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犢淮南

基本信息

留犢淮南
拼音: liú dú huái nán
解釋:原指壽春令時苗離開淮南時,將來時帶來的黃牛所生的一牛犢留在淮南。後比喻為官清廉。
出處: 《三國志·魏志·常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居官歲余,牛生一犢。及其去,留其犢,謂主簿曰:‘令來時本無此犢,犢是淮南所生有也。’”
典故:東漢建安年間,壽春令時苗,用黃牛駕車來到八公山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上任後,清風惠政,深受百姓愛戴。卸任時,黃牛生一小牛,手下人勸他把小牛帶走,他卻說:“小牛是吃八公山的草、飲淮河的水長大的,我怎能占為己有呢?”於是,留下小牛犢欣然離去。後人為了紀念他,把他居住過的巷子叫做“留犢祠巷”,小牛飲水的池塘稱之為“留犢池”。為此,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由衷讚美道:“街東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綠錢生;幽人獨來帶殘酒,偶聽黃牛第一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