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毛腫足蕨

腺毛腫足蕨

腺毛腫足蕨,葉近生,葉柄長4. 5-8厘米, 植株高12-20厘米,生於山坡草地石縫中, 腫足蕨屬植物的一種。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腺毛腫足蕨腺毛腫足蕨
腺毛腫足蕨HypodematiumglandulosumChingexShing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1)卷
12.腺毛腫足蕨(中國蕨類植物孢子形態)圖版2:16-20
HypodematiumglandulosumChingexShinginAddenda319.ChinginY.L.Zhangetal.,SporaePterid.Sin.258.t.59:19-20,22.1976.nom.nud.

形態特徵

植株高12-20厘米。根狀莖粗短,橫臥,連同膨大的葉柄基部密被紅棕色鱗片;鱗片長約1厘米,寬約1毫米,狹披針形,全緣,薄膜質,有光澤。葉近生;葉柄長4.5-8厘米,粗1-1.5毫米,深禾稈色,中部以下光滑,向上直達葉軸和羽軸密被金黃色或有時為暗紅色的球桿狀短腺毛;葉片長7.5-13厘米,下部寬約8-10厘米,卵形,先端短漸尖並羽裂,基部四回羽裂,向上為三回羽裂;羽片約8對,稍斜上,基部一對最大,距上一對約2厘米,長4-7厘米,寬2.8-4厘米,卵狀三角形,短漸尖頭,基部圓截形,稍不對稱,柄長0.5-1厘米,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5-7對,互生,上先出,近平展,具短柄,羽軸下側的較上側的為大,尤以基部一片最大,長1.8-3厘米,基部寬約1.2厘米,短尖頭,基部心形,略下延,柄長1-2毫米,二回羽裂;二回小羽片約5對,平展,彼此接近,卵狀三角形,先端短鈍尖,基部闊楔形,下延,彼此以狹翅相連,羽狀深裂;裂片3-4對,長圓形,兩側稍不對稱,全緣;第二對以上的羽片漸次縮小,彼此接近,長2.5-4.5厘米,基部寬1.5-2.5厘米,卵狀長圓形,二回羽裂。葉脈明顯,乾後上面明顯下凹,下面隆起,側脈在裂片上分叉,小脈向上伸達葉邊。葉厚紙質,乾後灰綠色,兩面尤以葉軸和羽軸下面密被金黃色的球桿狀腺毛。孢子囊群較大,圓形,每裂片1-3枚,成熟時彼此密接;囊群蓋較小,圓腎形,淺棕色,膜質,背面偶有一二腺毛,成熟後多少隱沒於囊群中,宿存。孢子圓腎形,周壁厚而不透明,具褶皺,在表面常呈環狀。

地理分布

湖南(慈利,索溪峪,黃龍洞)、貴州北部(遵義)。生於山坡草地石縫中,海拔300-1180米。

腫足蕨屬和新月蕨屬植物

腫足蕨屬中小型的石灰岩的旱生植物。屬約16種。主產亞洲和非洲的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中國為本屬的分布中心,除東北和西北地區外,廣布全國各地。生乾早的石灰岩石縫中。現知有12種,1變種。新月蕨屬為土生中型蕨類植物。全世界共有61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現知有18種,主產南嶺以南、台灣及雲南南部,向北達重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