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菌性皮膚病

球菌性皮膚病

球菌性皮膚病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組皮膚病,簡稱膿皮病,本病可分為暑濕、餘毒、瘀血三種類型。

球菌性皮膚病

解釋

球菌性皮膚病是由化膿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組皮膚病,簡稱膿皮病.包括膿庖瘡、毛囊炎、癤、癰等,多見於老人兒童
本病屬於中醫陰疽流注範疇,《醫宗金鑒·外科心法》曰:“稽留於肌肉之中致令氣血不行,發無定處,隨處可發。”又云:“漫腫不紅,連線多處,名曰流注。”中醫認為,本病可分為暑濕、餘毒、瘀血三種類型。但是又以毒瘀流注為主,初起時外邪內束與營衛之間,阻於肌膚內,毒瘀內結,迅速形成小潰瘍;氣血凝滯,絡脈不通,肌膚失養,故潰瘍周邊瘀暗、膿水清稀,經久不愈。

治療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云:“其舉應知非腫痕,皰旁形狀若紅筋,臟腑蘊受銳毒發,三舉以愈五傷身。”可見此病是外邪引動內邪惡毒而發,亦說明此會演變成“毒氣攻心”的“走黃”(敗血症)。故治療以陽長陰消的托法,一補托為主,整個治療過程中用外科托法聖藥—黃芪為主藥,配合四君子湯加減,及當歸、川芎養血和營,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旺盛血液循環;又配穿山甲、皂角刺通絡透膿;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石上柏解毒消腫;生蒲黃、桃仁、紅花活血養血通絡。;第二階段治療後潰口仍有膿水滲出、質清稀,潰瘍口不斂。此乃寒凝陽竭,陰氣散布乏力,營血運行不暢,肌膚失養所致。故第三階段以溫陽補血、散寒通絡為主,以黃芪、黨參、白朮補益氣血,熟地、當歸溫經通絡,鹿角膠為血肉有情之品,有養血生精之功,甘草調和諸藥而解毒,用藥得當,療效滿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