瑗

瑗是一個漢字,讀作yuàn,本意是指中國古代的一種玉器,大孔的璧。同時也是京劇大師龔雲甫的名。該文字在《說文》和《荀子·聘人》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音韻字形

拼音:yuàn

粵語:wun6

圍頭話:wung6

客家話:yen4

瑗

部首:王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3

五筆86:GEFC

五筆98:GEGC

倉頡:MGBME

筆順編號:1 1 21 3 4 4 3 1 1 3 5 4

四角號碼:1214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7457

基本字義

古玉器名。 大孔的璧。《爾雅釋器》:“好倍肉謂之瑗。”郭璞註:“瑗,孔大而邊小。”

詳細字義

〈名〉

大孔璧 [big-hole jade]

瑗,大孔璧也。人君上除陛以相引。從玉,爰聲。——《說文》

問士以璧,召人以瑗。——《荀子·聘人》

英文釋義

1. a huge ring of fine jade

2. name of a kind of jade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王眷切《集韻》《韻會》新眷切,音援。《說文》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爾雅·釋器》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好謂之璧,肉好若一謂之環。《注》好倍肉,孔大於邊也。

又《玉篇》玉名。

又《正韻》人名。湲字伯玉。

又《集韻》《韻會》於願切,音遠。義同。

又《集韻》紆願切,音怨。玉名。

又胡關切,音還。與環同。引說文,璧也。或從爰。

人物名稱

人物簡介

龔雲甫 龔雲甫

龔雲甫(1862—1932)近代京劇演員。名瑗,一說名世祥,北京人。原學玉器手藝,因酷愛京劇,開始在南宮園華蘭習韻票房學唱老生,後拜劉桂慶為師,搭入鴻奎班。又受孫菊仙提攜進入四喜班,師從熊連喜改唱老旦。後又參加楊小樓、梅蘭芳各班。他的唱、念講究音韻,嗓音清脆蒼勁,行腔悠揚婉轉,抑揚頓挫,起落有序。

《釣金龜》《行路訓子》《徐母罵曹》《斷太后》《打龍袍》等是他經常上演的劇目。 自他開始,老旦成為一個獨立的行當,改變了郝蘭田、譚志道時期老旦兼演老生和醜的規定,使者旦的唱腔、念白和身段逐漸規範化,具有獨特的風格。宗其藝者有趙靜塵(臥雲居士)、文亮臣、李多奎等。

唱腔風格

龔雲甫的嗓音沙脆清蒼,富“腦後音”,腦後音能唱出清蒼的韻味,是很難的。而他獨能以清蒼、圓潤勝,可見其天賦的優越及功力的深厚。老旦必須有女性的“雌”音,同時還要有老年婦女顫巍巍的“衰音”。“雌音”與“衰音”相互結合,才能在舞台上很好的塑造各種不同的老年婦女形象。“雌音”是先天決定的,“衰音”則是下功夫鍛鍊出來的。龔雲甫吸收了青衣花腔,大膽地把老生腔與青衣腔揉和起來,豐富了原有的老旦唱腔,並向“嬌”“脆”而又帶“澀”的音色上發展。他的唱腔既以“清蒼”破除貧厭,又以“沙顫”顯示淒涼,花而不俗。他唱腔曲折多變,鏇律性強,吸收青衣、老生唱法,使老旦唱腔女性化,創造了老旦獨特的演唱風格,他“貴能獨創新聲,自成宗派,不屑依人為步,卒能久享大名”(睦公《小織雲館劇話》)。他在念白上很講究字韻,唱、念同一調門,參以北京字音,念白富於感情,鼻音、“炸音”等運用均極妥帖、準確。他不僅以唱念取勝,做功的造詣也很深,且有很多創造,在老旦身段中融入了許多青衣、花旦的舞蹈動作,如《釣金龜》《探窯》劇中的出窯、進窯,《行路訓子》《藥茶計》中的閃撲和甩髮功夫等。表演上,他尤其注意與劇中人物的身份切合,突出人物性格和不同身份心理。

演藝歷程

清光緒十一年(1885),入南宮園之華笙習韻票房,從劉桂慶學老生。光緒十四年,入小洪奎班客串演唱。後拜孫菊仙為師,搭四喜班。光緒十八年,接受孫菊仙建議,拜熊連喜為師,改演老旦。光緒二十六年後,搭福壽班,經常與陳德霖、王瑤卿同台,後又搭玉成班。光緒三十年選入昇平署。民國後,先後搭鴻慶等各班,與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等均曾合作。

活動年表

1900年4月27日,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三月廿八日:光緒二十六年三月廿八日四喜班外串代燈.

