒補髒,認為禽畜的內臟或肌肉與人體相應的內臟或組織有著某種特殊的補益關係。注重食物涼熱屬性,體質寒者要用熱性食物,體質熱者要用涼性食物。提倡“以防為主”,強調未病先防,練功健身,以達扶助正氣而邪氣自退、不藥而愈的目的。
畲族居住地區氣溫高,汗多傷氣,加之繁重的體力勞動,體力消耗過大,所以畲族人口患病多虛實錯雜,難以下藥,對此畲醫創造性地將藥攻與食補有機結合起來,療效較好。如畲族民眾在四季更替或節氣轉換時,常採藥備於家中,根據節氣變化,選擇涼熱屬性之家禽或動物(通常宰殺雞、鴨、兔或羊等,也用狩獵之物)配以青草藥燉服,以補益身體,消除疲乏,增強體力,效驗顯著,充分體現了畲醫以食為補的觀點。

四、因人因時,依法而動

畲醫認為,用藥應因人、因地、因時而靈活變通,“依法而動”,不能機械,才能攻補恰當,藥到病除。如春夏季節,人體陽氣升發,皮腠開泄,治療外感疾病則不能用辛溫發散的藥物;秋天氣候乾燥,用藥宜偏潤;冬季寒冷,溫藥可適當加量。居于山區的患者多為風寒濕氣所侵,治宜祛風散寒;居於平原地區的患者常發熱多汗,當慎用溫熱藥。老少患者,用藥宜輕;青壯年患者,用藥稍峻無妨;婦女在經期及妊娠期慎用峻下破血藥

畲醫特色療法

針灸療法

畲醫針刺療法與中醫的針灸不盡相同,注重部位,多用銀制三棱針,有挑針與刺針之分,挑針又有輕挑與重挑之分:輕挑醫者斜握銀針,針尖露出半米粒,在表皮上重壓上挑,以不出血為度(有時也有出現小血絲);重挑在表皮上挑出血絲,有的挑後還要從針口中擠出血珠。畲醫認為人體生病是因體內氣血不調,輕針調其氣血,放血去掉瘀血,使血脈流通。針刺多採用重針,一般不留針。灸法所用艾絨一般自製,每塊都比較大,多用隔姜或隔鹽灸,一次僅1-2塊,也有直接灸,多數用於慢性病,灸後易形成癍痕,也有稱癍痕灸。

祝由治病

祝由科在金元時期是中醫十三科之一,到了清代不到九科之中,後又列為禁科;但在畲族地區仍在沿用,部分民眾也信仰。少數畲醫套用祝由科的咒語、符錄等形式治療皮膚病、癤癰、魚骨鯁喉、蜈蚣蛇蠍咬傷、小兒受驚、精神病、難產、“掃風”等疾患,亦偶有治癒者。現代有些學者認為“祝由”屬醫學心理學範疇,在醫學中有一定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