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畢業文盲一詞,來源於2013年7月在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一位網友吐槽稱:“很多年前,我能做三角函式,解多元高次方程,會畫大氣環流圖,看得懂電路圖,如今我就是個文盲。”這段網友的吐槽代表了很多人真實的心聲,由於中學時一些課程在以後的生活中不實用,走出校門的時間一久,很多人都變成了畢業文盲。
現象
一項對521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8.6%的受訪者表示大部分已不記得中學時代所學的知識,只有2.5%的受訪者表示還都記得。其中,數學、化學與物理成為被忘記得最厲害的三門課程。
50.8%的受訪者表示偶爾會用到中學時代學到的東西;18.6%的受訪者表示從來沒用過,表示經常在用的受訪者僅占8.6%。
原因

1、人們在中學時代花費的學習時間最長,但知識的效用卻最低,問題主要在學知識的目的和手段上。
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試,學知識的手段主要是通過做題,教學與生活大多數是脫節的,學生們不知道這個知識是怎么來的,有什麼意義,自然就不會對知識感興趣,此後也就遺忘了。
2、由於中學時代的基礎知識脫離生活現實、沒有實用性;
4、由於強調死記硬背,導致學生短期記憶;
5、強調理論知識,忽略實踐能力;
6、學過就忘,缺少趣味性,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當文史地變成一個個僵硬死板的考點,數理化只是一道道紙上談兵的題海,激發創造,學以致用,都只能是空談。這樣的學習,靠的是死記硬背,剩下的只是一地雞毛。
網友建議
網友希望中學教育應該做出改變。主要觀點如下:
1、教育應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應減少死記硬背,注重思維能力訓練。
3、其他的建議還有:增加實用性學科;考試減少問“是什麼”,多問“為什麼”和“怎么做”;增強知識的趣味性;徹底改革應試教育;拒絕題海戰術等。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07月
![]() | ![]() |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 |
2013年07月IN辭彙總 | |薪資購買力| 外向孤獨症| 首席驚喜官|自戀流行病 | 隱性空巢 | 前置消費者| 冬粉電影 | 三養女 | 職胖族 | 眯眼運動 | 謙虛自誇 | 短期出家 | 袋鼠式養育 | 網怒症| 壞品位消費 | 網路摸魚 | 80分女人 | 陪游保姆 | 閃違族 | 空調依賴症 | 掌紋整形 | 道歉公司 | 近視相親 | 左耳情話 | 暑期病 | SNS相親 | 白領寄生蟲 | 1小時消費 | 閨蜜經濟 | 畢業文盲 | 游泳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