演出劇目

《賜福》

《百壽圖》

《打金枝》(王玉芳,蘇文奎,陸華雲,孫怡雲,汪金林)

《安天會》(張淇林,何桂山,張永清,李壽山)

《草橋關》(葉春善,陳文啟,錢文卿,劉鴻升)

《雙沙河》(穆春山,路玉珊,王才保,胡素仙,陸華雲,趙仙舫)

《罵曹》(王玉芳,徐立堂)

《天雷報》(蘇文奎,周長山)

《破洪州》(路玉珊,朱素雲)

《拾金》(劉七)

《法門寺》(孫菊軒,黃潤甫,趙寶林,孫怡雲,穆春山,陳文啟)

《逛燈》(劉七,高四保)

《浣沙河·魚腸劍·刺僚》(孫菊軒,宋萬太,吳靄仙,劉永春,沈全奎,譚春仲,王桂亭,金秀山,郎德山)

《也是齋》(羅壽山,朱素雲,田桐秋,穆春山)

《二進宮》(德珺如,金秀山,孫菊軒)

《雙釘計》(田桐秋,金秀山,高四保,陸金桂,羅壽山,趙仙舫)

《下河東》(李連仲,劉鳳雍)

《銀空山》

《回龍閣》(陳德霖,唐玉喜,賈洪林,陸華雲,許蔭棠,龔雲甫)

《戰宛城》(黃潤甫,張永清,錢金福,董鳳岩,譚鑫培,田桐秋,侯春蘭,胡素仙,朱玉康,王長林)

《高平關》(金秀山,李順亭)

《鎖五龍》(劉永春)

《雌雄鏢》(德珺如,路玉珊)

《獨木關》(黃月山,李連仲)

《金鎖陳》(高德祿,王楞仙,李順亭,李連仲)

《惡虎村》(高德祿,李壽山,朱文英,俞菊生,德子傑,李順亭)

《翠屏山》(田桐秋,路玉珊,羅壽山,譚鑫培,陸金桂,高四保)

《八大錘》(王楞仙,黃潤甫,李順亭,譚鑫培,張淇林,董鳳岩)

《天水關》(賈洪林,劉永春)

《陽平關》(俞菊生,金秀山,劉春喜,譚鑫培,錢金福,朱玉康)

《大蟒山》(黃月山,瑞德寶,李連仲,李壽山,高德祿,張永清)

1908年6月29日,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六月初一日:光緒三十四年六月南海傳差.

演出劇目

《福祿壽》(一刻)

《穆柯寨》(三刻十)(楊德福)

《蟠桃會》(三刻)(朱裕康)

《釣金龜》(二刻五)(龔雲甫)

《舉鼎》(二刻五)(王鳳卿,朱素雲)

《水簾洞》(三刻十)(楊小樓)

《教子》(二刻五)(譚鑫培,王瑤卿)

《鐵弓緣》(三刻)(侯俊山)

《青石山》(三刻)(李順亭)

《萬壽無疆》(二刻)

1908年9月5日,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八月初十日:光緒三十四年八月南海傳差.

