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1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異名
甘松膏(《普濟方》卷四十八)。組成
蔓荊子 附子 細辛 續斷 皂莢 澤蘭 零陵香 防風 杏仁 藿香 白芷各60克 松葉 石南各90克 莽草30克 松膏 馬鬐膏 豬脂各1.8升 熊脂1.2升用法
上十八味,哎咀,以清醋1.8升 漬藥一宿,明旦以馬鬐膏等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外用澤發。功用
祛風生髮。主治
頭中風癢,白屑。
處方來源2
《御藥院方》卷八。
藥物組成
莽草1兩,防風2兩,升麻2兩,白芷2兩,薺苨2兩,蜣螂4個,驢鬐膏、豹膏(一作狗膏)、馬鬐膏、熊膏(一作雄鷂膏)、豬膏。
主治
髮鬢禿落。
製備方法
上以諸膏成煎各半升,合煎諸藥,沸則下,停冷復上火,3-5沸止,濾去滓。
用法用量
敷頭,擇當用之。
中藥方劑之生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