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看點
《生死學十四講》(余德慧著)主要看點:一、胡因夢、張德芬 兩大靈性導師聯袂推薦,超越生死的靈修第一課。二、台灣長銷近10年,再版10餘次。大陸首次引進。三、國內第一部生死學大作。超越《西藏生死書》《前世今生》的生命智慧。四、華文世界生死學開創者余德慧教授作品,台灣佛教界、哲學界、醫學界、身心靈界好評如潮。
本書面向讀者:一、所有靈性愛好者:最重要的生命課程,迷航指路,跳出生死迷霧,覺悟生命真相。二、重症醫生、病友、陪護者、親友:安心解脫,撫慰苦樂人生,不可錯過之書。
人生就是生與死的修行。余德慧教授以佛化哲學和海德格爾哲學出發,系統地探討生死學的內涵,將每個環節都剖析得澄明透徹。觀點比《西藏生死書》《前世今生》明確、理性,跳出了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作者在書中探索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如何處世行事,引領我們從死亡恐懼中學會觀照自己,跳出遮蔽,發現生命的真相,覺察出活著的意義,以便更好地活著
。
作者簡介
余德慧,台灣屏東人,1951年生,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張老師文化公司總顧問,現任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關係研究所教授、諮商與輔導心理學系主任,教學內容包括:文化心理學、宗教人類學、文化諮詢等。
余德慧早年從事臨床心理學,擔任心理學教授十餘年,之後因覺得人的世界跟文化、經濟、生活等息息相關,在加州伯克萊大學開始埋首於心理與醫療人類學,同時也浸淫於詮釋現象心理學、宗教與臨終照顧等研究領域。
近幾年來,余德慧在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擔任義工,大量接觸臨終病人,並在慈濟大學重新開設“生死學”課程。
著作有《詮釋現象心理學》、《中國人的寬心之道》、《中國人的自我蛻變》、《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契機與開悟》、《孤獨其實是壞事》、《男兒心事不輕彈》、《回首生機》、《感應之情》、《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生命史學》與《生死無盡》等。
張德芬序
不知死,焉知生
心靈工坊來信要求我為余德慧老師在內地出版的著作《生死學十四講》寫推薦序,我考慮再三,推辭沒有禮貌,但是要為我心目中重量級的靈性大師寫推薦序,真是有些壓力。
余老師在我的心目中,是和《當下的力量》、《新世界》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一樣層級的靈性作家,但是說實話,我一直沒有細讀過老師的著作,為本書寫序給了我第一次細讀老師作品的機會。
余老師的學問深厚,兼具理論和臨床,在我眼中,老師的著作應該是學術性大於實踐性。但是細讀完本書之後,驚喜地發現,老師的理論架構疊然有序,清楚明晰,但絕不失其實用性與生活性。鏗鏘有力的字句間,隱然流露老師悲天憫人的胸懷和情感,不時加上一些適合華人國情的小故事和老師自己的親身體會,感覺這本書的距離和我們好貼近。
雖然老師把“生死”的問題變成了一套學問,叫做生死學,並且在大學開班授課,但是他的研究心得卻是結合了學術與實證的經驗而來的。老師多年在醫院擔任照顧臨終病人的志工,親身體驗了自己研究的主題:生與死。
孔老夫子說過:不知生,焉知死。但是讀完了老師的著作,我的感覺卻是:不知死,焉知生。了解死亡、期待死亡、擁抱死亡,不但能夠讓我們活得更好,也讓我們擴大自己的視角,對人生有一番不一樣的領悟。
書中老師也說:生死學的雙重目的,就是讓我們了解自身活著的方式,以及讓我們了解另一種活著的方式,進而理解使生命活得更大的觀念,就是讓死亡變成一種存在。老師很多的說法和概念其實和《當下的力量》的基本理論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老師的語意更加的清晰明了(畢竟是以中文寫作的原創作品),而且加上我們東方哲學思想的很多元素,讓人更覺得親切。
存在,Being,也可以說是一種默存(默然存在)的存有,是不屬於我們這個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世界的。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受到心智自我(小我、ego)的控制,汲汲營營地向外去創造屬於這個塵世的東西,但是在生死學的教導下,每個人都可以更加地承認一個事實:“當死亡來臨,會將一切不是屬於真正的你的事物席捲而空”(參考拙作《遇見未知的自己》)。
很喜歡老師書中的比喻:我們普通人的狀態很像是在一個花盆之中,是一種無家可歸的飄蕩。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這種狀態,才會心甘情願地往大地的存有狀態開放。這也很像我們平常說的,我們都是大海中的浪花,要知道自己是屬於大海的,最終也要回歸大海。在花盆的狀態時要有覺知,知道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旅程,最終我們要落葉歸根回到大地(我們的天家)。