演出劇目

《福祿壽》(一刻)

《泗洲城》(二刻十)(朱裕康)

《昭君》(二刻)(陳德霖)

《八大錘》(五刻)(侯俊山,錢金福)

《天齊廟》(四刻)(郎德山,龔雲甫)

《金錢豹》(三刻五)(楊小樓)

《探親》(一刻五)(王瑤卿,張二鎖)

《五人義》(三刻五)(李連仲)

《昭關》(二刻)(王鳳卿)

《長坂坡》(五刻)(楊小樓)

《查關》(二刻)(楊德福,朱素雲)

《竹簾寨》(七刻)(譚鑫培)

《萬壽無疆》(二刻)

1914年6月9日,農曆甲寅年五月十六日:西柳樹井第一舞台成立

首演開幕,是日,各界名人到場祝賀,鞭炮聲持續很久,並組織了日、夜兩場戲。日場戲碼為:占正亭《大回朝》、錢俊仙《鎮潭州》、何桂山《鍾馗嫁妹》、韋久峰《功臣宴》、錢金福與李連仲《英雄會》、賈洪林與程繼仙《群英會》、姚佩秋《馬上緣》、朱桂芳與許德義《蟠桃會》、王又宸《黃金台》、龔雲甫《目蓮救母》,創老旦演大軸之先河。

夜場戲原訂:占正亭《飛虎山》、陳玉林《金錢豹》、許蔭棠《打金枝》、金仲山與陳桐雲《玉玲瓏》、沈華軒《金鎖陣》、王鳳卿與朱幼芬《硃砂痣》、王瑤卿與路三寶《樊江關》。

楊小樓當日以老闆身份接待來賓,故未安排演出。孰料夜場正戲尚未登場,台上剛演《跳加官》之時,突然樓前院內罩棚起火,濃煙烈火堵門蔓延,經消防隊竭力撲救,未殃及後面主體建築。起火原因眾說紛紜,終未查清,當年《順天時報》等媒體曾有報導。後經修復改建,又重新開業,每日演出夜戲。

第一舞台是楊小樓於1912年自上海演出載譽返京後,頗感上海的新式舞台優於北京的舊式戲園,萌生了建新式戲園的念頭,便聯合名旦姚佩秋、商人殿閬仙商討此事。時逢珠市口迤西柳樹井路北一石頭店鋪倒閉,因其地理位置適宜,便將該鋪及臨近房屋一併購置,著手勘察設計後破土動工。經過一年多的建築施工建成。

第一舞台是沒有台柱子的戲園,舞台為橢圓形。觀眾座席共三層樓:一樓為池座與廊座,二樓前沿設有包廂席,三樓為散座。座席為靠背椅,取代了舊式的長條凳。可容納觀眾總計約2500人左右,為當時京城最大之戲園。舞台中部設有人工轉台,台口採用大幕,這在當時北京的戲園來說,都是新穎的。梅蘭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憶:“這裡的一切建築、燈光,完全是模仿上海三馬路大舞台的形式。”“在民國初年的北京,這應該算是首屈一指最新式的一個戲館子了。”

1915年4月16日,農曆乙卯年三月初三日:梅蘭芳首演《鄧霞姑》

梅蘭芳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編時裝新戲《鄧霞姑》。

演出劇目

《藥茶計》(龔雲甫)

《黃金台》(孟小如)

《宇宙鋒》(胡素仙)

《鄧霞姑》(梅蘭芳)

1917年,農曆丁巳年:朱幼芬組班

名旦朱幼芬組班,演於中和園,營業不振。後邀入時慧寶、尚小雲、荀慧生、龔雲甫等人,於是每日滿堂。時先生當時嗓音高亢,以《戲迷傳》一劇紅遍梨園。

1920年9月13日,農曆庚申年八月初二日:北京梨園公益總會十六省水災急賑義務戲

北京梨園公益總會十六省水災急賑義務戲在平正陽門外西珠市口第一舞台上演。

演出劇目

《戰太平》(全體)

《搜救孤》(陳喜星,時玉奎,高榮亭)

《泗州城》(閻嵐秋,閻嵐亭,李三星,楊春龍,錢富川)

《擊鼓罵曹》(言菊朋,裘桂仙,陳少五)

《雙搖會》(筱翠花,朱琴心,蕭長華,王又荃,羅文奎,趙春錦)

《娘子軍》(尙小雲,周瑞安,范寶亭,周春亭,陶玉芝,劉玉芳)

