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耳瘡是指外耳道的瀰漫性紅腫瘡瘍,以外耳道瀰漫性紅腫、潰瘍、滲液等為特徵。相當於西醫的瀰漫性外耳道炎。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的“瀰漫性外耳道炎”可參考本病進行辯證施治。
病因
外因多為污水浸漬、挖耳損傷、耳道不潔等,風濕熱邪,上犯耳竅;內因多為肝膽濕熱鬱蒸,上攻耳竅;若病久則血虛化燥,耳竅失養。
病機
1、風熱濕邪,上犯耳竅
多因挖耳損傷外耳道皮膚,風熱濕邪乘機侵犯,或因耳道不潔,污水入耳,或因膿耳之膿液浸漬,濕郁化熱,風熱濕邪犯耳,與氣血相搏,致生耳瘡。
2、肝膽濕熱,上攻耳竅
濕熱邪毒壅盛,引動肝膽火熱,循經上犯耳竅,蒸灼耳道,壅遏經脈,逆於肌膚而生耳瘡。
3、血虛化燥,耳竅失癢
久病不愈,陰血耗傷,血虛化燥,耳竅肌膚失於濡養而致病。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多發於氣候濕熱的季節或地區。
2、發病前多有膿耳、挖耳史,或游泳、沐浴污水入耳病史。
3、耳內疼痛或輕或重,講話、咀嚼、張口時疼痛加重,或伴耳內作癢。
4、檢查見外耳道皮膚瀰漫性紅腫糜爛,有少許粘膿性分泌物,病變可延及外耳道口,外耳道因腫脹而變狹窄。可伴耳前後皮膚紅腫或核腫痛。
5、慢性者,病程較長,檢查見外耳道狹窄,外耳道皮膚粗糙、增厚,輕度糜爛、結痂。病變可波及外耳道口;若波及耳膜可伴耳鳴、聽力減退、光錐消失,耳膜標誌不清。
病證鑑別
耳癤:是指發生於外耳道的癤腫,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紅腫、突起如椒目為其特徵。
鏇耳瘡:是指鏇繞耳廓或耳周而發的濕瘡,以耳部皮膚潮紅、瘙癢、黃水淋漓或脫屑、皸裂為特徵。
相關檢查
耳部檢查:耳屏壓痛,耳廓牽拉痛,外耳道瀰漫性紅腫,可有少許分泌物。反覆發作者,可見外耳道皮膚增厚、皸裂、脫屑,甚則外耳道狹窄。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風濕熱邪,上犯耳竅,故耳道紅腫;風熱邪盛,則耳癢、灼熱、疼痛;濕熱邪盛,則耳痛、滲液;頭痛、發熱、惡寒、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外襲之證。肝膽濕熱上蒸耳道,薰灼肌膚,故耳道瀰漫性紅腫;濕熱盛,則肌膚糜爛,耳道滲液;肝膽熱盛則口苦、咽乾、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為肝膽濕熱之證。久病氣血虛損,耳竅失癢,邪毒久羈,故耳癢、耳痛反覆發作;血虛耳竅失癢,故耳道皮膚增厚、皸裂、結痂;舌質淡、苔白、脈細數為氣血虛之證。
治療原則
瀉火、解毒、止痛。
證治分類
內治
(一) 風熱濕邪,上犯耳竅
症狀:耳痛、耳癢、耳道灼熱感,伴頭痛、發熱、惡寒。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檢查見耳屏壓痛,耳廓牽拉痛,外耳道瀰漫性紅腫,或耳道潮濕,有少量滲液。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祛濕。
方藥:銀花解毒湯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連翹、地丁、黃連、夏枯草、丹皮、犀角、茯苓。
(二) 肝膽濕熱,上攻耳竅
症狀:耳痛,牽引同側頭痛,口苦,咽乾,可伴有發熱等症。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檢查見耳屏壓痛,耳廓牽拉痛,外耳道瀰漫性紅腫、糜爛,滲出黃色脂水。
治法:清瀉肝膽,利濕消腫。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梔子、黃芩、澤瀉、車前子、當歸、柴胡、生地、甘草。
(三) 血虛化燥,耳竅失癢
症狀:病程較長,耳癢、耳痛反覆發作,全身症狀不明顯,舌質淡,苔白,脈細數。檢查見外耳道皮膚潮紅、增厚、皸裂,表面或見痂皮。
治法:養血潤燥。
方藥:地黃飲加減。
常用藥:生地、熟地、首烏、當歸、丹皮、玄參、白蒺藜、僵蠶、紅花、甘草。
外治
1、外敷:可用黃連膏、紫金錠等局部塗敷。
2、滴耳:可用清熱解毒的中藥製成滴耳液滴耳。
針灸治法
耳痛較甚者,可針刺合谷、內關、少商等穴,以疏通經脈、瀉熱止痛。
其他療法
可配合局部超短波理療或微波理療。
轉歸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
預防調護
1、避免挖耳及污水入耳。
2、及時治療膿耳,以免膿液長期浸漬耳道而為病。
3、注意耳部衛生,及時清理耳道分泌物及痂皮。
4、患病期間,忌食辛燥食品,以防火熱、濕熱內蘊,加重病情。
文獻摘要
1、《外科正宗·卷之四》:“浴洗水罐竅中,亦治耳竅作痛生膿。”
2、《證治準繩·瘍醫·卷之三》:“耳瘡屬手少陽三焦經或足厥陰肝經血虛風熱,或肝經燥火風熱,或腎經虛火等因,若發熱焮痛屬少陽厥陰風熱,用柴胡梔子散;若內熱癢痛屬前二經血虛,用當歸川芎散;若寒熱作痛屬肝經風熱,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川芎;若內熱口乾,屬腎經虛火,用加味地黃丸,如不應,用加減八味丸,余當隨證治之。”
常見耳科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 | 中耳炎 | 突發性耳聾 | 聽神經瘤 | 耳癤 | 鏇耳瘡 | 耳鳴 | 耳癤 | 耳瘡 | 鏇耳瘡 | 耳廓痰包 | 斷耳瘡 | 耳脹 | 耳閉 | 膿耳 | 膿耳變症 | 耳根毒 | 膿耳口眼喁斜 | 黃耳傷寒 |美尼爾氏綜合症| 耳眩暈 | 異物入耳 | 耵耳 | 耳殼流痰 | 暴聾 | 久聾 | 聾啞症 | 耳瘺 | 耳痔| 外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