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
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點就是要把傳統農業改造成現代農業。根據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的觀點,完全以農民世代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為基礎的農業可以稱之為傳統農業。傳統農業處於低收益領域,而市場經濟總是將三要素,即土地,勞動和資金,從低收益領域配置到高收益領域。自從亞當﹒斯密以來就說:土地是娘、勞動是爹、資金是兒,如今傳統農業就是娘被征占、爹外出、兒嫌貧愛富,傳統農業就這樣走上了惡性循環。唯有發展高效的現代農業才是根本出路。而作為農業生態系統的市場主體—生態農莊正通過經濟體制的創新、思維觀念的提升、市場運作的突破;並以綠色生態為理念、產業化經營為目標、因地制宜為原則、有效管理為手段、科學技術為支撐、優質服務為後盾來發展現代農業。
特點
創新經濟體制
在家庭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發展多形式合作股份制。家庭分散經營因土地規模過小而效益不高的問題日漸突出,而合作股份制則能發揮規模效益。從規模經濟的角度,規模經營能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強化農業在國內和國際競爭的能力。隨著小城鎮的建設,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傳統農業的低產出導致農村土地閒置嚴重,這為規模經營提供了條件。生態農莊形成了“農莊主—經營管理者—直接勞動者”的三級經營管理格局。一些農莊將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三權分立(見表)。合作股份所有,分工經營負責,分紅收益,使經營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這個過程是不斷追求帕累托最優的過程。在土地流轉上,農民把土地租給農莊主,或折價入股農莊,農莊主僱傭農民做工。農民即是地主(或股東)又是工人。
表公社、家庭聯產承包、股份制農莊三者的三權歸屬
統包統籌的公社 | 家庭聯產承包 | 股份制農莊 | |
所有權 | 集體(不清晰) | 集體 | 集體(最大股東負責) |
管理權 | 集體(書記為代表) | 個人 | 集體(人才為導向) |
收益權 | 集體(不清晰) | 個人 | 集體(按股分配) |
提升思維觀念
思路決定出路,生態農莊把農業旅遊作為開發出路。農業旅遊是一種以農業為載體、集休閒娛樂、旅遊購物、綠色消費、返璞歸真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是將生產、生活及生態結合為一體的旅遊方式,是一種新興產業。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在此之外人類還有回歸自然的需求。隨著城市化、工業化步伐加快,城市生活環境變化,工作壓力增大的影響,農業旅遊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農業旅遊還具有很多現實意義,比如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村人到城市消費,以往一些擴大內需的措施也像抽水泵一樣把農村經濟向城市積聚,不斷拉大了城鄉差距。農業旅遊的發展能將城市人吸引到農村消費,他們給農村帶來了就業機會、衛生習慣、科技知識、先進觀念等,有利於縮小城鄉差距。生態農莊則正以體驗式行銷為手段,以人為本,以農為特色,以環保、綠色、健康為內涵發展農業旅遊。
突破運作模式
生態農莊以市場為導向,多渠道掌握市場信息,隨著市場調節的影響,根據供給的周期波動,及時調整生產。各農莊開始樹立品牌意識,將品牌由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到消費者的生活,再到消費者的信念不斷升華。特別是當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由溫飽型轉向健康型、營養型。傳統農業是化學農業,農藥化肥的無序使用使得人們談菜色變。生態農莊在健康這個主題上致力於打造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被傳統農業忽視的微量元素,成了生態農莊在營養這個主題上新的賣點,像鋅、鐵、硒、鈣等礦質元素,是人體的有益元素。
綠色生態理念
(1)環境友好