這種覺知不是很容易得到的,有時也叫做“決斷”或是“出離”。書中指出了死亡或是重病等重大的失落,會幫助我們加強這種決斷心,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心智自我向外創造的事物上。進而發現自己人生當中的優先權,何者重要,何者為次。
我也很喜歡老師指出的“遊戲三昧”的規則。當我們面臨生命的破裂時,靈魂其實才有了出口。我們一方面保持在世,用認真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但又不在世,帶著決斷(出離)的心情去接受事物自然衍生的結果,對生命的觀照保持這兩種態度。這樣就可以讓我們以不當真的心情因應人世,行住坐臥之間,不脫離遊戲的心情和本色,那就是:專心一意的“認真的不認真”。老師還舉了好些個遊戲三昧法的例子,大家可以好好去體會一下。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兼具知性、靈性與實用性的好書,祝福大家能夠在欣賞佳作掩卷之餘,都能體會到老師說的“諦念”,那就是:“過去繁花綠葉,萬般想法紛飛,突然這些東西都破掉了,不願意再去想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再投身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而然會升起“遊戲三昧”之心,笑看人世百態,享受日出月落。
自序
從2000年伊始,我接受慈濟大學通識中心的聘函,教醫學院三年級的“生死學”。自從1992年楊國樞教授邀我與他一起在台大開設“生死學”後,就一直沒有再開過,主要的原因是,在我的心底盤算,生死學畢竟是烏鴉嘴的學問,人人喊重要,可是有口無心,最好不要去碰這種既無功亦無德的學問。可是很奇怪,許多生死學相關的書籍並不乏讀者。我曾經問過許多人,才知道他們毫無猶豫地買《西藏生死書》,卻一直停留在第一篇。
解釋這種現象很簡單。每人都知道自己必死,但都無限期延長自己的死期,因為死亡來臨時我已經死亡,死亡未來臨時,我尚活著,何必徒增困擾。我相信在這理念之下,死亡的威脅才會如黑暗裡未曾現身的影子,不知何時襲來。
本來我把生死學當做“徹念之學”,也就是引導人從終極的立足點,重新審觀自己在世的理所當然,但是後來我放棄這念頭,畢竟人不是天生就具有超越性徵,甚至多數人根本連“超越”都不知道,即所謂以世間為天蓬的窄幅意識(narrow-awake consciousness),一直到自己的親人或自身面臨死亡,才發現更廣袤的意識系譜。我在緩和照顧病房當志工,與我的學生接觸病人及其家屬,看到有人的新意識開啟,也看到有人惶惑地掙扎於自己禁錮的窄幅意識。我從心存有意識者(無論病人或家屬)那裡,學習他們開啟的過程,也從禁錮者那裡,學習心存有意識無法開啟的過程。綜合這兩個過程,我才將生死學界定為“通往徹念的擺渡”,也就是說,我們要有個過程,將自己從禁錮的心智自我逐漸放開,朝向以寬廣的醒覺意識為基礎的活著。
確定這點之後,我無意中獲得凱薩琳·辛格(Kathleen Dowling Singh)在2000年剛出版的一本書,我暫將其譯為《在恩寵中逝去》(The Grace in Dying: A Message of Hope, Comfort, and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①,作者是個臨終關懷的心理師,非常具有深思,她緩慢地教導人們接近臨終者,並闡明臨終過程的完美返歸,以解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
我深受此書的啟發,決意以我熟悉的海德格爾著作《存在與時間》為經緯,從生死學的角度重解海德格爾的心意,沒想到居然是相通的,我才完全明白克爾凱郭爾、海德格爾的修行生活。這些帶有學院味道的哲人,可以說很符合學院裡教授生死學的典範,而又能夠把修行的必要性引介進來,不必訴諸於傳統的宗教修行。
宗旨既定,我就開始重開“生死學”課程。我的學生石佳儀、陳冠秀每堂都到課堂錄音謄稿。佳儀不但謄稿,也花了很多工夫修改增刪,引導我去增減一些內容,等於是我的共同作者。
目錄
Part I 生死學的鳥瞰 001
第一講 生死學將引領我們走向何方? 003
第二講 看見存在的遮蔽 020
Part II 生死學的進路 037
第三講 抵達無蔽的領會之前 039
第四講 生寄死歸 059
Part III 了解臨終過程 079
第五講 進入願有決斷 081
第六講 關鍵的重病現象 098
第七講 重病之後的生命時光 112
第八講 "脫離世間"的本質 131
第九講 病沉期咫尺的親近 144
第十講 背離世間,靈性呈顯 155
第十一講 擬像與觀,臨終最後的存在意識 163
Part IV 底線地活著 177
第十二講 瀕臨之心的修行路 179
第十三講 清淨無住,遊戲任自然 190
第十四講 終極的歸返原初 202
附錄一 余德慧近年研究與著作(1998-2002) 212
附錄二 延伸閱讀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