《甘露寺》(程艷秋,馬連良,李洪春,程繼仙)

《美人計》(楊小樓,梅蘭芳,王鳳卿,郝壽臣,劉硯亭,孫甫亭)

《回荊州》(尙和玉,龔雲甫,李多奎,譚富英,賈多才,蔣少奎)

《打漁殺家》(余叔岩,梅蘭芳,錢金福,慈瑞泉,鮑吉祥,郭春山,霍仲三,李四廣)

1920年9月18日,農曆庚申年八月初七日:張勛1920年堂會第一天

張勛在天津英租界耀華里自辦大型堂會第一天。名角薈萃,陣容整齊。

演出劇目

《八百年》全班合演

《搖錢樹》(小呂布(全武行))

《遇皇后》(趙鴻慶,張長庚)

《彩樓配》(邢蘭芳)

《喜榮歸》(李瑤仙)

《乾坤圖》(李蘭亭(全武行))

《探親家》(金香水)

《精忠傳》(錢漢臣(全武行))

《拾黃金》(筱愛茹)

《四平山》(尚和玉(全武行))

《打城隍》(慈瑞全等)

《鬧江州》(郝壽臣,侯喜瑞)

《捉放曹》(陳遠亭(票友))

《玉堂春》(程硯秋,姜妙香,劉景然等)

《演火棍》(九陣風)

《孝義節》(陳德霖,羅福山)

《徐母罵曹》(龔雲甫)

《連環套》(楊小樓,郝壽臣,慈瑞全)

《木蘭從軍》(梅蘭芳,王鳳卿)

《擊鼓罵曹》(余叔岩)

1920年9月19日,農曆庚申年八月初八日:張勛1920年堂會第二天

張勛在天津英租界耀華里自辦大型堂會第二天。名角薈萃,陣容整齊。余叔岩、楊小樓、梅蘭芳、陳德霖、劉景然、羅福山、尚和玉、龔雲甫、郝壽臣、侯喜瑞、王鳳卿、慈瑞全等都參與演出。兩天堂會戲結束後,張勛設宴款待藝人,席間給每個演員發紅包。余、楊、梅“三大賢”拿的是第一等戲份,每場一千零七十元,所帶配角,戲份另開。

倒第三《林沖夜奔》(楊小樓)

壓軸《木蘭從軍》(梅蘭芳,王鳳卿)

大軸《定軍山》(余叔岩)

1922年11月17日,農曆壬戌年九月廿九日:張英華為子完婚堂會

前長蘆鹽運使、財政總長張英華為其子完婚,在北京江西會館辦堂會。

大軸是余叔岩主演的《定軍山》,其他劇目有龔雲甫、王瑤卿、王鳳卿、王蕙芳《雁門關》,高慶奎、譚小培、茹富蘭《群英會》,尚小雲《貴妃醉酒》,楊小樓《戰宛城》,小翠花《嫦娥奔月》,王瑤卿、朱素雲、小翠花《得意緣》等。