生態農莊涉及到農業旅遊,對資源與環境猶為關注。由於農藥、化肥、農膜過度使用,各類垃圾排放,工業廢水、廢氣、廢渣進入農田,農業環境污染已經相當嚴重。各類有害物質殘留既影響農產品質量,又危害人體健康。所以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或價值取向理應是生態型的。生態農莊的建立則符合了生態哲學的一些原理。
(2)資源利用合理
循環農業是由多種農業生物組成,進行封閉式的物質循環利用,由於各業之間“相繼而生成,相資而利用”,對農業自然資源轉化利用效率比較高。生態農莊在生產上普遍走循環農業道路,引入“雙鏈型”生態農業的新思路,利用生物食物鏈形成生態農業經濟鏈。
在生態農莊中建設沼氣池,使得園區無垃圾和糞便排放,並有效控制了糞便進入地表水體,避免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也減少了焚燒桔桿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一些農莊還用環保的電動車輛代替了傳統的機動車輛,做到整個園區無廢氣排放,節能減排;並建立污水處理設備,使園區無污水排放。
以沼氣池為樞紐,打造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使生態農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合理採用立體種養以提高光、熱、土地等資源的利用率。一些生態農莊的資源結構開始從“綠色農業”植物、動物的“二維”向“白色農業”植物、動物、微生物的“三維”轉變。
產業化經營
生態農莊開始以產業化經營為目標。在資源上聚零為整,發揮規模效應,而在具體項目上又化整為零,責任、效益承包到人,極大地發揮著人的主觀能動性,產生出最大的整體效益,並且向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寬:(1)向深度方面發展,即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我國的農產品加工業還相當落後,有很大潛力。各農莊都對特色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和包裝,有利於農產品銷售和存儲。(2)向廣度方面發展,即多元化經營。除傳統的種植、養殖外各農莊都普遍開發了垂釣中心、果樹認養、認種地塊耕作、自製盆景、飼餵動物、野外拓展訓練營、生態陽光餐廳、花卉苗木生產銷售等項目。
因地制宜
地域特色往往不可複製,地域優勢往往是較好的壁壘。特別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不能邯鄲學步,需走差異化道路。生態農莊都以因地制宜為原則來發展觀光農業。正所謂以正合,以奇勝。生態農莊開始在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大膽創新,走創意農業之路。
有效管理
經營生態農莊,有效管理必不可少,農莊的經營者一般是在工商業中較為成功的企業家,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管理知識。嘗試著跳出農業抓農業,以工業化的機制、手段、要素來改造傳統農業。生態農莊運用信息技術對採購、生產、銷售進行有效管理,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在人力資源方面農莊普遍注重員工培訓,把管理人換作經營人,把人當作關鍵的資源而非利用的對象。工作到人、責任到人、獎罰到人,確定使命設定目標,並有意識的塑造企業文化和打造戰略管理。
科學技術支撐
(1)科技種養
生態農莊以有利綠色食品生產、適合當地自然和經濟等條件、以特殊經濟價值和市場前景等為依據。進行科學選種。採用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降低成本,減少污染。運用物理和生物技術科學防治蟲害。建設溫室大棚種植蔬菜;套用噴灌、滴灌和地膜種植果樹;採用管道水培“報架式”立體栽培來培育花卉。像福建招寶生態農莊就以養殖珍禽為主要產業;一些農莊在有機大米的栽培中有效採用頻振殺蟲燈、黃板等物理防治方法,有些採用像稻蟹共養這種生物方法防治蟲害。
(2)機械化
農業機械化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利於緩解旱澇災害;有利於推進增長方式的轉變;有利於提高市場競爭力;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效益。世界已開發國家已在農牧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全面實現機械化,從而大大提高了農業現代化水平。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勞動力的成本逐漸升高,機械化是必然之路。而規模經營也為實現農業機械化奠定了基礎。各農莊正逐步實現包括選種、育秧、耕地、播種、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脫粒、烘乾、倉儲、加工、包裝、運輸、防疫、打掃、消毒、孵化、育雛、屠宰等從種養到餐桌所有環節的機械操作。
