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腺腫足蕨

球腺腫足蕨

球腺腫足蕨為腫足蕨科腫足蕨屬植物。植株高12-56厘米。根狀莖橫臥,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鱗片。產於河南南部(大別山)、江蘇南部(南京、江浦)、福建西南部(龍巖),也分布於日本、韓國及泰國。生於石灰岩縫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高12-56厘米。根狀莖橫臥,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長1-1.5厘米,基部寬1-3毫米,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全緣,膜質,亮紅棕色。葉近生;葉柄長4-27厘米,粗1-3毫米,亮棕禾稈色,基部以上被較密的灰白色短柔毛和金黃色的球桿狀短腺毛;葉片長7-29厘米,寬4-25厘米,闊卵形,先端漸尖並羽裂,基部心形,四回羽裂,向上為三回羽裂;羽片6-12對,斜上,下部1-2對對生,相距1.5-5.5厘米,向上的互生或近對生,彼此較接近,基部一對最大,長3-19厘米,基部寬1.5-10厘米,卵狀長圓形,先端短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不對稱,柄長1-1.9毫米,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6-10對,上先出,互生近平展,羽軸下側的較上側的為長,尤以基部一片最大,長1.2-7厘米,基部寬0.8-4厘米,卵狀長圓形,先端銳尖,基部近平截,具短柄,二回羽裂;末回小羽片5-9對,基部一對最大(向上的漸次縮小),長5-20毫米,寬2-10毫米,長圓形,先端圓鈍,基部楔形,下延,柄長以狹翅相連,羽狀深裂;裂片長圓形,鈍尖頭,邊緣全緣,或下部的具少數粗圓鋸齒,第二對以上各對羽片漸次縮小,長圓狀披針形,先端短漸尖或鈍尖,基部近平截,近對稱,具短柄,二回羽裂;小羽片同形。葉脈兩面明顯,上面不下凹,側脈在裂片上單一或分叉,斜上,小脈伸達葉邊。葉草質,乾後灰綠色,兩面疏被灰白色的短柔毛,下面的毛較長而密,沿葉軸及各回羽軸密被細柔毛和金黃色(偶為橙紅色)、細短的球桿狀腺毛,有時下部還有少數紅棕色的線狀披針形小鱗片。孢子囊群圓形,背生於小脈中部,每裂片1-3枚;囊群蓋圓腎形,灰棕色或灰白色,背面被有較密的短柔毛,並混生少數腺毛。

產地

產於河南南部(大別山)、江蘇南部(南京江浦)、福建西南部(龍巖)。也分布於日本韓國泰國。。

生境

生於石灰岩縫中。

模式標本

采自日本。

腫足蕨屬和新月蕨屬植物

腫足蕨屬中小型的石灰岩的旱生植物。屬約16種。主產亞洲和非洲的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中國為本屬的分布中心,除東北和西北地區外,廣布全國各地。生乾早的石灰岩石縫中。現知有12種,1變種。新月蕨屬為土生中型蕨類植物。全世界共有61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現知有18種,主產南嶺以南、台灣及雲南南部,向北達重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