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黑龍江省
瓦里霍吞城址VI-66
簡介
瓦里霍吞城址位於樺川縣悅興鄉萬里河村,坐落在松花江南岸臨江的土崗上,城牆依土崗夯築,呈不規則形,周長3000餘米,殘高6米,有東、南、西三個城門,東、西兩城門的瓮城保存較為完好。瓦里霍吞城址
城內有周長40米,高2米的圓形土台等遺蹟。城內出土輪制灰陶片、宋“崇寧通寶”、金“大定通寶”及仿定窖瓷片、布紋瓦等文物,該城為遼、金時期古城。瓦里霍吞古城遺址位於樺川縣城東20公里的松花江南岸。遼代稱宛里城,元代為脫斡憐軍民萬戶府,明代為萬里河衛城,清代為松花江下游赫哲族所居宛里和屯。史料證實,瓦里霍吞城是女真人在松花下游修築的五國城之一。該城依土崗地勢走向築成,平面呈不規則形,掘土起牆,夯土版築,周長3.5公里,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城東、西、南3面各設翁城,均居城牆中間。城內西偏北為圓形土台,俗稱“金兀朮點將台”。現存城牆平均高度為6米,東南最高處達10米,東南二翁城和大部分城垣保存完好。史學專家認為,該城址的存在對研究黑龍江古代史、民族史具有重要價值。瓦里霍吞古城遺址已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牆保存完整
在江川農場,萬里河村,臨近松花江邊的一側出現一片高地,那裡就是瓦里霍屯古城的所在。穿過萬里河村,一塊瓦里霍屯古城的石碑映入眼帘。距離石碑後面約百米的地方是高出地面約10米的古城牆,雖然長滿綠草,但仍然難掩當年平地建城的巍峨。穿過一條河谷,嚮導包師傅說,這裡就是城外古城河。爬上古城牆,地勢變得平坦,城內如今已被開墾成農田,但城牆的輪廓十分完整。走到城牆的東南角,牆外約5米的地方有一個圓形的大坑,這裡就是瓮城,古時用來進出城門時的安全檢查,遇有外敵或者奸細入侵,可以“請君入甕”,然後將其消滅或者擒獲在主城之外。據說當時城牆上種的全是韭菜,戰時,韭菜滑敵人爬不上來,平時韭菜可以炒雞蛋吃。城中的一塊面積約100多平方米高地被鐵柵欄圈起來,“這裡是當時的金兀朮點將台!”點將台的正中央是個深約5米的土坑。從這裡是通向江邊的暗道大約2兩里地長的距離,用途是防禦敵人入侵,也許可以出奇不備從松花江邊發起進攻,或者從江上向城內運送貨物。碑文記載
“瓦里霍吞,遼代稱宛里城,元代為脫斡憐軍民萬戶府,明代為萬里河衛城,清代為松花江下游赫哲族所居宛里和屯。”瓦里霍吞古城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5月18日,在樺川縣四馬架鄉德慶村西北兩公里處,又發現了漢魏時期的古山寨,古寨內共有地穴坑270多處,坑內發現了大量陶片,還發現土城牆2千多米。同年7月,中伏村民挖自來水時,又發現了距今二萬年前的猛獁象牙。樺川縣內的大量發現表明,這裡很早就有人類活動,並且形成了寨和城。
相關史學家介紹說,瓦里霍吞古城依土崗地勢走向築成,平面呈不規則形,掘土起牆,夯土版築,周長3.5公里,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該城規模宏大、樹木茂盛、地勢險峻、巍巍壯觀,登城遠眺,江天一色,盡收眼底。城東、西、南三面各設瓮城,均居城牆中間,東、南二瓮城保存完好。城內西偏北為圓形土台,俗稱“點將台”,周長40米,中間呈凹形,內徑3米,深2米。 歷史上,瓦里霍屯城居五國部中心位置,是五國部中保存最完整的最大的城址,也惟有瓦里霍吞古城是一座勝景似畫、氣勢如虹的古城。歷史學家認為,該城址的存在對研究黑龍江古代史、民族史具有重要價值。瓦里霍吞古城位於樺川縣悅興鄉萬里河村,座落在松花江南岸臨江的土崗上,城牆依土崗夯築,呈不規則形,周長3000餘米,殘高6米,有東、南、西三個城門,東、西兩城門的瓮城保存較為完好。城內有周長40米,高2米的圓形土台等遺蹟。城內出土輪制灰陶片、宋“崇寧通寶”、金“大定通寶”及仿定窖瓷片、布紋瓦等文物,該城為遼、金時期古城。 瓦里霍吞古城遺址位於樺川縣城東20公里的松花江南岸。遼代稱宛里城,元代為脫斡憐軍民萬戶府,明代為萬里河衛城,清代為松花江下游赫哲族所居宛里和屯。 史料證實,瓦里霍吞城是女真人在松花下游修築的五國城之一。該城依土崗地勢走向築成,平面呈不規則形,掘土起牆,夯土版築,周長3.5公里,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城東、西、南3面各設翁城,均居城牆中間。城內西偏北為圓形土台,俗稱“金兀朮點將台”。現存城牆平均高度為6米,東南最高處達10米,東南二翁城和大部分城垣保存完好。
史學專家認為,該城址的存在對研究黑龍江古代史、民族史具有重要價值。瓦里霍吞古城遺址已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