(3)信息化
農業生產是在地球表面露天進行的有生命的社會生產活動。他具有生產分散性、時間變異性、災害突發性、和市場多變性等人們用常規技術難以掌握和控制的基本特點,這就是農業生產長期處於被動地位的原因。運用農業信息技術,對於克服上述農業生產的基本難點,改變或部分改變農業生產被動局面具有特殊功能。通過遙感(RS)及時地提供農作物長勢、水肥狀況和病蟲害情況;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可提出“實施計畫”。通過全球空間定位系統(GPS+GIS),可將這種集成系統安裝在農業機械上,實現農田作業的自動指揮和控制。生態農莊開始把信息技術作為基本技術套用於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從而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精準化管理。逐步在農業資源環境分析技術基礎上,通過3S配合計算機和網路技術實現資源和環境、生產和管理、生產資料和產品市場等多方面的信息化。
優質服務
由於生態農莊涉及到旅遊業,各農莊都把提供優質服務做為後盾。終端服務是品牌的命門,服務在細節上體現,生態農莊把服務標準化和規範化,力爭把無形的服務轉化為消費者可以理解的有形的細節,並且強調以人為本,發現需求(甚至創造需求),滿足需求。讓遊人在美麗的山、水、田、園、林、花整體布局中,在典型的“前店後園”的經營格局中,在現代的吃、住、游、玩、購中親近自然。有些農莊還採用了會員制,為會員提供周到細緻的服務。
發展前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旅遊業快速成長起來,人們渴望回歸自然,希望能將生活與自然結合起來,與此同時,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將農業生產、生活與生態相結合的一種高效農業發展模式即生態農莊
在中國,生態農莊是近幾年才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但當前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不少資本已經進入這個行業,經過幾年的探索與研究,當前,在中國生態農莊已經形成了多種經營發展模式,其中一些也獲得了很高的回報,比如安徽的小團山香草農莊,弘毅生態農場,鳳凰公社等知名農莊。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為生態農莊構建多元的發展模式提供了廣闊機遇,當前主流的經營模式有以下幾種:首先是生態旅遊,定位高端旅遊市場,開發商務休閒旅遊服務,其次,利用農莊自然無污染的生態環境生產高質量的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提供給高級餐廳和酒店,當然還可以建設遊樂園,深化旅遊服務的開發等等。
生態農莊擁有廣泛的市場前景,社會的進步為它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只要能抓住機會,把握好時機必能在這個領域獲得巨大的發展。
環保意義
沼氣池的作用
生態農莊普遍建設大型沼氣池,以沼氣池為中心,以資源環境監測和分析、農業信息管理、農業機械技術支持三大系統為支撐打造循環體系。沼氣池在能源、環境、資源、景觀生態上有重要作用,並且在生態農業生產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樞紐作用。
1.1 生產優質能源
我國正面臨著巨大的能源與環境壓力。礦物資源日益耗盡,而且按當前開採技術水平的消耗量,我國每年石油進口量至少達到9000萬噸;開發並生產各種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世界今後解決能源緊缺的一種有效途徑,尤其是已開發國家都在致力開發高效、無污染的生物質能利用技術,保護本國的礦物能源資源,為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沼氣是一種具有較高熱值的可燃氣體,把它作為動力機的燃料,帶動發電機運轉,將得到高品位的電能。沼氣發電技術在沼氣工程中的引入,不但提升了沼氣工程整體技術水平,而且可以通過出售電能帶來較高的資金回報。沼氣還能可以作為生產和生活用能。
1.2 保護農村環境
