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說世道,談圓融,念好父母經,體味人間的智慧;講自然,論生死,看清真相與真我,洞悉生命的學問。“生命的學問”是一生中需要不斷學習的必修課,不論低潮還是高潮,我們都要給自己關注心靈的時間和空間,從傳統智慧中吸取能量,活出充滿關愛、智慧、喜悅、活力的人生。
內容簡介
你是否感到身心疲憊,有無法承受的壓力?你是否感到親情和人際關係都成為負擔?
怎樣避免情感變質,防止佳偶變怨偶?
怎樣幫助兒女走出欲理還亂的叛逆青春期?
這些是每個現代人一生中都會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智慧便是“生命的學問”。著名哲學家牟宗三說:“中國哲人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
本書雖然講述的是“生命的學問”,但既沒有故作高深的論道,也沒有盛氣凌人的說教。王教授他將源遠流長的儒、釋、道智慧融人現代生活,以平實話語娓娓講述人生智慧。讀來宛如與智者促膝談心,溫暖、平和,不時豁然開朗。
作者簡介
王邦雄,“華人世界莊子研究第一人”,功力在悠遠流長的儒、釋、道智慧,關懷則落在人生的各個方面。著作有《莊子道》《中國哲學論集》《老子道》《生命的實理與心靈的虛用》等,對學界及普通民眾皆有深遠影響。王教授還常在各地舉辦人生智慧講座,人氣極高。目錄
第一講 說世道第二講 說圓融
第三講 說生死
第四講 說宗教
第五講 說生命情緣
第六講 說父母經
第七講 說第二故鄉
第八講 說人文與自然
第九講 說生命本相
第十講 說真相與真我
精彩書摘
第一講 說世道人生有兩大需求:安全感與成就感
人是一個個體。不過,若只是一個人,生命會很孤單寂寞,所以我們會去找朋友。找朋友建立人際關係是人生最大的事業,因為我們從中會找到成就感。我有好多朋友,人緣很好,聲望因被接受的程度高而提高,這就是用成就感來換取安全感。有的人沒有朋友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但這也是人生的必經路。人際關係的主體是人,人不外乎人性。人性有兩大需求,一是安全感,安全感的獲得靠家庭、靠父母。從小到大,父母的愛就是我們最大的安全感,家可以保護我們。二是成就感,成就感大多來自外界。通過和同學、同事、朋友相處,我們漸漸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對這兩者,有時候我們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現在流行講“酷”。所謂“酷”是:你內心其實很想要、很在乎,是燃燒的熱情,但擺出來的姿態卻是冷漠,不在乎,這叫“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新新人類大概都是這樣,為什麼在乎而又說不在乎呢?在乎是因為我們的成就感,不在乎是因為害怕安全感受傷害,所以先擺出一副我不在乎的姿態。我想這就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兩難。一個從學校出來的新人,為人處世上自當採取一種學習的態度,那才是真正的成長。我們在學校里學的是知識和理論,把所學的知識和理論套用到社會則是要印證,所以一進入社會不要先想到自己能有多大的成就、利益,應該先想怎么跟人家學習。跟著先輩、前人的腳步,讓他們的智慧成為自己成長的養分,這樣才是比較好的態度。
我覺得,一個新人如果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感覺陌生,沒有受到照顧,那么這個機構要負責任。中國人比較保守,同事有時想關心你或照顧你,卻不知如何表達,我們缺乏溝通的渠道。另外有一種現象是擔心自己變成異類,如果同事都是男士,女士就會感覺像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單飛。這就需要男士們多一點體貼、一點照顧。體貼就是尊重少數族群,懂得怎么樣照顧他們、體會他們的感受,這是多數族群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