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3年

公元353年

公元353年,癸丑年(牛年);東晉永和九年;前涼建興四十一年;代國建國十六年;前秦皇始三年;前燕元璽二年。

事件

(圖)公元353年公元353年 蘭亭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時為會稽內史的王羲之,邀請名士謝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陰縣(今紹興)的蘭亭,舉行盛會,匯詩為集。王羲之乘興寫序。即是流傳至今的《蘭亭序》。王羲之楷書師法鍾繇,草書學張芝,亦學李斯、蔡邕等。博採眾長。此序以行書體書寫,是王羲之生平傑作。自南朝以來,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現存最能體現其風神的是唐代的摹寫本。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創造出一個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豐軀,且賦予各自的秉性、精神和鳳儀;或坐、或臥、或行、或舞、或歌,雖尺幅之內,群賢畢至,眾相皆現。

東晉永和九年(353),敦煌石窟中的莫高窟工程開始營造。敦煌石窟由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峽口小千佛洞四窟組成,規模巨大。其中莫高窟最為著名,工程亦最大,藝術成就最高,其他幾處均為其分支。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東南25公里處,在大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的大泉溝西岸玉門礫岩綿延3里多長的崖壁上。從東晉時開鑿後,經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歷代增修,現存洞窟550餘座。莫高窟由上至下,分層開鑿,最多可達四層。因所在崖壁石質鬆脆,不宜雕刻,所以石窟內的藝術精品多為大型壁畫和塑像。現存洞窟中有469窟存有精美、細緻的壁畫和塑像,保存了歷代塑像2000多座,壁畫50000多平方米。壁畫上畫著關於佛教的神話故事,內容豐富多彩。所畫形象逼真,生動活潑,栩栩如生,尤其在細微處見功夫,衣褶、紋飾、肌肉、表情等恰到好處,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準。

人物

張祚,字太伯,晉安定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人,文王張駿庶長子,353年廢哀公張曜靈自立前涼國君。張祚初為長寧侯,在哀帝張曜靈時任持節、督中外諸軍、撫軍將軍、輔政。張祚自恃手握兵權而專橫霸道。公元353年廢黜哀公張曜靈自稱大將軍、大都督、涼州牧、涼公,公元354年稱帝,改元“和平”。追崇曾祖軌為武王,祖寔為昭王,從祖茂為成王,父駿為文王,弟重華為明王。立妻辛氏為皇后,弟天錫為長寧王,子泰和為太子,庭堅為建康王,耀靈弟玄靚為涼武侯。

古蹟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飲酒賦詩,王羲之親為作序並書寫,稱為《蘭亭序》,是中國書法的絕代佳作,真跡已失傳。蘭亭,在今浙江紹興市西南10餘里,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51歲,還在會稽當官。蘭亭在紹興的西南部,離城約13公里。因一代書聖王羲之,於公元353年在此寫成絕世佳作《蘭亭集序》而名騷乾坤,稱譽1600多年,被後人崇為書法聖地。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歷經了前秦、北涼、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朝代,共留存大小洞窟491座,塑像2400多軀。莫高窟採用木構建築,現多已毀滅,僅存唐宋時期的木構窟檐5座。這些塑像、窟檐和45000餘平方米的壁畫一起,構成了完整的敦煌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