沼氣池使一些垃圾變廢為寶, 生活有機垃圾(包括食品垃圾、蔬菜垃圾、排泄垃圾等),經過沼氣池發酵而產生出大量的氣體,有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氮、氧、氫、硫化氫等,將這些氣體收集起來並且加以處理和利用將得到大量的可燃氣體和大量的剩餘物質。
過量的施用化肥,特別是氮肥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土壤中氮素過多會向周圍的水體遷移,使地表水中硝態氮和亞硝態氮含量過高,從而引起地表水的富營養化,使水功能受到破壞,水的質量下降,給人類健康及水產養殖帶來威脅。土壤中的氮素也會在一定條件下轉變為氣體進入大氣,造成大氣的污染。土壤中過多的氮素,使農產品中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含量嚴重超標,這類物質進入人體後,形成亞硝基化合物,是一類致癌和致突變物質;食用“商品飼料”的豬、雞等的糞便,鹽分含量較高,長期直接施用會造成土壤中鹽分的累積,使土壤板結。
礦物能源的無節制使用,會導致全球氣溫的變暖、臭氧層的損害、生態圈碳平衡的破壞、有害物質的釋放以及酸雨的形成等一系列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而沼氣是綠色的能源。
1.3 提供重要資源
沼液和沼渣作為重要的農業資源,對促進作物和畜、禽、魚的新陳代謝,以及防治作物病蟲害有顯著作用。沼液及沼渣常用於改良土壤、配營養土培養料、浸種、葉面施肥、防蟲(能夠防治柑橘蟎、柑橘黃、蚧、紅蜘蛛和蚜蟲等害蟲)、餵豬、種果、種菜、育秧、種糧、養魚、栽培蘑菇等效益顯著。
1.4 最佳化景觀生態
景觀生態學用斑塊、廊道、基質這一基本模式來描述景觀結構。其中斑塊指不同於周圍背景的、相對均質的非線性區域。廊道指不同於兩側基質的狹長地帶。基質是斑塊鑲嵌內的背景生態系統或土地利用形式。
通過沼氣池把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連線起來,改變以往的生產模式中不合理的結構配置,以解決景觀系統的生態問題。規模化的斑塊—廊道—基質景觀結構拓寬了各個系統間的物質和能量流的循環轉化。
1.5 發揮樞紐作用
生態農業多採用養殖—沼氣池—種植—菌模式,沼氣池是該模式的核心,起著連線養殖與種植、生產與生活用能的樞紐作用,做到種、養、菌、能四類一體;生產、生活、生趣(休閒觀光)三“生”合一;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三“產”聯動。
沼肥不但含有豐富的氮、磷、鉀、鈉、鈣等營養元素,還含有機質、腐質酸等,其肥效比堆漚肥高得多,全氮含量高40%—60%,全磷高40%—50%,全鉀高80%—90%,作物利用率高10%—20%。此外,沼液和沼渣中還含有微量元素和17種胺基酸以及多種微生物和酶類。長施沼肥對土壤改良有很重要的作用,還可以殺滅病蟲害,減少使用農藥造成的藥害,淨化環境可以生產出無公害無污染的瓜菜果糧,是當地發展綠色、有機食品有利保障,配和沼肥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對作物產量起到積極影響。
秸桿資源利用
2.1 通過沼氣池進入循環系統
當前沼氣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秸稈通過沼氣池進入循環系統,就可以有效利用農村豐富的生物質能,進而大幅度降低農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程度,緩解能源危機,確保我國的能源安全。由於沼氣產生的能量來自植物從空氣中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所攜帶的太陽能,並沒有增加碳的排放,對環境友好。生態農莊的集約模式也解決了家庭承包制下秸稈收集、運輸、儲存費用高昂的問題。
2.2 全量還田
全量還田就是採用“麥草全量還田輕簡稻作技術”將麥草處理、土壤培肥和輕簡稻作技術套用集於一體,是當前麥草處理較為可靠有效、操作簡單易行、適宜於大面積套用的方法。專家跟蹤測算結果顯示,採用麥草全量還田輕簡稻作技術,水稻畝產可達600-700公斤,比不還草田塊增產5%以上。全量還田不但是促進水稻增產增收的重要措施,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同時也對杜絕秸稈焚燒,徹底解決麥草污染的有效途徑。
2.3 過腹還田
過腹還田也就是秸稈作飼料經過家畜、家禽肚子,轉成糞便、糞便又成肥料,再還田。這是利用秸稈有長纖維,有利於家畜消化的特點。不秸稈也要粉碎或發酵,使飼料更可口,更利於消化。家畜、家禽的糞便可以集中發酵,生成有機肥。當前還有烘乾技術,把糞便烘乾,製成顆粒狀的有機肥,利於施用方便。
2.4 果園、茶園覆蓋