1922年12月13日,農曆壬戌年十月廿五日:張勛六十九歲大壽堂會第一天

張勛六十九歲生日。京昆界名人齊集張家花園,唱三天堂會。張勛是戲劇內行,這些角兒不敢糊弄,各自拿出看家本領,希望能落個滿堂彩。

其中孫菊仙唱戲有個特點,來了感覺,唱得石破天驚,氣勢雄偉;情緒沒了,吊兒郎當,不賣力氣。張勛知道他的毛病,有意不安排他的戲。

張勛六十九歲生日第一出是朱桂芳的《蟠桃會》,來了個碰頭彩;第二出是孟小茹的絕活《打棍出箱》;下面是程繼先的《連升店》,錢金福的崑曲《出山》,台下觀眾叫好如潮。

孫菊仙戴了副老式的墨晶眼鏡,袍子外罩了一件坎肩,抓耳撓腮,急得亂轉。張勛是專門捧王惠芳的。王惠芳的《穆柯寨》出場之前,只見張勛從椅子上“噌”一下跳上台,差點跌倒,幸虧被兩個人及時扶住。他去了後台,親自給王惠芳雙份“戲份”,又鼓勵一番,這才從台上跳下來,回到第一排正中間的座位上。孫菊仙實在忍不住了,走到張勛的面前說:“大帥,您的好日子,我要唱一出。”張勛說:“您是有名的‘孫一捋兒’,在台上光‘泡湯’。現在大家都聽劉鴻聲、余叔岩的,你的玩意兒過時了。”孫菊仙提高了嗓子:“大帥,您就讓我唱一出,看看老孫還行不行。”張勛光笑不搭腔。這時,鼓響起了,過門一拉,王惠芳出場了。孫菊仙無法,只得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第一天的大軸非常精彩,是《回荊州》。梅蘭芳飾孫尚香,楊小樓飾趙雲,龔雲甫飾吳國太,王鳳卿飾劉備。跑車一場,三人編辮子,走得既有節奏又步伐整齊。楊小樓斜身姿勢最為精彩,博得滿堂喝彩。

1923年2月23日,農曆癸亥年正月初八日,11時:1923年春節黎元洪總統府堂會第一天

黎元洪總統府於正月初八至正月初十設宴三天,並邀男女名伶同台演戲。像這樣男女合演,歷時三天的堂會戲,還是不多見的。

23日11時至下午2時招待蒙古王公。

演出劇目

《麻姑獻壽》(琴雪芳)

《慶頂誅》(梅蘭芳,余叔岩,錢金福)

《貴妃醉酒》(金少梅)

《麒麟閣》(楊小樓)

下午2時至8時招待議員。

演出劇目

《南北和》(陳德霖,王鳳卿,尚小雲,龔雲甫,王瑤卿,朱素雲)

《女起解》(金少梅)

《玉堂春》(梅蘭芳)

《大保國》(蘇蘭芳,李桂芬,王金奎)

《八大錘》(余叔岩,楊小樓)

《黛玉葬花》(琴雪芳)

《孝義節》(陳德霖,龔雲甫)

《天女散花》(碧雲霞)

1923年2月25日,農曆癸亥年正月初十日,12時:1923年春節黎元洪總統府堂會第三天

黎元洪總統府於正月初八至正月初十設宴三天,邀男女名伶同台演戲。像這樣的男女合演,歷時三天的堂會戲,還是不多見的。

23日12時至7時招待本府各機關。

演出劇目

《文昭關》(王鳳卿)

《打花鼓》(金少梅)

《法門寺》(譚小培,郝壽臣,尚小雲,蕭長華)

《安天會》(楊小樓)

《仙緣記》(琴雪芳)

《四郎探母》(余叔岩,陳德霖,王又宸,梅蘭芳,龔雲甫,程繼先)

《樊江關》(程艷秋,筱翠花)

《青石山》(俞振庭)

1924年3月,農曆甲子年:張作霖五十賀壽堂會

奉天張作霖五十賀壽堂會,京中名伶幾被邀一空。言菊朋、陳彥衡、蔣君稼以票友身份被邀與會。言氏演《失空斬》,又與陳德霖、王瑤卿、龔雲甫、金仲仁等演《雁門關》,大受歡迎。

1925年2月23日,農曆乙丑年二月初一日:言菊朋下海後演出第一天

言菊朋組班出演於開明戲園。角色有田桂鳳、龔雲甫、王長林、尚和玉、裘桂仙、黃潤卿、張春彥諸人。此為言氏下海後首次露演。當日,菊朋演《法場換子》。

1928年8月25日,農曆戊辰年七月十一日:1928年8月25日中和戲院演出

25日扶春社在中和戲院演出日場戲。

演出劇目

《探母回令》(馬連良飾楊四郎,黃桂秋飾鐵鏡公主,王琴儂飾蕭太后,龔雲甫飾佘太君,姜妙香飾楊宗保)

1931年6月9日,農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時: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一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一天。

下午三時開演

《天官賜福》天蟾全班

《金榜樂》(徐碧雲,言菊朋,芙蓉草,姜妙香)

