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少年[社會問題]

留守少年[社會問題]

農村留守少年一直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或許是因為或相對來說,留守少年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個人的健康和安全更易受到傷害,因而更易引起社會關注。眾所周知,留守孩子無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往往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等親屬隔代教育、隔代管理。但國中階段的留守少年則不是這樣,他們正處於自主欲望日增、叛逆性漸強的階段,隔代長輩無力管教。與以前的同事聊天得知,目前農村留守少年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竭力自塑自己的“獨立王國”,處於管教失序狀態。

概念

留守少年與留守兒童本意相同。只是在年齡上稍作改動。特質14周歲到18周歲之間的因父母外出務工,獨自居住農村或投靠親戚的農村青少年。

現狀

留守少年留守少年

農村留守少年一直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或許是因為或相對來說,留守少年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個人的健康和安全更易受到傷害,因而更易引起社會關注。眾所周知,留守孩子無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往往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等親屬隔代教育、隔代管理。但國中階段的留守少年則不是這樣,他們正處於自主欲望日增、叛逆性漸強的階段,隔代長輩無力管教。與以前的同事聊天得知,目前農村留守少年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竭力自塑自己的“獨立王國”,處於管教失序狀態。

困境

留守少年留守少年

首先,留守少年的經濟支配能力大大增強。多數家長外出打工較前些年收入有所增加,其存在“以多給些生活費來補償情感關懷缺失”的心理。與年齡較小的留守兒童的生活開銷均由隔代長輩主導不一樣的是,國中階段的少年基本上吃住在校,家長寄的生活費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是大部分交給孩子支配。經濟支配能力的增強是這些缺乏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留守少年“脫求學之正軌”的直接誘因。

其次,隔代長輩既無法支配留守少年的經濟,更無法引導下一代的學習和生活,更不用說進行批評教育了。這自然是因為如今孩子少,隔代長輩對其“寬有餘,嚴不足”,孩子“不聽話,不好管教”就成為當下農村一種普遍的感慨。
基於留守少年的這種生活背景,其淪為“犯罪後備軍”就絕非杞人憂天。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少年期,孩子個人價值觀正處於構建階段,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感染。在當前社會上不良誘因瀰漫的環境下,如果對留守少年可能出現的不良傾向不及時地加以矯正,就很容易出問題。