在果園、茶園表面覆蓋一層秸稈,可以減少土壤蒸發,增加土壤貯水量,使耕作層能長期保持濕潤狀態,有利於抗旱保苗;並可穩定土壤溫度,使冬季、早春增溫,夏季降溫。促進作物生長;還能避免降雨的雨滴直接衝擊地面,保持土壤結構;秸稈腐爛入土,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秸稈覆蓋後作物產量比不覆蓋一般增產10%~20%,也減少了地膜對農業造成的污染。
文化意義
生態農莊人文底蘊深厚。生態文化在這裡深入民間,侵淫于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處處記載著“忠、孝、勇、烈”的傳說,閃現著巾幗英雄花木蘭的身影。生態農莊第一宮,是人們朝拜木蘭山必經的第一個佛殿,它集佛道兩教於一體;竹林古剎,是古時當地富甲一方的一座曾廟,它們象木蘭山一樣集中體現著荊楚民間的宗教文化。這裡是民間傳說的智慧人物韓光斗的家鄉,是清代振威將軍王振起的家鄉,這裡也是遠近聞名的紀念屈原活動“長堰端午龍船會”的發祥地。
生態農莊是現代旅遊休閒和體育運動的最佳營地。登山是春秋兩季的一個活動主題,目的地為海拔587米的天山古城,途徑木蘭第一宮、尖頂石(也叫青蛙石)、天山第一峰。在整個活動中穿插了叢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繩過澗、水上飛索等許多另類戶外活動。在這裡你可以親近自然、享受陽光、挑戰自我、感受童年!激情燃燒的歲月——篝火晚會、松枝烤全羊、土雞等更是勝天農莊的特色,熊熊篝火晚中你可以盡情高歌,在絢麗的焰火中感受兒時的樂趣。春天,你可提籃採茶,菜挖竹筍,尋找野菜及蘑菇,享受春的氣息。瑤池戲水、游泳、釣魚、摸蝦是農莊夏季的一大特色。野小蒜、野芹菜、南瓜尖、地菜、野竹葉菜等這些從未灑過農藥,是自然生長起來的野菜,這裡還有我們從小到大都沒有看見過的籽南瓜、紫薯。一次吃到這樣多的野生的綠色環保蔬菜及黃陂的特色菜肉糕、刁子魚、農家豆腐、土雞湯,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葡萄、櫻桃、西瓜等其它果蔬的親自採摘令你流連忘返。火紅的柿子、紅紅的蜜棗、滿山的板栗讓你品嘗秋天豐收的喜悅。你還可以親自採挖紅薯、紫薯、花生、地瓜,抱個大南瓜,然後樂呵呵的回家。冬天我們在白妝素裹中堆雪人,打雪仗,享受大自然帶給你的無窮樂趣!圍在熊熊的篝火旁邊,吃一口山野火鍋,喝一口醇厚的糧食酒,那滋味會令你久久難以忘懷!漫步於環山小徑,果林藤架,綠影婆娑,碩果纍纍;躬行於農莊自種的菜圃田園,碧葉奪目,紅果飄香,似浸身於世外桃源之中。
發展前景
趨勢
全球農業處於全面復甦周期的開始,今後幾年農產品市場將基本保持供不應求的態勢,農產品安全將越來越重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將成為主流。國外專家預測,世界綠色食品產值在今後10年內將從當前的110億美元增加到1000億美元,許多國家綠色食品市場消費量年增長率甚至達到50%。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已成為消費時尚,像鋅、鐵、硒、鈣等礦質元素,對人體有益,一些富硒、富鋅、富鈣、富SOD等等農產品,將有不錯的市場效果和經濟效益。由於西藥的毒副作用日漸突出,中醫藥也逐漸在全球範圍內得到認可。標本兼治、回歸自然、採用天然藥成為當今世界醫學的潮流。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西方國家的植物藥市場每年正以10%的速度增長。新的農產品開發也很有市場,特種養殖的火熱就是明例。另外隨著人們對環境和健康的逐漸關注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將來農產品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農業將會更多的進入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快速消費品的需求具有可持續性,農產品加工業具有相當強的生命力。人類回歸自然的需求將使農業旅遊擁有很大發展潛力。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經濟的基本支撐。化石能源資源的有限性及其開發利用過程對環境生態造成的巨大壓力,嚴重製約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以生物能源、生物基產品和生物質原料為主要內容的生物質產業,也將是大勢所趨。
模式
採用集約化模式,運用新技術開發農業將成為今後投資的熱點。農業生產將會分得更專業。將會出現諸如專業的植保公司、專業的土化公司、專業的嫁接栽培公司等等一些農業工程公司。出現“農莊或農場(相當於開發商)—農業工程公司(相當於建築公司)—農業服務人員(相當於物管)”這種房地產式的農業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