《鴻鸞禧》(荀慧生,馬富祿,金仲仁,張春彥)

七時開演

《百花亭》(雪艷琴)

《汾河灣》(張藻辰,尚小雲)

《打花鼓》(華慧麟,蕭長華,馬富祿)

《落馬湖》(李吉瑞)

《蘆花河》(程艷秋,王少樓)

《龍鳳呈祥》(梅蘭芳飾孫尚香,楊小樓飾趙雲,馬連良飾喬玄,高慶奎飾前劉備,譚小培飾後劉備,譚富英飾魯肅,龔雲甫飾國太,金少山飾張飛,蕭長華飾喬福,姜妙香飾周瑜,曹毛寶飾孫權)

1931年6月10日,農曆辛未年四月廿五日,12時: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二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二天。

中午十二時開演

《富貴長春》(麒麟童,趙如泉)

《八百八年》(袁履登,王曉籟)

《空城計》(郭繼雲)

《宇宙鋒》(季小姐)

《群臣宴》(孫化成)

《慶頂珠》(王庾生,小楊月樓)

《安天會》(劉宗楊)

《北湖州》(鄭永泉)

《狀元譜》(張藻辰,金仲仁)

《玉堂春》(芝英夫人,高慶奎,姜妙香,張春彥)

《定軍山》(譚富英)

《坐宮》(王少樓,華慧麟)

《兩將軍》(李萬春,藍月春)

《罵殿》(程艷秋,貫大元)

《獨木關》(李吉瑞,小桂元,苗勝春)

《賣馬》(王又宸)

《長坂坡》(楊小樓飾趙雲,高慶奎飾劉備,雪艷琴飾糜夫人,雪艷舫飾甘夫人,劉硯亭飾張郃,劉奎官飾張飛,蔣寶印飾曹操,劉斌昆飾夏侯恩)

《全部紅鬃烈馬》:

《彩樓配》(徐碧雲)

《三擊掌》(尚小雲,貫大元)

《別窯》(麒麟童,王芸芳)

《探寒窯》(程艷秋,龔雲甫)

《趕三關》(郭仲衡,芙蓉草)

《武家坡》(梅蘭芳,譚富英飾前薛平貴,言菊朋飾後薛平貴)

《算糧》(譚小培,雪艷琴)

《銀空山》(譚小培,荀慧生,姜妙香)

《大登殿》(梅蘭芳,荀慧生,馬連良,龔雲甫)

1931年6月11日,農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12時: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三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三天。

中午十二時開演

《滿堂紅》(楊鼐儂,金碧玉)

《岳家莊》(小楊月樓,小奎官)

《瓊林宴》(言菊朋)

《戰宛城》(麒麟童飾張繡,荀慧生飾鄒氏,劉奎官飾典韋,金仲仁飾曹昂,曹毛包飾曹操,陳鶴峰飾賈詡,馬富祿飾曹安氏,蔣寶印飾許褚)

《取滎陽》(馬連良,金少山)

《取帥印》(高慶奎)

《花木蘭》(徐碧雲)

七時開演

《馬蹄金》(尚小雲,貫大元,龔雲甫)

《挑滑車》(劉宗楊)

《二進宮》(梅蘭芳,譚小培,金少山)

《林沖夜奔》(李萬春)

《弓硯緣》(雪艷琴,姜妙香,雪艷舫)

《臥虎溝》(李吉瑞)

《忠義節》(程艷秋,譚富英,王少樓)

《八大錘》(楊小樓飾陸文龍,馬連良飾王佐,劉漢臣飾岳雲,劉硯亭飾金兀朮,劉奎官飾狄雷,高雪樵飾何元慶,馬富祿飾乳娘,張質彬飾嚴成方,張國斌飾岳飛)

《五花洞》(梅蘭芳、程艷秋、尚小雲、荀慧生飾四潘金蓮,高慶奎飾張天師,金少山飾包公)

《慶賀黃馬褂》(麒麟童,王英武,趙如泉,劉漢臣,金素琴,劉奎官)

拼音是hua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