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異物入耳是指因外來異物誤入外耳道,所致的以耳內不適或伴瘙癢感,甚至疼痛、耳鳴等為主要症狀的外耳疾病,又稱外耳道異物。外來異物包括了一切可進入外耳道的動植物及非生物類異物。
歷代中醫文獻根據進入外耳道異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如《肘後備急方·卷六》中有“百蟲入耳”、“蚰蜒入耳”、“蜈蚣入耳”、“耳中有物”等,《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六》中有“飛蛾入耳”、“蚊蟲入耳”等等。
病因病機
本病多見於兒童,因其年幼無知將異物塞入耳內。成人多為挖耳或外傷遺留物體於耳內,或野營露宿昆蟲入耳,工作中意外事故異物濺入耳內。根據異物種類不同,一般可分以下三類:
動物類異物
包括蚊、蠅、蟑螂、飛蛾、螞蟻、水蛭、蛆等一類可能進入耳道的小動物,多在夜間睡覺等情況下偶爾飛入或爬入耳內,在外耳道爬行、騷動而致病。
植物類異物
包括穀類、豆類、小果核等,多因小兒年幼無知,玩耍時將異物塞入,或勞動中迸入,這類異物遇水體積膨脹,可阻塞耳竅而為病。
非生物類異物
包括小石塊、沙粒、鐵屑、木屑、小玻璃球、斷棉簽、樹枝、火柴棒、紙團等,常因不慎進入或小兒無知塞入或因挖耳、治療、外傷時進入耳道,若為銳利異物,可刺傷耳道肌膚,若為較大之異物壓迫耳道,使局部肌膚受損或脈絡不通而致病。
臨床症狀
耳內可有耳鳴、耳痛、搔癢、聽力下降、眩暈、反射性咳嗽等,輕者可無明顯症狀。
根據異物的種類、形態、大小和所在部位,而有不同的症狀。一般來說,動物類異物或形體較大,尖銳、有刺激性異物,症狀較明顯;體小而光滑,無膨脹性、刺激性異物,其症狀較輕或無明顯症狀。
動物類異物進入耳道後,在耳道內爬行、騷動,使患者躁擾不安,引起難以忍受之痛癢,或刺激鼓膜產生擂鼓樣耳鳴及眩暈,甚至導致鼓膜穿孔、出血;異物較大或植物性異物遇水膨脹阻塞耳道,可致耳鳴、聽力下降、眩暈、耳痛、反射性咳嗽等,壓迫較甚者可致外耳道肌膚紅腫、糜爛、疼痛。若異物嵌頓外耳道峽部,則疼痛較劇。
診斷要點
1.病史,多有異物入耳史。
2.根據臨床症狀。
3.局部檢查,外耳道檢查,有異物存在,即可作出明確診斷。
辨證論治
辨治思路:本病的治療,以外治為主,通過各種方法,將異物取出為治療原則。根據進入外耳道異物的種類、形態、大小和所在位置的深淺,選擇適當的方法取出異物。
動物類異物
先用植物油、酒、薑汁、地卡因等滴入外耳道內,使蟲體失去活動能力,然後用鑷子取出,或用外耳道沖洗法。使用此法時應注意,在蟲體未失去活動能力前,不宜貿然取出,以免引起騷動更甚,損傷耳道皮膚或鼓膜。古書曾記載有在暗室中以亮光貼近耳部將蟲誘出。
不規則異物
應根據具體情況用耵聹鉤或槍狀鑷取出,耵聹鉤應沿外耳道壁與異物的縫隙或外耳道前下方進入,將異物鉤出。對已膨脹、體積過大的異物,可挾碎成小塊,分塊取出,或先用95%乙醇滴入,使其脫水縮小後,再行取出。
圓球形異物
可用刮匙或耵聹鉤,沿外耳道壁與異物間的縫隙伸到異物後方,然後輕輕地將異物向外撥動。切勿用鑷子或鉗子挾取,以防異物滑入耳道深部。
質輕而細小異物
可用凡士林或膠黏物質塗於棉簽頭上,將異物粘出,或用帶負壓的吸管將其吸出。細小能移動異物,亦可用沖洗法將其衝出,沖洗時應注意勿正對異物沖洗,以免將異物沖入深處。遇水膨脹、易起化學反應、銳利的異物,以及有鼓膜穿孔者,忌用沖洗法。
其他
對於躁動不安不合作的兒童,而異物又較難取出時,可考慮在全身麻醉下取出異物。若因異物損傷而致耳道肌膚紅腫、焮痛、糜爛等症,可參考“耳癤、耳瘡”治療。
預防調護
1、發現有異物入耳,應到醫院取出,不要自行盲目挖取,以免損傷外耳道皮膚及鼓膜或將異物推向深處。異物取出後,外耳道應保持乾燥與清潔,以防外邪乘虛入侵。
2、戒除挖耳習慣,以免斷棉簽、火柴棒等物遺留耳內。加強對小兒的看護,教育小孩不要將細小物體放入耳內。
3、野外露宿者,應加強防護,以防昆蟲入耳。
預後轉歸
預後良好,如動物類或較大異物損傷鼓膜,則會影響聽力。
病例
2013年11月,媒體報導稱,蒲公英花種進入了一名1歲4個月的女童然然(化名)的耳道,並開花生根。蒲公英花種已經完全潛進孩子的耳朵里去,占滿耳道壁,輕輕一碰就會出血。如果不治療,種子還會吸附耳膜,長到腦幹里。11月26日下午,醫生通過手術,取出異物後,將其拉直長約2厘米。
常見耳科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 | 中耳炎 | 突發性耳聾 | 聽神經瘤 | 耳癤 | 鏇耳瘡 | 耳鳴 | 耳癤 | 耳瘡 | 鏇耳瘡 | 耳廓痰包 | 斷耳瘡 | 耳脹 | 耳閉 | 膿耳 | 膿耳變症 | 耳根毒 | 膿耳口眼喁斜 | 黃耳傷寒 |美尼爾氏綜合症| 耳眩暈 | 異物入耳 | 耵耳 | 耳殼流痰 | 暴聾 | 久聾 | 聾啞症 | 耳瘺 | 耳痔| 外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