犯罪成因

同一社會形態的同一國家,在一國經濟的不同發展時期,表現出的犯罪現象與類型也不盡相同。經濟蕭條期大多呈現暴力取財型與尋釁滋事型犯罪現象,經濟上升期或快速發展期則出現職務犯罪與破壞社會管理秩序犯罪現象居多。因此,分析某一犯罪現象攀升的原因,必須有的放矢,採用實證研究方法,探討犯罪現象產生的共同原因與表現出的共同特徵。農村留守少年這一特殊群體,由於其本身的特殊性,注定其犯罪因由與犯罪特徵的非常性。就其犯罪特徵綜括起來有以下表現。
第一,犯罪類型多為暴力型。由於嚴重缺失親情撫慰,其犯罪往往表現出不計後果,隨意性強,盲目性大,手段殘忍。第二,模仿特徵明顯,手段花樣不斷翻新。且模仿成人作案多表現為智慧型性、暴力性和預謀性犯罪。過去,少年作案手段是採取原始的、簡單的手段,如扒竊、順手牽羊、挖洞、鑽門洞、翻牆入院、撬門扭鎖,如今,少年作案也開始採取快速、科學、技術的手段,如開車行竊、麻醉、移屍、破壞現場;適用玩具槍、獵槍;蒙面、戴手套、綁架、寫恐嚇信等。第三,團伙犯罪突出,破壞性大,打擊難度大。往往模仿武俠小說、武俠影片中的幫派活動形式,結夥成幫、結夥成派,共同進行犯罪活動。第四,流竄犯罪嚴重,犯罪低齡化,且低學歷者居多。其中文盲、國小學歷與國中學歷者占有大幅比例。
綜上所述,留守少年群體犯罪所表現出的與成年人犯罪之不同特徵,說明了農村留守少年犯罪現象產生的原因的特殊性。從心理角度分析,農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第一,獵奇心理。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然而由於他們的社會閱歷淺,是非判斷能力弱,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缺乏良性的誘導,從而容易隨心所欲,誤入歧途。最主要表現在色情犯罪、網路犯罪與毒品犯罪等方面。第二,僥倖心理。行為人往往基於一定的需要產生出行為的動機,但同時意識到該行為的不當性,因而對於放棄還是繼續實施該行為產生了強烈衝突。有些個體在面臨某種強烈的利益誘惑時不願放棄該行為,而寄希望於該行為之不被發現,從而逃避該行為可能帶來的羞辱、懲罰等不利後果。正是這種僥倖、投機心理,促使未成年人去實施犯罪行為。第三,盲從心理。由於年少不更事,缺乏辨別是非、美醜能力,往往不加區分地去模仿影視中幫派活動的形式,結夥犯罪。有的則由於受到成年犯罪人的教唆、誘導與脅迫,而盲目服從,稀里糊塗地走上犯罪道路。第四,報復心理。留守少年自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容易受到侵犯。同時缺乏良好的人生與道德觀的教育,心理不健康,遇事不沉穩,控制力不強,報復情緒濃,受到委屈無法承受,遇到不順心易生妒恨,繼而進行報復。
自然,引發犯罪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以上只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予以剖析而已。然而從犯罪學的角度分析,農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原因還應包括如下社會因素:
首先,學校教育的缺失,尤其表現為不良的學校風氣。具體體現在學校中的人際關係、學習氣氛和紀律狀況不符合一般的社會期望和道德要求的現象。學校是培養人健康成長的地方,因此,學校制度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應當有利於兒童和少年學生的成長。但是,風氣不良的學校會促使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的產生。國外研究表明,不同學校的少年犯罪率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學校的少年犯罪率很高,有的學校的少年犯罪率很低,的確存在著一些少年犯罪率很高的“少年犯罪學校”。究其原因就是學校教育所表現出的差異性。同時,在目前“升學率乃學校生命線”指揮棒的驅動下,絕大多數學校只片面追求高升學率,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與心理健康的關注,繼而導致學生兩級分化。對所謂的“問題學生”,儘管學校發現了問題所在,也往往趨向於只片面看到成績差的表象,而忽視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其養成健康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文化薰陶的過程。犯罪學的實證研究表明,置身於低層次文化氛圍中的個體,因其人格形成上的缺陷,如需求層次低、社會責任感淡漠、缺乏自制力、行為趨向於粗暴等,不僅犯罪率較高,而且往往易於實施暴力犯罪和激情性犯罪,犯罪動機也大多源於滿足感官刺激和物質利益的需要。
其次,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環境是指個體置身於其中的整個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不良的社會環境催促著農村留守少年犯罪動機與犯罪意圖的形成。由於受暴力音像製品的影響及周圍沾染了不良行為的所謂“朋友”的慫恿,意志薄弱的留守少年便會萌發嘗試、模仿、尋求新鮮感、刺激感的欲望,不惜以身試法,獲取一時的快感,走上不歸之路。
最後,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承擔著教育子女、使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能夠內化為他們人格結構的組成部分的職能。這種內化過程其實質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過程中的言傳身教過程。由於父母長期遠離家鄉,嚴重缺乏與子女的正常溝通,導致這種言傳身教作用無法正常發揮,留守少年每天面對的除了孤單還是孤單,父母的榜樣作用無法在他們身上得到顯現。長此以往,留守少年的保護、尊重、安全和愛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抑或得到不當滿足。而這種情形越多越持久,對小孩心理破壞的機率就越高,從而抑制子女正常的情感發展,最終形成冷酷、粗暴、極其敏感和極端自私、具有攻擊性等不良心理定勢,為日後走上犯罪道路埋下隱患。

解決建議

國家未有關檔案出台。只能參考社會輿論檔案及規章制度
留守兒童問題是伴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產生,並將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關係到未來人口素質勞動力的培育,關係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也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就必須從法律、制度層面整體地加以考慮和解決。
(一)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學校建設,讓留守兒童儘量住在學校。
(二)建立多種形式的留守兒童的保護網路。比如建立以父母,親屬為主體的家庭監護網路,以基層組織為主體的管理網路,以學校老師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路等,對留守兒童給予對口的幫助。
(三)調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戶籍差別,並將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與城市民工子女入學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農民工“市民待遇”,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四)各級政府特別是教育部門應該給予一定的扶持和幫助,政府應合理分擔留守兒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謂的借讀費和擇校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