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OS
ATMOpticalSwitching--ATM光交換光交換技術可以分成光路交換技術和分組交換技術。光路交換又可分成三種類型,即空分(SD)、時分(TD)和波分/頻分(WD/FD)光交換,以及由這些交換組合而成的結合型。其中空分交換按光矩陣開關所使用的技術又分成兩類,一是基於波導技術的波導空分,另一個是使用自由空間光傳播技術的自由空分光交換。光分組交換中,異步傳送模式是近年來廣泛研究的一種方式。
日本開發了兩種空分光交換系統――多媒體交換系統和模組光互連器。兩種系統均採用8×8二氧化矽光開關。多媒體光交換系統支持G4傳真、10Mpbs區域網路和400Mpbs的高清晰度電視。
光時分交換技術開發進展很快,交換速率幾乎每年提高一倍。1996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採用光纖延遲線和4×4鈮酸鋰光開關的32Mpbs時分復用交換系統。光波分交換能充分利用光路的寬頻特性,不需要高速率交換,技術上較易實現。1997年採用高速MI(MichelsonInterferometer)波長轉換器的20Gbps波分復用光交換系統問世。
採用極短脈衝的超高速ATM光交換機較為普遍,交換容量可達64Gpbs,目前已有實驗樣機。
物理模型
ATMOS模型是美國依阿華大學的R.L.ARNDT和G.R.CARMICHAEL等教授於90年代初研究開發的旨在進一步研究亞洲地區酸雨的源和受體關係的長距離傳輸模型。是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空氣資源實驗室的分支大氣軌跡(BAT)模型的改進版。該模型通過對每個排放源進行計算,得出特定點源、地區和國家所產生的硫沉降量,從而可分析不同源對特定接受點硫沉降的貢獻,並進而得出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源和受體間回響關係。Atmos模型是一個三維、多層拉格郎日模型,在模擬範圍內,排放源排出的SO2煙羽被模擬為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從排放源位置連續釋放的一系列煙團。根據排放源強及排放間隔,將污染物排放量分配給每個煙團;假設這些煙團在給定層的垂直方向均勻混合,水平方向按高斯分布擴散;每個煙團在它的整個傳輸和沉降周期內一直被跟蹤數天,直到它的質量低於某一給定的限值,或煙團移動到模擬範圍之外。隨著煙團的移動,SO2轉化成硫酸鹽,SO2和硫酸鹽以乾、濕沉降的形式沉降到地面。濃度和乾濕沉降量按一定時間步長進行計算,最後累計得出年和月的濃度值和沉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